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言我语     
莫放过“富庙贪方丈”□严保林某地一骨干企业的部分职工联名举报厂长有经济问题,有关部门前往调查。就在群众翘首以盼时,这个被职工比作“富庙贪方丈”的厂长却在私下吹风:“看他们能查出什么名堂。我要真不干,只怕上头还不批哩!”调查后来果真没了下文。此类令职工...  相似文献   

2.
“庙穷方丈富”,是对企业穷困负债、经营者却豪华富有的戏称和针砭。一般而言,庙和庙里的方丈应是穷富共存、同损俱荣的关系,庙穷了,以庙为生的方丈何来奢富?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有企业实行两权分离以后,相当普遍地出现了“庙穷方丈富”的反常现象。一方面,企业资金短缺、负债累累,生产经营捉襟见肘,另一方面,经营者却发财暴富、收入惊人,不断追求享受和气派。企业买原料没有钱,却有钱为经理买房购车;职工领不到工资,经理们却照样豪华、奢糜。南京市纪检、监察部门对全市100家非正常亏损企业开展剖亏活动,发现案件线索113起,43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33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有的企业挖出成窝的“蛀虫”。南京市的穷庙是这样,其他地方也大致如此。“庙穷方丈富”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也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探究。 在个人出资并直接经营的个体企业,当企业亏损或不景气时,业主随之困厄,  相似文献   

3.
蚁穴毁堤静无声———山西针织厂“穷庙富方丈”现象的调查与思考王一栋最近,山西省太原市公开处理了一批大要案,在省城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尤其令人费解、使人感到惊奇的是:山西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拥有固定资产4000余万元的国有大型企业———山西针织厂...  相似文献   

4.
某企业连年亏损,5年换了四任厂长,每任厂长都成了“穷庙”中的“富和尚”。“富和尚”们混不下去了,一个个便鞋底抹油一溜了之,职工怨声载道,企业濒临崩溃。而第五任厂长下车伊始,却大张旗鼓地抓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他提出:“怎样算廉政,大家可以向我看齐!”全厂肃然,继而掌声雷动。一年下来,工厂起死回生,一派生机。  相似文献   

5.
据报载,江苏省常熟市前不久对全市25个非正常亏损企业逐一进行摸底调查,并法办了一大批损公肥私的企业“蛀虫”,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常熟市严惩“穷庙富方丈”的行动,给各地反腐败工作起到了借鉴作用。现在虽然有不少企业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多或少还有些不适应,经济效益不甚显著,但不论从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中国企业在经营机制的深刻变革中正经历着严峻考验。相当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一些企业濒临破产,下岗人员居高不下,职工群众领不到全额工资者日趋增加。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亏损企业的厂长经理却阔得出奇,山珍海味照吃,豪华轿车照坐,世界名胜照游……成为“穷庙”里的“富方丈”。在这些身披“金袈裟”的家伙们的折腾下,本来风雨飘摇的“穷庙”更加破败不堪,在困境中含辛茹苦,举步维艰。且看这些“穷庙”中——  相似文献   

7.
穷庙富方丈,搞亏企业肥自己,挖掉这样的“蛀虫”,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应该看到,贪得无厌,以权谋私并非亏损企业经营者的专利,富庙中也有贪方丈。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重视亏损企业的“剖亏”,放松对盈利企业的检查。有人认为企业目前经营状况较好,不必那样认真,甚至怕加强监督检查会挫伤经营者的积极性,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保护有余、监督不够。少数“贪方丈”在赢利大户的光环下,不惜牺牲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中饱私囊,甚至巧取豪夺,攫取财富。近年来被揭露出来首钢的周北方、安徽蚌埠卷烟厂的李邦福就是典型。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长治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特别是查办案件工作有了新的今突破。在坚持查办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及“三机关一部门”违法违纪案件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查办发生在亏损企业的腐败案件。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纪委先后查处了16件国企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挖出了一批“穷庙富方丈”。目前,长轴集团公司、长治合成厂、山西防爆电机厂等亏损大户相继扭亏为盈。其中,我们查办了长治轴承集团公司窝案、串案,共涉案25人,其中,厂级干部8人,中层干部13人,其他4人;现已有7人被依法刑拘或逮捕,3人被…  相似文献   

9.
国有流通企业直接与钱或商品打交道,是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多发区.目前,市场疲软,流通领域不景气,企业日子不好过,但却不断出现"穷庙富和尚"、"富庙贪方丈"的现象.这已引起了各级纪检部门的关注,但由于难于取证,腐败问题不易查清,因此有必要对流通企业的腐败现象做一调查与分析,以帮助纪检部门办案取证,惩治腐败.  相似文献   

10.
日前读报,见有一则消息的标题是:“富庙方丈穷——可敬”。说是浙江东方集团公司去年完成产值21亿元,实现利税8191 万元,而该公司总经理滕增寿的月收入只有800多元,全年不足1万元,且在总经理室领工资的23人中是最低的。在同一张报上,还有一条与此“截然不同”的消息标题:“穷庙方丈富——可气”。是说福建福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亏损 1789.99万元,而该公司总经理曹德旺去年的年薪则高达206.15万元,另一位董事长年薪23.07万元,总工程师和商务总裁各13万元,财务总监 9. 5万元,最低的董事会秘书年薪也达5.2万元。 透过两则标题,发人深省的是,盈利的企业领导年收入不足1万,亏损的企业领导年薪竟是2百万之巨——两家企业领导工资水  相似文献   

11.
“陈厂长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陈长厂的关心,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是陈厂长把我带进厂,我的生活才有了很好的着落!”这是我们在成都市金牛区的一家残疾人福利企业——白马印刷厂走访时,听剑的残疾职工的肺腑之言。一个名叫彭茂竹的聋哑职工在一首诗中还亲切地称陈厂长为“厂长妈妈”。  相似文献   

12.
一合的长篇报告文学《黑脸》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后全国热播,家喻户晓。去年写的中篇报告文学《下访》被列为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报告文学类榜首,紫禁城信都电视文化有限公司购买了版权,正在拍摄20集电视连续剧,并套拍一部电影。一合的反腐败题材的作品几乎每部都能打响,搬上荧屏,原因很简单,他写了国人最关注的东西。本刊推出的《罪与罚———一个“中国烟王”的命运》又是一部反腐力作。中国有包括已经倒台的云南玉溪卷烟厂前老总褚时健在内的“四大烟王”,在这部作品里,我们会看到第二个是怎样倒台的。他倒得很有特色。他不是一般的那种穷了和尚富了方丈的坏厂长,他是一个颇受职工拥护的好厂长,但是他犯罪了。他的犯罪有着深厚的社会政治背景,并与现行机制有关。对他的犯罪很不好办。罪与罚产生了矛盾,展开了较量。这就有了故事,有了看头。读者不妨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13.
王熙凤何许人也?钟鸣鼎食的贾府中那位掌管家政经济大权的“总经理”。甭看她“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骨子里却是个道地的“重利盘剥老手”。她连贪污受贿带放高利贷,不下几年功夫,便成了贾府中的“首富”,若与败落到“每形拮据”的贾府相比,倒是个十足的“穷庙”里的“富方丈”!  相似文献   

14.
有的职工说:我谁都敢见,就是不敢见厂长。问其原因,这个职工说,不知道,就是怕厂长。 在厂里,职工不敢见厂长原因各异,但最主要的恐怕是企业成员间因地位不同造成的心理因素所致。一个普通的现象是,处在领导层次的人有某些优势感,自觉不自觉地时时表露出来;处在被领导地位的职工则有某些自卑感;形成一种心理障碍。这种“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现象,在管  相似文献   

15.
“奖”中情     
在四川涪陵苎麻纺织厂传颂着职工奖励厂长,厂长奖励职工的动人故事.在这“奖”与“奖”的过程中,表达了职工与厂长之间的深厚情谊。 1994年12月24日下午,厂工会主席唐春茂正在主持召开全厂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厂长徐道生所作的  相似文献   

16.
腐败与贫困     
官吏越是腐败的地方,百姓就越是贫困;百姓越是贫困的地方,官吏就越容易腐败。 说官吏越是腐败的地方,百姓就越是贫困,这其实用不着再去证明。官吏只顾去挥霍享受了,别指望他还会带着百姓去脱贫致富。而且,他们挥霍享受的又是什么?,还不是民脂民膏!他们的这豪华那豪华又用什么来滋润?还不是百姓的血汗!“方丈”富了,这“庙”哪能不穷? 说百姓越是贫困的地方,官吏便越是容易腐败,就得多花一点笔墨了。 读者或许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过的一件事:吉林省一个人均收入800元的贫困乡,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2月25日,北京。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湖南省检察长张树海的发言成了与会代表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批“庙穷方文富”的典型案件在这里曝光:犯罪金额500余万元,涉案正厅级干部1名、处级干部8名的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张德元等特大受贿窝案;出卖国家利益数千万元,收受贿赂10余万元的省农机公司总经理刘祖毅犯罪案;低价变卖企业财产从中谋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近千万元的炎陵铁合金厂厂长张良学犯罪案;企业领导、中层骨干、财会人员相互勾结,贪污受贿百万元的株洲玻璃厂厂长许建邦等18人犯罪群案—…·。全省共深入521家亏…  相似文献   

18.
能人难以当上厂长经理,以至“主将无能,万兵遭困”;一些当上厂长经理的损公肥私如入无人之境,“个人捞到一桶油,公家蚀掉一幢楼”,这便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且年复一年的主要原因.对厂长经理的任命和罢免,社会主义竞选制一改少数人研究决定而为全体职工真正意义上的“直选”,这就使得种种幕后交易自动失灵,而当选的厂长经理也决不会胡作非为——气候已经变了,像前任为了保官而送给有关人员的厚礼,难道他们能给每个职工都送上一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步伐的加快,北京市一批又一批企业相继登上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之船。笔者参加了几次签约大会,在与一些厂长交谈之中,看到厂长们“上船”之后谈吐轻快,喜形于色,大有一种只要“上船”,机制就已经转换,企业就已经搞好的劲头。这种心情我非常理解,但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由地使人产生了一些忧虑和感慨。  相似文献   

20.
漫画幽默     
大惑不解 阚某原是国企厂长,深受职工拥戴,但在事业兴旺之时被局长撤换了。几年后,该企业改制,被局长儿子出资买下了。局长三顾茅庐,出重金聘请阚某出山再做厂长。阚某大惑不解。局长道:“实不相瞒,过去我要的是会经营领导的厂长,现在才要会经营企业的厂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