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孩子今年4岁了,可不可以开始学习音乐?4岁的孩子,听觉、语言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可以学习音乐了,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啊。但不能再小了,太小的孩子如果学习钢琴力度不够,手指的跨度也不够。只是这个年龄的孩子集中精力的时间还很短,主要是让孩子接受音乐的熏陶,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王琳 《新湘评论》2010,(18):55-55
许多做父母的,自己的事业很成功,但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他们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爱,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回报。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不知道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因此,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孩子今年4岁了,可不可以开始学习音乐?”“4岁的孩子,听觉、语言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可以学习音乐了,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啊。但不能再小了,太小的孩子如果学习钢琴力度不够,手指的跨度也不够。只是这个年龄的孩子集中精力的时间还很短,主要是让孩子接受音乐的熏陶,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学的第一堂课上,我请学生们讨论一个问题:究竟是不是父母生了孩子。他们的回答不约而同地肯定:当然是父母生了孩子。从生物学的角度,先有父母后有孩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文化人类学却偏偏要给出一个不同的答案,即:是孩子“生”了父母。试想,在孩子卅生之前,一个人身上哪里有父亲或母亲的身份?只有等孩子降临人世,男人和女人才成了父母。也就是说,是孩子赋予了男人或女人父亲或母亲的角色意义。因而才说,没有孩子就没有父母。  相似文献   

5.
华松 《前线》1983,(10)
有次领着孩子去逛公园。公园里新添了个玩艺儿——哈哈镜。孩子嚷着要看,花几分钱买了票,就领着孩子进去了。来到哈哈镜前,孩子看着镜里的模样,不禁哈哈大笑。面对着变了形的自我,和在镜子里照了几十年的自我一对比,我却不能象孩子那样哈哈大笑,只能  相似文献   

6.
<正>朋友总说,我自从有了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确切地说,就是一下子长大了。有了孩子,我不得不长大,因为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还在父母膝下撒娇的小丫头,已经是孩子他娘了,整个世界都会自然而然地围绕着孩子转动,孩子的成长日记也记载着我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不幸的阿迪力"只要孩子还能活一天,我们就要给孩子人间的父爱和母爱。只要孩子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治疗。"这是三师四十八团十二连吐逊·库完夫妇对我们的真情表露。2000年9月下旬,吐逊的爱人古松汗因病到三师医院住院治疗。一天吐逊正在病房门口抽烟,一个手中抱着孩子的汉族女孩向他走了过来,对他说:"叔叔麻烦你,帮我照看一下孩子吧!孩子已经两天没有吃的和用的了,我出去给这个孩子买些东西。"好心的吐逊这时只想着照看一下小孩子也没什么关系,反正自已闲着也是闲着,就把孩子顺手接了过来。吐逊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还说道,记得那女孩子当时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22):103-104
农民的抉择 一位农民从洪水中救起妻子,孩子却被淹死了。人们有的说他做得对,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相似文献   

9.
几天前,到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孩子只十岁出头,已是品学兼优。斗室之中,大人们叙谈,孩子在一旁静静地读书。我偶然一瞥,孩子捧读的竟是散文。好奇心驱使,便有了以下的对话:"这书好看吗?""不——好——看。"孩子拉长声音强调。  相似文献   

10.
刘燕 《学习月刊》2010,(12):99-99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脆弱的,特别是自尊心强的孩子尤其如此。作为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把孩子的自尊放在首位,否则,有时好心也许会办成坏事,无意中就伤害了孩子的心灵。我曾经带过一个女生,她学习非常刻苦,性格随和,做事踏实,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7):106-107
【观察记录】我是一名孩子的家长,为孩子的学习操尽了心。为了让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我经常在家辅导孩子,但由于不得要领、方法不当,效果总是不太好,搞得孩子不愿意学,我也很累。恳请“三T公司”的教育专家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对老年人而言,享受天伦之乐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俗话说:隔辈人最亲,更何况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只要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身体状况允许,接送孩子上下学、给孩子做饭穿衣、带孩子外出游玩几乎全包了,有的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不过,我要给老年朋友提个醒,在疼爱孙辈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13.
牛锐  杨思明 《先锋队》2015,(8):41-42
现在生活好了,家庭经济状况也宽裕了,但一些家长仍然很纠结,原因是有的孩子似乎永远也不知足,他们的花花点子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令父母难以招架。比如孩子有了一个书包,见到另一个新书包,又一定要买;孩子在商店看到玩具,立即要买,妈妈说回家拿钱,他会哭闹不止。父母有时也会感叹:自己小时候什么也没有,也觉得很幸福,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了,为  相似文献   

14.
刘老师是某中学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她平时管理孩子十分严格。也很细致。她所带班级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最近她班里有一个女同学学习成绩突然间下降得厉害。上课时也不能集中精神听讲。于是,刘老师将孩子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父母也没找出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这个女同学的父母便与刘老师商议。要求查看孩子锁在课桌里的日记。他们认为,作为孩子的父母,  相似文献   

15.
欧蕾 《世纪桥》2011,(15):138-139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导致了夫妻关系的变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单亲家庭孩子数量的与日俱增,他们在身理或心理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孩子普遍感到孤独,精神上有压力等,但人们对这一特殊群体关注甚少,多数家长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多数孩子参与的课余活动也是为了提升学业,在孩子的身心需求、课余文化生活方面很少关注,由此孩子的课余文化生活也成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和家长的高度重视,重新定位和审视孩子的课余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6.
儿童安全     
正近一个月来,"北京8岁双胞胎青岛走失"事件刷爆微信朋友圈:两个孩子走失,最终在海里找到了遗体。当无数人为之痛心和惋惜时,"妈妈发了个朋友圈孩子就失踪了"这个细节又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闻点。一时间,刚刚失去两个孩子的母亲成为众矢之的。孩子被骗子拐走,是妈妈警惕性不强;孩子落入大海,是妈妈贪玩所致……似乎保障儿童安全成了妈妈一  相似文献   

17.
顺风易落     
一群孩子在公园放风筝,其中一个孩子怎么也不能把风筝放飞起来。一个大一点儿的孩子走过去,对这个孩子说:“风筝往往是在顺风时掉下来的,逆着风放,就不会这样了。”果然,这个孩子按照指点,很快就把风筝放飞起来。风筝往往是在顺风时掉下来的,我们不想探究其中的原因,只是惊叹,自然和人生竟是如此相似:很多人不也是在人生最顺利的时候把握不住,吃了败仗、栽了跟头吗?反倒是逆境更令人奋进,更容易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23):108-110
【求助记录】我的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两个老人很宠孩子,疏于管教,孩子逐渐养成了一些坏毛病。现在,孩子回到我们身边,可他还像在爷爷奶奶跟前那样任性,甚至无理取闹。作为家长该如何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宽严相济,使其养成良好习惯,是我最关心的。我知道,孩子犯了错误应给以惩罚,不能总是姑息迁就,但如何使惩罚更有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请“三T公司”的幼教专家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19.
杨怡 《党建文汇》2002,(1):25-25
近日,记者在图书批发市场看到,《千万别管孩子》、《孩子不能不管》两本书在书摊上并肩叫卖,与此同时,书市上还有一本《管还是不管孩子?》卖得也挺火爆。这三本书把热切盼望孩子成才的家长给弄糊涂了。他们质问:孩子到底该不该管?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智慧     
正母亲年轻时随为了讨生活的父亲一块来到了七十一团,原本有工作,但因那时家里孩子多(母亲一生生育过7个子女),母亲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可是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为了孩子能活得好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自己晾挂面。就是别人把面粉拿来,母亲把这些面粉和成面,然后拉成二三米的长面条进行晾晒,干了以后切成30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