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35年底至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不懈努力,实现了"内战吟成抗日诗"的伟大转变。争取东北军和西北军掉转枪口对准日本侵略者东北军对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丢失东北有刻骨铭心之痛,对在西北执行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命令持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2.
正红军抵达陕北后不久,蒋介石不顾日本侵略者对国土的吞并,调集张学良的东北军开赴陕北与杨虎城的西北军联手对红军进行"围剿"。而张、扬部队面对的对手是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陕北不是东北,他乡怎比家乡起初,武器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向陕北红军阵地进攻时异常凶猛,而一向敢打敢拼的彭德怀却似乎没了"气势",他领导的红军显得很"怯战",几乎是不战而退。东北军一下子就占领了陕北好大的地域。东  相似文献   

3.
1936年7月14日,毛泽东在《关于西征战役的作战原则》中指出:“对何柱国指挥进剿之全部东北军,宜决定消灭其一部,这样并不妨碍大局,反有利于大局。” 何柱国是东北军骑兵军军长,在东北军的几个军长中,他对“联共抗日”觉悟较慢,据说,他对堵截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较积极,曾向张学良建议主动出击,说红军远道疲惫,有必胜把握,被张学良拒绝  相似文献   

4.
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一师抗日义勇宣传队是党领导下的革命组织。东北军一一一师不是国民党嫡系军队,它亡省亡家最早,与日本侵略者有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它参加西安事变,拥护张学良、杨虎城将军“联共抗日”的八大主张,曾与红军、十七路军结成  相似文献   

5.
宁夏是红军西征时期的重要地区,毛泽东眼中的宁夏与“宁夏战役”,显示了当时宁夏特殊的地理空间。红军西征与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之间的联系,山城堡战役的胜利,促成了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红军西征与西安事变,其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依旧昭示着后人。  相似文献   

6.
萧向荣《西行》以日记形式记录了1936年红军西征的过程,以及西征战役结束后,西方野战军巩固新区,红军三大主力转战西北和西安事变的有关内容。从《西行》可以看出,红军各级指战员始终高度重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注意把这一任务"提在政治上更加高的地位"。《西行》还详细记录了曲子战斗和山城堡战斗的情况,这两次战斗在红军统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如何争取东北军、如何团结广大回民群众、如何争取哥老会,《西行》中都有生动记录。《西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作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7.
1936年5月14日、15日,党中央在延川县太相寺提出了红军向陕甘宁三省边界国民党军事力量薄弱的地区发展——西征,迎接二、四方面军,在西兰公路一线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合的任务,着重说明西征的任务是:扩大新根据地;扩大红军;打通国际通道;打击马鸿逵、马鸿宾的封建势力。以此来促成我陕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以及我们与东北军、西北军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北军被迫离开家园,流亡关内,成为其“围剿”红军的工具。蒋介石的险恶用心在于既消灭红军,又削弱东北军。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决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和东北军所处的地位,中央认为,张学良集国难家仇于一身,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到家,争取他和他所领导的东北军参加抗日救国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秘密谈判   红军东征抗日受阻,回师陕北以后,为了打破蒋介石的包围,扩大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决定,以红一军团为左路军,向甘肃、宁夏挺进, 5月底,进抵宁夏清水河东岸,与抢先到达的东北军何柱国的骑兵军及刘多荃的步兵一○五师相峙在百余里长的清水河一线。   开始,东北军某些上层军官对我力量估计不足,屡次派出部队向红军挑衅。我军在开展火线喊话等政治攻势的同时,在军事上也给予东北军必要的打击。 6月初,我红二师一举歼灭白风翔骑兵第六师的四个连,为在政治上争取东北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天傍晚,朱瑞通知潘振武…  相似文献   

10.
魏国营 《共产党人》2011,(18):52-53
1936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发布西征命令及西征战役计划。由红军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红八十一师、骑兵团等共1.7万余人,组成"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作战。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任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酝酿红军西征和出兵陕南计划,周恩来请张学良为红军提供必要的现金和军火帮助1936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酝酿红军西征。同时,决定派红二十八军出陕南.与陈先瑞部第七十四师会合,转进河南,争取在鄂豫皖三省间取得新的发展条件。5月12日,周恩来与张学良秘晤于肤施。会谈中,周恩来向张学良通报了正在酝酿中的西征和出兵陕南计划.着重地请张学良提供红军必要的现金和军火帮助,提出了七九子弹10万发的单子.要求将其中6万发运送至肤施城,另4万发送给将出陕南之部队。  相似文献   

12.
“恢复红、白通商,红军采办货物前往洛川、鄜(富)县等地,六十七军有保护之责。六十七军入苏区办货,红军有保护之责。为临时保密起见,红军去白区办货,东北军  相似文献   

13.
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走上联共抗日道路并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因素诸多.其中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以及毛泽东等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人对其的争取也是重要因素.早在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即开始了争取东北军、十七路军停止“剿共”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便把争取东北军、十七路军,争取张学良、杨虎城联共抗月作为统战工作的重点,作为通蒋抗日的中心的环节。以西北地区的统一战线,来推动全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中共中央的重要战略步骤。毛泽东在实践这一战略步骤中起了…  相似文献   

14.
红二十五军和东北军交战秘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寨初试锋芒,红军俘虏东北军牛元峰部52名官兵,当时留下了一个班的俘虏担任红军的“机枪教官”1934年2月底,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豫鄂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将东北军10个师从华北陆续调往豫南、鄂东,以加紧对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当时,东北军“围剿”的对象,主要是在鄂豫皖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的红二十五军。1934年4月16日,红二十五军重新整编后,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全军辖第七十四师(3个营)、第七十五师(2个团),总兵力共3000余人。4月18日,红二十五军由皖西北重返鄂…  相似文献   

15.
正参加长征的红军除红一、二、四方面军外,还有红25军。红25军是四支红军长征队伍中最小的一支,在长征中孤军北上,最先到达陕北,为党中央和红一、二、四方面军落脚陕北奠定了基础,使中国革命柳暗花明。1931年10月,红25军创建于鄂豫皖根据地金寨县麻埠镇,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一支主力红军部队。1932年秋,红25军主力随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西征入川,后发展壮大为红31军。1932年11  相似文献   

16.
将台堡会师     
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中共中央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早在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甘孜会师之际,中共中央就曾致电二、四方面军表示,“欢迎你们继续英勇的进军,北出陕甘与一方面军配合以至会合,在中国西北建立中国革命的大本营。”7月27日,毛泽东、周恩来、杨尚昆在联名签发的《中央军委为完成野战军的三大任务给各兵团的指示》中,明确规定西征红军的战略任务是:向西发展,努力创造和扩大新的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创造条件,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争取早日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消灭“二马”,占领宁夏。8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到达甘南,中央提出了三支红军于9、10月间在甘北地区会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1936年5月,红一方面军东征胜利回师陕北后,为了继续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方针.中共中央决定以红一方面军主力组建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向陕甘宁三省边界进军,进行西征战役。这次战役的主要任务是: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攻,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会师;并争取东北军、西北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西征战役历时两个月。5月下旬,各路红军从延长、延川一带出发,挺进陇东,攻占三边,驰骋宁夏,进行重大战斗13次,除大量杀伤敌军外,俘获敌旅长以下2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2000余支(挺),战马500余匹,解放城镇10余座,开辟了纵横约200公里的新根据地,将陕甘苏区扩充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8.
1936年5月14日,为了继续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方针,打破国民党蒋介石军队的围攻和封锁,巩固和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迎接正在长征途中的红二、四方面军,与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结成统一战线,在东征胜利回师陕北之后,中共中央在延川太相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组成中国人民红军西方野战军,向陕甘宁边界地区进行西征.  相似文献   

19.
布青沪 《共产党人》2012,(Z1):99-100
1935年8月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长征来到宁夏,期间,红一方面军发起西征战役再次转战宁夏。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不仅取得军事上、政治上的伟大胜利——在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会聚,红军胜利结束长征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将陕甘苏区扩大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对民族宗教  相似文献   

20.
(一)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刚刚到达陕北吴起镇,西北二马(马鸿宾、马鸿退)和东北军骑兵便尾随而至。毛泽东命令:“打退追教,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指挥红军指战员奋起迎战。10月21日,在吴起镇西南山,马鸿宾的第35师骑兵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落马溃逃。此时,东北军白凤翔部也来进犯,其骑兵先头团又被红军打垮,掉头逃命,另外3个团也同时被击溃。红军经过此次战斗,终于结束了敌人的追剿。彭德怀在他的自述中说:“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正是蒋介石命令东北军张学良十余师向陕北苏区红军进行第三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