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勤务模式,是适应高铁安保工作需要,促进铁路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由路径.创新勤务模式,需要自上而下推进,公安局搞好顶层设计,各公安处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基层所队负责具体实施.基层所队要充分运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辖区客流、治安等实际,科学确定勤务模式,确保勤务模式运转流畅高效.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0,(23)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公安机关要积极组织力量。对当地影响学校治安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的主要治安问题,要认真开展全面排查,要深入到学校师生、家长和校园周边的居民群众中间,采取多种形式了解、摸排,涉及危害校园治安的违法犯罪线索,也可以设立举报箱随时收集有关违法犯罪情况。对治安混乱的地方和突出的治安问题,要限期集中整治。对发生的侵犯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学校治安秩序的案件:.要组织专门力量,快侦快破,及进抓获违法犯罪人员,消除由此给师生和家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对查获的违法犯罪人员,要区别不同情况依法…  相似文献   

3.
校园荣誉志愿特警制度是新加坡政府一项创新的校园安全保卫制度。这一制度将警察部门和教育部门结合起来,把条件合格的老师培训成为拥有一定校园执法权的志愿警察,身为荣誉志愿特警的老师无需额外报酬,在校园内义务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治安秩序,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这项制度解决了正式警察无法全天在学校保护学生的缺陷,另外也填补了警力不足的缺陷。它正不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已形成了保护校园安全、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长效机制。这项制度也对我国校园安全机制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南大学充分利用岳麓书院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大力加强以物态、行为、精神为主要形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该校被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又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湖南大学坐落在长沙的风景名胜区岳麓山下,游客络绎不绝,校园治安和环境管理的难度极大,是湖南省乃至全国少数几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之一。该校党委认为,在这样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环境里有人,只有立足校内,强化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好“小环境”,才能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勤奋好学的品质,树立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他们成立了党委领…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实训的基础上,以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为独立研究对象,充分论证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方案),按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将实践教学运行模式作为独立的研究内容,真正构建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大纲、教材、教学模式、考核模式、评价模式体系,完善校内、校外实训的条件,建立科学、合理,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原地区的治安保障问题在全国治安治理战略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三门峡市公安局结合辖区治安要素特点,打造了"情指一体、警种联动、常态研判、混编作战"的情报信息合成作战平台,有效地加强了社会治安管理和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信息化引领下的警务改革和社会治安治理提供了新模型。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0,(26)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状况出现了反复,侵害学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学校及其周边地区违法违章经营和开办不健康文化娱乐场所的现象又有所抬头,治安秩序混乱,集中整治的成果难以巩固;在一些中小学校园内及周边地区还出现了大欺小、众暴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影响了学生、家长、教职员工的安全感,影响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据了解,有关负责人对此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常了解学校师生的思想状况和意见要求,及时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春夏召开的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泰安市公安局实施的交巡警合并、创建公交与城建新警种、治安防范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警务改革,引起与会代表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李春雷 《各界》2009,18(11)
校园文化是校园中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和灵魂,它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总体实力和精神面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治安"是指稳定、安宁的社会状态,是任何国家存续、发展所必需的一种社会态势,因此,"维护治安"也就成为所有国家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尽管国家在维护治安时所采取的具体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就本质而言,维护治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治安实施"控制"的过程,就是对可能影响社会状态由"治安"向"非治安"转化的相关因素所进行的控制。认清治安的本质,明确控制的机制,找准控制的对象,是确保"控制"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7,(6)
正第一,和"校内住宿"说再见去荷兰留学,首先需要破除的一个传统概念:荷兰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没有我们所谓的"校园"这一说,也就更没有"校内宿舍"这一说。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更加习惯传统的中国大学围墙式校园:教学楼、图书馆、宿舍都在一起,学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学习、生活。而在荷兰,一个大学就是一座城,一座城就是一个大学,学校的教学楼、甚至不同学院的教学楼、图书馆、办公室分布在整个城市中,每天学生会根据不同的课程选择不同的上课地点,来回  相似文献   

12.
李曙光 《学理论》2013,(9):272-273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校园环境日趋复杂,高校面临的治安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校卫队作为维护学校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力量,应加强队员的实战心理、体能、擒拿格斗等方面的战术训练和培养,以便有能力及时处置暴力突发事件,保障校园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秩序。  相似文献   

13.
京沪高铁治安反恐标准示范线既是主动融入高铁国家战略决策部署,也是主动适应当前常态反恐现实斗争需要,开启了高铁安保新模式、新标准。要以京沪高铁治安反恐标准示范线为引领,以铁路公安局"331"总要求为导向,抓住当前加快推进"三化建设"难得机遇,瞄准"高标准、网格化、新情指、大联防、零容忍"总要求,坚持高标定位,积极开拓思路,众筹借力推进,主动攻坚克难,全力打造高铁治安反恐标准线,确保高铁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4.
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在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时及其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活动和共同的心理状态,是师生员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在长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等多方面的实践中逐步形成才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员工共同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十分重视校园精神的塑造.那么,校园究竟应该塑造什么样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宗族组织是由具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在明清,由于国家力量有限、礼治社会需要和宗族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等,宗族组织通过族众发动、族规确立、族内司法等方式,在乡村治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鉴明清时期宗族组织维护乡村治安的经验和教训,应正确看待当今的宗族重建现象,引导宗族发挥正向治安功能,防范其负面因素,服务于基层乡村治安。  相似文献   

16.
泰安实行治安防范承包责任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包是农村和企业经济改革中实行的一种经济运营方式。泰安市公安机关将这种经济运营方式巧妙地运用到基层治安防范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可防、可控治安案件明显下降, 2000年前 10个月,通过巡逻网络就直接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 1671名,预防 1155起案件和 180起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新形势要求建立新 的治安防范机制 几年前,泰安市出现治安、刑事案件连续上升,遏制不下的被动局面,数起大案要案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1998年,泰安市公安局新的一届党委成立后,实施重拳出击,使一批积压的大案要案获得侦破,有力地威慑了…  相似文献   

17.
“治安承包“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治安承包"是将某一特定区域的治安防范任务有偿承包交给某个人或某一组织,承包人组织人员开展巡防工作,相关政府部门根据区域内的刑事案发数量和承包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数等指标对承包者进行考核奖惩的社会化安全管理新模式.其理论依据为治安承包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原则;公共治安是一种公共物品,但并不排斥由私人来生产;公共治安需求的多样性与提供的单一性矛盾,需要引入多元公共治安的提供方式;治安承包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治安承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种具体操作.本文最后指出,保障治安承包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和谐校园构建中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的构建要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人手,以法规、道德、政策和舆论的力量,有效调控师生差异,确保学校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领导班子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教师之间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基础;学校和谐的根本在于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和谐.因此,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与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9.
杨洪波 《学理论》2012,(28):256-258
校园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校魂,它反映的是学校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特征风貌,是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追求、意志和职业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的综合体现。科学、民主、求实、创新、勤奋、奉献、爱国等精神是校园精神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其时代性与个性特征都很突出,校园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浸透到校园各种文化载体和行为主体中,对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孙波 《各界》2010,19(3)
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