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析后现代自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自我观的社会文化根源是消费社会和后现代文化,其思想根源是对现代自我观的彻底颠覆。后现代自我观抽掉了现代自我之理性主义和主体性而把自我演变成为无主体性、碎片化、零散化的自我。后现代自我观虽然对当下人的生存处境提出深刻的洞见,但因其理论上的悖谬,难以应对人类的生活经验和道德实践。事实上,现代与后现代自我观的共同缺陷是背离了传统中的神圣性与敬畏感。因而,应该在神圣性与敬畏感的观照下,整合三种类型的自我观,重新确立人对自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高校当前的德育困境主要在于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德育内化动力不足,德育通道受阻,从而造成德育效能低下。而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其优势在于大学生成才观教育需求大,动力强,成才观教育体系宽泛,可充实的内容多,而且成才观教育切合实际,能够抓住关键问题。因此,通过全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即“三生教育”,并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推行全程式就业指导教育等形式以全面落实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必将成为德育工作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时代逻辑与哲学逻辑——后现代科学观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谨 《理论月刊》2010,(1):48-53
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产生,后现代科学哲学孕育而生,现代科学哲学向后现代科学哲学转向也顺理成章,如“语言转向”、“解释转向”和“修辞转向”,等等。而这些转向背后所呈现出的另一重要趋向性特征——后现代科学观的“文化转向”,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种转向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学理根由,是时代逻辑与哲学逻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3+2”联合培养模式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有利于提升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效果。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剖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数学课程衔接背景与课程开展现状,从目标衔接、内容衔接、教法衔接、考核评价衔接等方面,深入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数学课程衔接发展的措施,有助于为“3+2”联合培养模式下本科与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的顺利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鲍德里亚是后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理论、以及有关当代媒体、艺术和社会的话语”。“仿真”、“类像”与“超真实”理论在鲍德里亚的后现代理论图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鲍德里亚以“仿真”替代传统真实观中的“摹仿”,以“仿真”的物化结果——“类像”取代传统的“摹本”,最终在“类像先行”中实现“超真实”对传统“真实”的颠覆。其理论对后现代社会的文化逻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掉进了技术决定论和悲观主义的陷阱。  相似文献   

6.
“反本质主义”既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质素,也是中国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根本立场。“反本质主义”批评提出的直接目标在于颠覆现代性的“本质主义”文学观,倡导所谓“反本质主义”的文学写作。依据这一批评观,90年代中国小说被阐释为对没有“本质”的生活现象的直接书写和不顾一切的文本生产。中国90年代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反本质主义”倾向充分体现在陈晓明所使用的“现在主义写作”、“仿真叙事”和“欲望化叙事”三个术语之中。  相似文献   

7.
谈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内容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内容组合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开放性才能充分能动地发展学生的个体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应进行多元性探索 ,增设“中西美术比较” ,“专题创意”及其它相关科学知识的课程 ,并注重课程内容的项目化、实践性及前瞻性 ,让这种教育探索成为有效的引发点 ,使艺术设计教育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后现代思潮极具普遍性,既是一种开放性的社会思潮,也是一种未完成的社会思潮。在后学风靡的背景下,文章主要从后现代的关键词、后现代的态度、后现代的范式、后现代的路径及后现代的结论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凯尔纳的后现代观,以期为转型时期的理论反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文化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特殊文化思潮,它伴随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从现代主义思潮中裂变出来,并迅速崛起成为风靡西方世界的文化“显学”。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这一西方当代“主流”文化思潮必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和形态渗透传播到我国的精神文化领域,从而对我国现代文化精神的构建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把握,分析它对青年思想行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后现代文化也称为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三十年代在西方产生…  相似文献   

10.
任鹏 《人民论坛》2014,(2):172-174
当代西方,后现代思潮极具普遍性,既是一种开放性的社会思潮,也是一种未完成的社会思潮.在后学风靡的背景下,文章主要从后现代的关键词、后现代的态度、后现代的范式、后现代的路径及后现代的结论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凯尔纳的后现代观,以期为转型时期的理论反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统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把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课程反映少数民族群体失落的声音,体现教育平等,构建“多元一体”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应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去中心的课程知识观及回归生活的课程观指导下,确立多元文化课程目标,并以民族文化为基点选择课程内容,以主题为单元统整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设计,从而实现“和而不同”的课程理想,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莲花 《前沿》2014,(5):178-180
课程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研究领域,本文着重从课程实施中对传统、现代、后现代学生观的演变进行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必须吸取长期以来对学生观的积极点的同时树立新的学生观。在课程实施中学生是有发展性的、有生命意义的且有主体性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新学生观的建立不仅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也是教育改革所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贾赟 《就业与保障》2023,(4):190-192
为培养出满足行业发展的人才,文章对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作出了分析,并对课证融通与人才培养展开讨论,明确学校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培养课证融通人才的要求。随后,从课程结构、校企合作等方面阐述了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实施现状,并提出了建立健全课证融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建设“双师型”队伍助力课证融通人才培养三点建议,夯实人才培养改革基础,使其可在1+X证书制度的导向下培养实践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传统教育受到挑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不断出现,随之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新的条件下应怎样看待受教育者或教育对象,尤其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已成为重要的教育问题之一。所谓学生观就是用什么样的观点、方法去对待学生,是教师的世界观、教育观在学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对教师而言,科学正确的学生观,小到关乎自己的工作利益,大到关乎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明天。“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我们应该摒弃过去那种单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单向的…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层整合在目前呈现瓶颈状态。其原因主要是,师生信息素养要求准备不足;对现代与传统二元论的狭隘理解;对教育先进性和工具先进性简单等同;技术意识的强化和学科意识的缺席。要突破瓶颈必须从形似走向神似;从对立走向互补;从“求新”走向“求实”。  相似文献   

16.
鲍德里亚和詹姆逊同是在面对西方后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开始自己对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探索。应该说,在最初介入后现代争论时,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批判是詹姆逊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的起点。詹姆逊经历了最初与鲍德里亚的"志同道合"到最后的"分道扬镳",特别在对待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上的不同态度,埋下了鲍德里亚从马克思主义走向非(反)马克思主义裂变的伏笔,找出造成这一裂变的根源正是本文对鲍德里亚与詹姆逊比较研究的旨归。  相似文献   

17.
试论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下教师素质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教育的工具主义及机械主义弊端日趋明显,使得教育正日益失去原有的目的和方向。在对现代教育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挑战现代教育的传统模式,提倡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这种全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建构自主发展意识,适应自组织的教学;建构后现代知识观,适应多元开放式教学;消解“权威”角色,适应平等对话式教学;树立教学博弈意识,适应注重创造性培养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结构化教学团队作为新型教学组织,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的基石,是高职教育提质培优攻坚战的核心,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1+X”证书制度实施、推进“三教”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专业群对接不同的模块课程标准是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的逻辑起点,按照专业群课程模块承载的不同功能,将专业群结构化教学团队分为通用课程教学团队、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和拓展课程教学团队,提出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当今学研究已进入用多元的平等对话及其间结构性关系为特征的后现代时期。而新历史主义综合长期分立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其结构性语境为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模式,开创了化研究时代。90年代学研究走向化网络研究,强调作为多元群体的相关学科的共同协作,在广泛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开展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大化观上的“整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立体、网络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魏冲  苏燕  孙媛 《就业与保障》2022,(2):112-114
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是实现经济、教育、文化等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创新和落实高职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文章旨在分析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以促进高职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基本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