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去年暑假开学以来,我校开始使用新编《思想品德》教材。与新课程、新教材相适应的新教学形式———探究教学,正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它使过去沉闷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在组织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下面,把我们的探索呈现给大家,以求与同行们作进一步探讨,共同进步。一、备课要“细”探究教学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和权利,引导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并获得一定的成功。然而,学生由于受到学习基础、性格特征、认知方式、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在几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学实践中,使我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教材的改革是思想政治课教改的基础和前提,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也颇为重要。下面谈三个问题。 (一)、改革教学思想,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教学思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从教学过程的整体看,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教学过程的目  相似文献   

3.
要贯彻启发式教学,展开课堂讨论是一种较有效的途径。课堂讨论开展得好,学生的思想能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在各抒己见中积极思维,探索问题,接受知识。这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把课堂讨论开展得好,必须注意一些方面,我在《简史》课教学中着重抓以下几点。一、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所设计的题目必须  相似文献   

4.
《歌声与微笑》是一首脍灸人口的歌曲,其中一“句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更是被人们广为传唱。它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真诚,唱出了人世间的和睦温馨。微笑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要想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老师就应多把微笑留下。1.走进课堂时,带着微笑,这是愉悦的微笑。一节课学生状态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情绪,而老师开始上课时的情绪,又直接感染和影响着学生甚至整个课堂。这好比是歌剧的前奏和序曲,又恰如文章的开头一样,要“先声夺人”。老师轻松愉悦自信的微笑会给学生亲切、和善、友好的感觉,会唤…  相似文献   

5.
微笑,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态语,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感召作用。她就像一缕缕晴和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催开了无数人才蓓蕾的花朵。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今天,更需要教师把这温馨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学生。学生都有追求成功、展示自己的愿望,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这时,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也是对学生的最高奖赏。在我所教的班级当中,有一名同学有口吃缺陷,回答问题之前总是面颊如红布,非常着急。每当此时,我就用微笑暗示他不要着急,给予他一定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6.
《公民》课教学目的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都特别强调对中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为此,我在《公民》课教学中认真贯彻《规范》精神,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础文明训练的途径。其主要做法是“六个要”:一、要做到“三备”。即教师要备好教材、《规范》和学生行为表现。在“三备”时,我坚持了“三个三”的备课原则和方法。所谓“三个三”就是“三选择”、“三对照”、“三深入”。“三选  相似文献   

7.
我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已有三十四年的历史了,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所负的历史重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她)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好公民。这个任务的确是既光荣、又艰巨的。为此,必须教给学生一些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它要求政治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研究其教学方法。应当承认,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是很多的。在常见的方法中,有这样两种:一种是“中心教学法”,属实用型的教学。另一种是“框架教学法”,属基础型的教学。前者强调其党性  相似文献   

8.
谈起日本右翼分子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一事,不禁使我联想到发生在本校国际部的一件事.1999年春,在国际部¨年级的一堂历史课上,一位历史教师在讲述抗日战争内容时提到了南京大屠杀.课后一位日本学生回去告诉了家长,那位家长翌日就来到学校责问主任室,你们的老师怎么能把不确切的历史带进课堂,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教学一得     
易求难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贯彻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创造型人才,关键是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善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我在《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易求难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钻研问题。易求难,就是学生感觉要学的知识容易时,设法使学生再意识到知识的深度,从而达到开拓思维的目的。在教学中,遇到难点,我们启发诱导不得法,会使学生产生气馁情绪;如果遇到容易的地方,我们适可而止,学生又会“飘飘然”。当学生遇到困难,并能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求异的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鼓励学生求异,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求新的思维训练,使其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如在讲述《青少年修养》第九课“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时,我引用了《把牢底坐穿》中的一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牢底坐穿”,让学生分析理解。  相似文献   

11.
书,既要泛读,又要精读。这要看个人爱好,也要看什么书和什么人读。我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也佩服学究们把历史事件“研磨”成粉末,再“还原”,我还享受央视名嘴信手拈来的各种典故,还有法国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对“高老头”入木三分的刻划,  相似文献   

12.
我担任《公民》思想政治课教学一期来,注意把教材要求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周围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精心备课,注意课前准备与课后活动的有效结合和教育教学的连续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公民》第四课“劳动”为例,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一、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备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实际;不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教学,必须重视刻意求真,做到教其真理,学做真人,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我有如下体会。一日求真理。求真理,就是要讲真实的道理。课堂是我们坚持、宣传和传授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之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不仅认识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地反映了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怎么教?传统的做法是:课堂讲授,课后作业,教师批改,如此往复,最后考试。我觉得这种教法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教师先讲为主,学生后学为辅(实为复习),从而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使教学局面沉闷而缺乏生机与活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让政治课堂充满魅力,使学生乐于学习政治呢?我认为,教师在情景材料上下功夫,使情景材料得到有效利用是其关键因素之一。一、情景材料的选择1.针对性。情景材料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并符合  相似文献   

16.
我在近两年的政治课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进行了多次实验,根据我的体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预习: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好方法。预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讲课前,预先把某一段课文准备一下,使学生在知识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读书能力。但是,教师布置以后一定要检查,对做得好的学生要给以表扬。并且,预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我在二十几年语文教学实践中,也越来越感到,教师只要有意识地使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灵动起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通过讲故事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根据课文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如在上《十五从军征》这首汉代乐府民歌的过程中,我给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阶段,开设《社会发展简史》,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启蒙教育,也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所以一开始就要上好“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发展史”这一导言课,使学生对《简史》有个概括的了解。但因学生年龄小,知识面不广,难度较大,所以要用各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学好《简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课中的很多观点、原理,只有学完全书才能弄懂。因此,不能因为是导言课就“海阔天空”地讲,必须紧扣教材,有针对性地把导言课中所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给学生讲清楚,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社会发展简史的重要性。这里,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在教材、教法的处理上,首先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年龄特征,着重在“激”字上下功夫,多方引导  相似文献   

19.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政治教师写点示范短文好。指导学生写政治小论文,写社会调查报告等,我往往先写一篇,以作引玉之砖。几年来,我辅导学生余红写的小论文《说长道短》在地区获奖,陈其云写的小论文《爱国浅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1990年10期>刊出,另有15篇学生写的小论文、调查报告被校刊《教与学》和《赫章教研》、县广播站采用。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诸关系中最主要的一对关系。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多年来,我在中专政治课《人生观》的教学中,注意调适师生关系,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的做法是:(一)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首先注重教师的自我剖析。譬如在“引言”课上,教师交待了《人生观》课程教学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对人生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教学的方法是师生间的共同探讨,考核的标准是看学生对人生问题思考的深度及收获程度。为使这样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我首先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向学生介绍了自己从文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