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对厦门的印象最早来自我太太,她是厦门人。"谈起厦门这座城市,来自台湾南投的张博森语气中满是甜蜜。2013年因参加清华大学在厦门举办的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总裁班,张博森跟同样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太太在一次聚会中相识,并于2014年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2015年迎来两人的爱情结晶。厦门对张博森来说,是他的  相似文献   

2.
杨佩 《协商论坛》2009,(5):11-13
第一次与张亚忠近距离接触,是在今春二月的一个下午,细碎的雨夹杂着雪花。走进省委统战部大楼,我知道这座高大的建筑中汇集着众多民主党派精英人士,而每一位党派高层人物都应该有一段耐人回味的人生经历和雄厚睿智的知识积淀。采访张亚忠,记者就是想倾听这位以科学技术界高端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九三学社省委领导的别样人生。  相似文献   

3.
娃哈哈  朱建华 《台声》2002,(9):40-41
首先,我想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叫娃哈哈。我是来自日本的台胞,正在北京提高我的普通话水平。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祖国大陆。第一次来大陆的时候,是在广东政府招待日本神户的“中华同文学校”的学生,可以在广东的暨南大学免费居住两个星期,当时我是初三的学生,那时候我对中国的经济完全不了解。但是,我的确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深圳,我看到一些高楼大厦。当时我完全没想到中国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建筑。这次是为了参加海外台胞青年夏令营和提高中文水平而回国。所以我直接从日本大阪飞往厦门与32个海外台胞见面。厦门是…  相似文献   

4.
正在江都城区,人民医院的病房大楼分外惹眼。这座高耸大楼的最顶层,医院职工都戏称那是最接近阳光的地方,也是放飞梦想的地方。在这一楼,经常看到一个穿梭忙碌的身影,或倾身询问患者病情,或与家  相似文献   

5.
赵玫 《天津人大》2012,(10):42-43
在酒店的画册中第一次看到双峰寨。第一眼看到时就立刻被吸引。那是水中的一座灰白色建筑,坚毅而挺拔地矗立于蓝天白云下。不知道这是什么时代留下的城堡,亦不知在这偏远的乡村,怎么会兀地就冒出了这样一座恢宏的建筑。得知这座城堡就坐落于不远的石塘村,此后就没有停止过对城堡的想望。  相似文献   

6.
赵玫 《天津人大》2013,(7):43-44
在中央电视台《岩松看美国》的专题片中,第一次看到这座建筑。那是波士顿一处迷人的所在。铁艺的雕花座椅,优雅地散落在庭院内长长的回廊中。角落里一些读书的人,被天井泻下的阳光温暖着。这座富丽堂皇的图书馆,始建于遥远的1887年。这是一座典型的意大利宫殿风格的建筑物,所以从内庭院的回廊看过去,更像是一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2月12日,从福州坐D6231次动车前往厦门,参加省人大代表异地视察活动。动车疾驶,两个小时后便入住宾馆。入住房间,便发现这里可以眺望大海。打开凉台,极目远望大海,好久没有见到大海,听到大海的潮声了。厦门这座城市应潮而生,伴潮而长,因潮而兴。晚餐后,在酒店散步,绕着酒店走一圈,大约一公里多。举头欣赏酒店大楼,酒店设计采取X形设计,从酒店的四个方向看,都呈现出V形状,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曾有日本公司要买美国的一座大楼。美国人报价4亿多美元,可日本人坚持要付6.1亿美元,因为该公司老板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看到,历史上整座大楼出售的最高价是6亿美元,决心打破这个纪录。这是日本曾想“鲸吞”美国的一段旧梦,不过事实证明,这只是个噩梦罢了。  相似文献   

9.
山东蓬莱,这个“八仙”得道出海之地,1991年,又一座漂亮、气派的现代化建筑与仙山琼阁比肩立起,这就是总面积近1800平方米的蓬莱民政服务大楼。国家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来此视察后曾慨叹“看到了民政事业的希望”。的确,蓬莱的民政建设是一个奇迹!从1990年至今,短短三四年时间,他们投资150万元,建起了民政服务大楼;投资180万元,建起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福利海水养殖场;投资132万元,改造了革命烈士陵园;投资50万元改善了交通和办公设施;投资120万元解决了职工的住房问题。各项民政工作,项项走在前列,连续跨进地区、省和…  相似文献   

10.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4,(13):48-49
一个国有宾馆的12年闲置4月4日晚8时,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贵州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一副繁华的景象。一座9层的大楼漆黑一片,安静地矗立在马路边,和周围喧闹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这歌大楼曾经是八大峡宾馆。”一位附近的居民看了一眼这座大楼说,“不知道什么原因,好像已经空置了十来年了吧。”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的一次县人大会议上,有一名人大常委会委员候选人落选了。其实,这种差额选举有人落选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却在社会上击起了不小的波澜,人们把他的落选和一幢大楼联系起来了。常常,当我们看到一幢一幢的高楼在城市里竖立起来的时候,也许,它在我们眼中只是一个巨形的建筑物。但是细细地想,它不仅仅是独立的建筑,在这一幢幢高楼大厦背后,它表现出了很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在1968年深秋离开苏州高级中学时,母校的校园里正是一片凄凉。两年来人迹罕至的操场上杂草长得半人高,清晨在道山周围再也听不到琅琅读书声。我们——本该在1966年、1967年和1968年毕业的一千多名高中生,除了少数应征入伍的幸运儿外,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了插队知青。我至今难忘自己背着铺盖走出苏中校门时的情景,我回头朝"立达楼"看了一眼,想起五年前走进校门看到这座实验大楼时的兴奋心情,  相似文献   

13.
<正>"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我和先生去参观"改革开放40年展"。来到东街口,刚准备过街,就看到旁边邮电大楼前围着一群人,我们也凑过去看,原来是邮电大楼要拆建的告示。正想转身走开,看到前面有个熟悉身影,这不是农工党党员周教授吗?打过招呼,周教授就不无惆怅地说:"这楼拆掉太可惜了!"并动情地指着大楼叹道:这可是福州改革  相似文献   

14.
天津和平区承德道12号(市文化局)是一座富丽堂皇的雄伟建筑,它原是法租界法国公议局大楼。这座大楼不但见证了帝国主义罪恶斑斑的殖民侵略,也亲历中国人民收回租界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受降仪式曾在门前举行)所带来的人民欢乐,更记录了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统治的伟大斗争,它曾是天津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所在地。在纪念天津解放6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这一天翻地覆的伟大变迁,不能不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讲起。  相似文献   

15.
英雄     
大楼很高很气派,在这座大楼里上班的人被人们称作“白领”。老头也很高,但不气派,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在这座大楼里做收发,顺带负责一楼大厅的卫生。每天,出入这座大楼的白领很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但没有人正眼看过老头一下,顶多在经过那儿时顺便淡淡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问一句“有我信吗”?若是有,老头就会低头在桌上找上一气,从里面递出来,白领就边拆信封边走进了那个漂亮的电梯。后来,白领们听说老头是一位老干部,打过平津、淮海战役,是一位战斗英雄,至今身上还留有一颗敌人的…  相似文献   

16.
夏门印象     
早些时候读过易中天教授<读城记>一书中的厦门篇,起首就称赞厦门很美很美,从此便一直对厦门这座城市心生向往.最近终于有机会去厦门考察,让我亲身感受了厦门的美,厦门的纯,厦门的舒适和温馨,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厦门随想     
不久前去了厦门。老慕跑厦门的次数是比较多的。到福建,福州可以不去,厦门是不能不到的。厦门留给我的印象一直很好。就在十几年前,如果说福州还是个大县城的模样,那时的厦门就非常摩登,使得上海人觉得特别亲近。在老慕眼里,厦门还闪烁着中国近代文明的点点星光。这不仅是指鼓浪屿的座座洋楼,  相似文献   

18.
厦门印象     
早些时候读过易中天教授《读城记》一书中的厦门篇,起首就称赞厦门很美很美,从此便一直对厦门这座城市心生向往。最近终于有机会去厦门考察,让我亲身感受了厦门的美,厦门的纯,厦门的舒适和温馨,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3)
正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伴随着"共产主义需要什么样的建筑"的讨论,作为3座公社大楼之一的安化楼作为样板工程在北京动工。住在这里的既有社会名流也有寻常百姓,人们不分彼此,同是一个大家庭。几十年过去,依然伫立在北京南二环的安化楼和周边现代化建筑相比显得有些落寞在北京市南二环广渠门内有一幢形制古朴老旧的九层大楼,在55年前,它以全北京乃至全国"理想  相似文献   

20.
晓沙 《台声》2008,(3):80-87
2008,凝聚着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悠久的文化、热情的市民、神奇的建筑将会吸引全球的目光。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每一天都在发生新变化,美国《商业周刊》曾经评选出当代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北京就占据了其中的七席,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大剧院、首都国际机场、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它们的出现,给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古都增添了蓬勃的生机,让这座世界名城更加具有时代的新气息。北京奥运工程,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地标。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朝气和活力,打造着一个新北京。2008年8月8日在一天天临近,北京,正在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