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简是南宋浙东"四明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心学思想的重要阐述、拓展和实践者.他以心体的无限广大、无限能动和"本心"至善的思想,追求并实现着他"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在修身问学中,他主张以"毋意"、"从简"、"省己"等作为内圣的工夫,从而为人们净化心灵、提升道德境界提供了一套独特的指导方法.本文对杨简的"内圣"方法论进行了探讨,以感知其系统的修身问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孟子王道政治思想关怀的焦点是民众的生死存亡,起始点是保障老百姓的"养生送死无憾",目的是要达到"天下之民举安"。为此,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经济政策、抚恤鳏寡孤独的社会福利政策和"与民同乐"的资源共享政策,反对战争和暴政对生命的戕害。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强调要教化民众,来达到"天下之民举安"的理想,并在行政策略上提出了"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的理念。孟子王道政治中这些关怀民众生死、保障生存权利的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追求的伟大政治理念,对于当今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仍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德贵 《学习论坛》2007,23(10):59-62
孟子是提倡与时并进的思想家,他赞扬孔子为"圣之时者",他自己则提出"权"的思想,并且及时地把孔子的君权至上调整为民本主义。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他长期在稷下学宫有关。他在稷下学宫与各大思想家切磋学术,不断吸收当时各家的先进思想,从而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民本思想。他的民本思想虽然不能和现代民主思想相提并论,但是对当代的意义则是肯定无疑的。  相似文献   

4.
内圣外王新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圣外王之说,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它的多样性与相对性、效用性与理想性、冲突性与融合性三特色,厘清了中国“内圣外王”理念的发展理路,凸现了各个阶段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各自的特色,揭示出“内在外圣”的内在意蕴。自身缺陷以及价值理念,终极关切,从纵横互补中梳理中西古今内圣与外王张力和融突,使现实的伦理道德建设与国家民族的事功伟业得以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5.
雷信来 《世纪桥》2009,(19):60-62
中国传统社会是宗法伦理型社会,政治泛道德化和道德泛政治化是它的典型特征。这种社会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对专制王权没有任何约束,诚然专制王权在道德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然而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用道德制约权力是不可能的。由于“内圣”与“外王”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致使“内圣外王”的理想化为鸟托邦,而真实的社会状态则是“外王内圣”。要想摆脱“内圣”与“外王”二律背反的窘境,只能另辟蹊径,寻找其他的批判武器。  相似文献   

6.
“内圣外王”思想系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之灵活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无论哪家哪派其都自认为自己所讲的乃“内圣外王”之道。本文旨在论述原始儒家与新儒家关于“内圣外王”思想的理想建构及其发展的内在张力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所处的时代性出发,孟子在继承孔子"王道""德政""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王道仁政"政治理想,作出了拒霸道而推王道、批暴政而倡仁政、轻善政而重教化、行井田而求恒产的价值选择。不仅如此,孟子借助于性善论的哲学基础、生存论的利益基础、目的论的民本立场和德性论的实现路径,构建了论证其思想及价值选择的阐释逻辑。从历史看,王道仁政思想从未真正实行过,但其影响却不容忽视。王道仁政思想的价值选择及其阐释逻辑和历史影响启示我们: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意识形态建设中,应当强调民生的价值理念、重视理论的知性特点、凸显道德的实践品格、讲好中国的发展故事。  相似文献   

8.
在孔孟儒学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孔子是我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人学思想的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探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格修养和人的理想的思想家。而自认为"私淑孔子"的孟子,则极大地丰富了孔子的"仁"(即人)学,将孔子的人学思想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潜心构建了儒家人学思想体系。孔子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之中。巨大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家们深刻思考人类自身的问题。当时所存在的"礼崩乐坏"、"民散久矣"、"天下无道"的严峻事实,使"从周好礼"的孔子感到极大的困惑。他没有认识到这些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反映,而把"周礼"失去约束力的问题归之于人,因而他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  相似文献   

9.
作为朱熹为理学入门者编辑的基本教本,《近思录》集中体现着宋代理学基本价值取向和政治思想风格。在总结宋朝前期政治改革失败的经验基础上,理学家们提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对人的教化,即"内圣"优先于"外王"的理路,先"内圣"而后"外王"的治理思路,其中特别强调君主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以此来复兴宋朝的国力;重视对往圣先贤的学习和模仿。理学家们持有比较狭隘的眼界和观念,对"理"对治理的作用极端自信,过分强调政治教化,从而忽视高效的军事体制和对外关系对国家生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教化实践是一种政治性的教化。孔子有志于将"孝悌"教诲给执政者,"孝悌"是宗法制度的德性内核,它们分别对应着宗法制度的"尊尊"和"亲亲"之要义。孔子周游列国返鲁之后,以政治性教化为己任,引导并监督着鲁国的执政者。近代以来,学者往往将孔子的教化与政治分而论之,实际上,在孔子的思想中教化即是为政。孔子的教化并不游离于政治之外,而是内置于政治领域之中。孔子以儒家道统引导治统,形成了儒家所特有的约束君权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春秋>具有浓厚的政治教化色彩,后世将其视为"礼义之大宗",原因即在于此.孔子借<春秋>之"属辞比事"以行褒贬、正是非,形成了"春秋教"思想.这一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礼治名分、重德尚贤、恶战重民、知权时中等方面,其目的乃在于为其王道政治教化体系服务.孔子"春秋教"思想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四书"和"十三经"之一,《孟子》一书影响广泛,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韩国和日本也流传甚广。不过,与《大学》《中庸》等经典不同,这本书的成书和接受过程都颇费周章。《孟子》一书是孟子思想受挫时的产物。在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各国奉行"富国强兵"政策,"仁政"思想不仅不受重视,而且被视为迂腐的表现,因此孟子在游历各国推行"仁政"思想受挫之后,只好回家授学撰述,最终形成《孟子》一书。我  相似文献   

13.
<正>《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孟轲与其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人所论社会与人生问题的结集。作为"四书"之一,其影响与《论语》《大学》《中庸》同样深刻而广远。《孟子》一书所体现的高明之处,在于孟子认为,君与民是一体的,君民互不可缺,要想解决天下、国家存在的问题,必须统合来看,整体来解决。要注重君民互利、共利,甚至"民为重,君为轻",把民摆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来研究社会问题。在此思想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恒产"与人伦教育统合变革的主张。他认为,忽略君  相似文献   

14.
孔子社会治理思想建立了以"礼"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结构,形成了"礼""德""仁""孝"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实现了政治、伦理与教化的内在统一。孔子社会治理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所推崇的道德人格目标和道德行为模式,它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的人生哲学和理想人格.受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影响,青年毛泽东注重探讨"大本大源",致力于道德品行的修炼.五四运动后,随着毛泽东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内圣外王"的内涵和实现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理念。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曾提出"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  相似文献   

17.
在儒家的思想中,“为政以德”主要指的是官吏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为社会提供一种价值导向,从而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儒家又认识到,要巩固  相似文献   

18.
"德治"是先秦儒家伦理政治思想学说的基本主张,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孔子提出三点德治主张强调德化教育;强调为政者要有好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仁者爱人"精神的施政内容.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用"仁政"概念代替"德治"概念.荀子在继承孔孟德治思想并吸收管子学派某些法治和礼法并用思想的基础上,强调从政者要有"道德之威"及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平政爱民"德法并用,以德为主的德治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以建立一种理想的、符合人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社会形态为理论旨归。人的问题是其探索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和"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传统"抽象的人"等思想的批判中,主要循着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发展维度、价值维度这四个逻辑进路,推动了对人学研究趋向于现实,建立了人的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彻底改变了旧人学传统,最终在"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中形成了"现实的人"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德治思想富有浓厚的传统意蕴:一是经世致用的理论品格,二是义利统一的伦理原则,三是"化民成俗"的道德教化,四是"为政以德"的官德建设.邓小平德治思想的传统意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