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至今已经70周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那如火如荼的斗争岁月将逐渐地被人们淡忘,但她在苏维埃政权建设实践中所体现的以民为本思想,却作为革命政权建设的宝贵经验载入史册,给我们以教育、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1931年7月11日,闽北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闽北地区苏维埃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有统一领导的新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经济、财政委员会,在闽浙赣边区20余个县、50余万人口中,成功地建立了闽北苏区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在发展苏区生产力、促进苏区文化进步、解决苏区生产和生活供给、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巩固苏维埃政权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崇安(今武夷山市)革命根据地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一块金字招牌,是闽北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诞生地和核心地。2020年5月是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和闽北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90周年,为了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特撰写此篇文章,以宣传闽北革命根据地形成的精彩历程。  相似文献   

4.
崇安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闽北红色首府,去年7月间,在这个县苏区年代管辖的建阳边境,喜获一枚铜质菱形证章。证章正面刻有“闽北分区总工会证章”字样,背面刻有“总字第十一号”。(见照片)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7月11日在崇安县洋庄乡坑口村成立,闽北分区总工会同时成立。1933年2月闽浙赣省总工会成  相似文献   

5.
正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对闽北革命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他的革命实践既具有历史性和区域性,又具有时代性和全国性。本文以方志敏情系闽北的"三部曲"为题,介绍方志敏在火红的苏维埃年代,是如何把发展赣东北苏区与发展闽北苏区放在一个平台上,实践他"我是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一分子,在开展和巩固赣东北苏区的战斗中,在进行苏维埃的建设中,我都是用尽我所有的力量去做的"诺言的。  相似文献   

6.
“八七”会议后,陈昭礼回到闽北恢复党的工作,将建瓯支部、崇安(今武夷山市)特支扩建为建瓯县委、崇安县委。随后,闽北党组织逐渐从建瓯、崇安发展到建阳、浦城、政和、松溪、邵武乃至闽北各地,建立了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红军队伍和苏维埃政权。闽北党组织自恢复之日起,始终坚持从思想、作风、组织上加强建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创建于1930年夏,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金融组织。但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局部地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不仅经济不发达,而且四面受敌人包围。敌人对苏区除了不断地进行军事进攻外,还采取经济封锁和掠夺的手段,以达到摧毁苏区政权的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  相似文献   

8.
<正>1932年3月中旬,春暖花开时节,以张鼎丞为主席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长汀成立,福建苏区正式形成。85年过去了,如今在福建博物院珍藏着一枚当年启用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银质大印,该印直径9.9厘米,厚1.5厘米,内圈图案由地球、稻麦穗、锤头、镰刀、五角星组成,象征工农民主政权,外圈刻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福建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19个隶体字。这枚银  相似文献   

9.
刘勉玉 《世纪桥》2000,(6):47-49
毛泽东同志多次说过:“在江西根据地的斗争中,曾山同志是有功的.”曾山同志是第一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历任赣西苏维埃政府主席、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苏区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长、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委代理书记等职,对江西苏维埃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苏维埃运动史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其主要贡献是:成功地领导了官田暴动;指挥攻打吉安功绩卓著;最先提出按人口平分土地的正确主张;大力建设苏维埃,以人力物力保障反“围剿”战争;坚持游击战争,掩护红军长征,参与组建新四军.  相似文献   

10.
11月13日至14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委员、研究员石仲泉,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林强陪同下,考察了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两位党史专家充分肯定纪念馆8年来取得以史育人的社会效果,认为纪念馆各展厅总体上还是80年代的格局,“静”态的多,“动”态的少。今后,应本着先易后难,进行增添与改进。《上海暴动》、《闽北苏维埃政府》、《福建省委》等旧址,可按原样设计进入展厅;  相似文献   

11.
1930年5月1日,崇安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上梅召开,选举产生了崇安县苏维埃政府,崇安苏区形成。1931年1月和7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分区革命委员会、分区军事委员会和分区苏维埃政府先后在崇安坑口成立,崇安成为闽北苏区的“红色首府”。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崇安苏区划归中央苏区闽赣省管辖,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十分重视党的廉政建设。南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通过宣传教育、廉政制度建设、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举措加强边区廉政建设,巩固了南梁苏维埃红色政权,对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十分重视党的廉政建设。南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通过宣传教育、廉政制度建设、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举措加强边区廉政建设,巩固了南梁苏维埃红色政权,对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掀开了闽北发展史上新的一页.50多年来,闽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农业合作化、建设新闽北、改革开放等一个又一个胜利,谱写出了辉煌绚丽的篇章.今天,当我们迈入21世纪之时,回首往事,倍感闽北这50多年历史的灿烂与珍贵,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自豪与启迪.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崇安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国爆发的100多起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它和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暴动,并称为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领导的闽北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为创建闽北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催生了闽北苏维埃政权,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和闽北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闽北地区与江西、浙江省毗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北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4月,闽北划归闽赣省领导,成为中央苏区组成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闽北党组织与中央失去联系,独立坚持斗争。1936年,与闽东、浙西南勾通联系,成立中共闽赣省委。从此,闽北红军游击队,在闽赣省委领导下,在福建的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顺昌、光泽、南平、松溪、政和、周宁、寿宁、屏南、将乐;江西省的上饶、铅山、广丰、金溪、资溪、贵溪;浙江省的庆元、龙泉、江山等二十余县的范围里开展殊死的游击斗争。“西安事变”后,中共闽赣省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成了闽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崇安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国爆发的100多起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它和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暴动,并称为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领导的闽北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为创建闽北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催生了闽北苏维埃政权,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和闽北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建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重点县之一。1931年夏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建宁就建立红色政权——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和5个中心区、72个乡苏维埃政权。1932年10月红军第二次解放建宁后,成立了中共建宁县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和10个中共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及覆盖全县的乡村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19.
建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重点县之一。1931年夏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建宁就建立了红色政权——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和5个中心区、72个乡苏维埃政权。1932年10月红军第二次解放建宁后,成立了中共建宁县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和10个中共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及覆盖全县的乡村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各级地方武装。1933年1月,成立了领导建宁、黎川、泰宁三县的中共建宁  相似文献   

20.
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开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