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属于“生命产业”“土地产业”“人工产业”和“风险产业” ,农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农业将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农业除了一般特征之外 ,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农业的资源性、结构性、技术性矛盾十分突出。中国农业内部不可能催生工业化和现代化。城市化是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农业?李禄仁、甄世民在来稿中提出了自己的设想:1、树立市场农业新观念。做到“六破六立”:破除“原料农业”的观念,树立“商品农业”的思想;破除“内销农业”的观念,树立“创汇农业”的思想;破除“温饱农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加快发展,富民为本”的工作方针,突出调整优化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个中心”,主攻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乡镇企业“两个重点”,抓好农村小城镇、生态环境、农业基础设施“三大建设”,实施科教兴农、综合开发、城镇带动、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非农化、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贯彻上述指导思想,要在着力加快发展的同时,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这两个事关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海南经济特区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农业工业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1、将“三农”问题置于海南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海南经济特区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根本途径;3、进一步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加强琼台农业科技合作,大力发展以“特”、“热”和“反季节”为特点的生态农业;4、注重“蓝色农业”与热带果业开发,发展山区畜牧业;5、工业要支持农业工业化。  相似文献   

5.
乐辉 《政策》2000,(10)
面对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面对四年三大汛及各种自然灾害,人民大垸农场围绕农业增产、农工增收的目标,推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从市场需求出发,由“增量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型,由“原料农业”向“加工农业”转型,以对外开放带动二次开发,促进了农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阶段和历程,正朝着智慧农业的方向发展.“智慧农业”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全球发达地区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智慧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精细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或者说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当前,智慧农业技术已经应用到温室植物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诸多领域.“互联网+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的方向迅猛发展,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云南着力推进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云南发展智慧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今日海南》2011,(8):2-3
温家宝总理2009年4月考察海南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热带特色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创农业品牌,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海南作为我国北方反季节蔬菜水果的重要供应基地,全国的“菜篮子”子”、“果盘子”,由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传统流通方式与现代化农业迅速发展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生产和消费的顺畅对接,形成了海南“卖难”与北方“买难”现象。  相似文献   

8.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从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武汉市新洲区从实际出发,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方向,进行结构调整,推进特色农业发展,2004年迎来了8年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好水平。新的一年区委、区政府面对人多地少、生产力水平不高。结构还不优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等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采取有效措施,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加快都市农业发展,实现“都市农业大区”的目标,在科学规划、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特色农业、循环经济、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农村劳力转移等方面都有新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9.
兴安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立足农业产业化基础,做活“产业结构调整、集约化经营、龙头企业拉动和品牌化经营”四篇文章,着力发展“精品农业、礼品农业、工业农业”,强势推进了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做到“两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突出“四项工作重点”,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实现“四大目标”,即切实稳定粮食生产,不断提高农业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保持农村稳定。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强…  相似文献   

11.
刘绍堂 《创造》2002,(6):28-2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核心内容,是我们今后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 是一个整体,“三农”问题也是一个整体,二者是相互对应的,“三个代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 一、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基础,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农村经济基础不牢,则农村社会不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发展,要求农业生产必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才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从根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与实践》2008,(2):46-48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相继走上工业化道路。同时.他们在加快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推选国家整体协调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如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巴伐利亚试验”、美国大力发展“精确农业”、法国长期实行对农业和农民的“多予少取”政策、以色列的“高效农业”等,特别是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几乎都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成功破解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吹响了“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如何有效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民心工程,倍受世人关注,更催国人思索。为此,本栏目将陆续刊登韩国、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等国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以资借鉴。并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全国(?)目的成绩。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增产增收,农机化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农林牧渔各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郊农业“菜篮子”、“米袋子”的功能,为北京地区城乡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贯献。在北京市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科技的贡献占很大份额,据测算,在“五五”、“六五”、“七五”期间农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的份额分别为30.05%、42%和51.2%,可以说科技真正进入了农业生产的主战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将农业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媒介,据统计1985年—1992年全市共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成果1394项。在农业科技作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担当着主要角色,所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发展北京市农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下简称“四化”),为新时期的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内学者将“四化”的关系概括为“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信息化加快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成果,是农业现代化的直观体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张琳,2014).  相似文献   

15.
史济锡  吴坚 《今日浙江》2011,(16):13-14
农业“两区”如何体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发展要求,成为发展精品农业、培育现代经营主体、先进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管理创新的“先行区”,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两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毅武 《新东方》2002,(1):89-91
海南经济特区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农业工业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1、将“三农”问题置于海南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海南经济特区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根本途径:3、进一步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加强琼台农业科技合作,大力发展以“特”、“热”和“反季节”为特点的生态农业:4、注重“蓝色农业”与热带果业开发,发展山区畜牧业;5、工业要支持农业工业化。  相似文献   

17.
代表微博     
上海市人大代表李跃旗: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要在“压”和“减”上下工夫,在“新”和“增”上花力气,加大对金山新型工业化专项改革试点支持力度,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相继走上工业化道路。同时,他们在加快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推进国家整体协调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如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巴伐利亚试验”、美国大力发展“精确农业”、法国长期实行对农业和农民的的“多予少取”政策、以色列的“高效农业”等,特别是从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几乎都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成果破解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吹响了“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如何有效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民心工程,倍受世人关注,更催国人思索。为此,本栏目将陆续刊登韩国、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等国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以资借鉴。并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19.
曾在中国大地上红火的“公社”一词,在沉寂了十几年后,近日被武汉和平科技集团捧了出来——“和平农业公社”日前在江夏区大桥村宣告成立。 和平集团通过分析中国农业的特点,结合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改变现有农业经营结构和模式,提出了“中国农业要走产业道路,组建农业公社”的思路。“公社”一词在这里被赋予全新含义。 该农业公社是以企业为主、农民以土地  相似文献   

20.
武深树  罗丹 《湖湘论坛》2002,15(1):45-46
农业“新经济”是指农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高度重视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特别是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制定新的农业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业“新经济”作为“新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农业经济新特点,对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一、农业“新经济”的特点1.组织创新:农业产业专业化程度高农业产业专业化是农业“新经济”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如美国的公司农场、德国的农业生产联社、法国的农业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