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尊敬的各位作者、读者与学界同仁:2017年是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成立90周年,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拟于7月举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东南亚研究》是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秉承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办好刊物、出好文章的优良传统,自1959年创刊以来,在广大作者、读者与学界同仁的支持下,发表了大量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成果。可以说,《东南亚研究》参与、见证了暨南大学及我国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的发展历程,是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学术平台和窗  相似文献   

2.
陈乔之:"献身东南亚研究事业,我无怨无悔" 本刊编辑部:暨南大学的东南亚研究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陈乔之:暨大的东南亚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起源于1927年上海时期的暨南大学建立的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当时暨大聚集人才,开展南洋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可以说是开了中国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之先河.抗战期间暨大沦陷,南洋文化事业部停办,人员也失散了,其中一些人到了新加坡,成立了南洋学会,继续从事东南亚和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所以后来我们跟新加坡南洋学会的联系比较多.  相似文献   

3.
<正>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华侨华人研究是暨南大学重要的学术传统和特色。早在1927年,暨南大学便成立了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开展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的研究。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华侨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研究》2012,(5):113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华侨华人研究是暨南大学重要的学术传统和特色。早在1927年,暨南大学便成立了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开展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的研究。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在  相似文献   

5.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华侨华人研究是暨南大学重要的学术传统和特色。早在1927年,暨南大学便成立了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开展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的研究。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在全国率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从清政府1906年设立暨南学堂算起,暨南大学已经走过10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暨南大学一直将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1917年暨南学堂更名暨南学校,次年便创办了《中国与南洋》刊物,可以说开启了现代中国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的先河。1927年,暨南学校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并于当年设立了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该部下设教育、调查、指导、宣传、编译五股。1928年,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更名为南洋文化事业部,下设事务、编译、调查、宣传四股。后来,因时局变化和人事变动,南洋文化事业部名称又几经变动,先后有南洋美洲文化…  相似文献   

7.
1927年诞生的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是中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成绩最多、声名最著的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的专门机构,它开辟了中国现代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个"新纪元".关于这一机构的历史沿革,已有的叙述或有讹误与疏略之处.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考察,提出较为清楚准确的表述,以供学者了解暨大校情以及进行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学术史回顾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华侨·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为校庆90周年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为校庆90周年而作·应佳·乍看这个题目,读者可能会摸不着头脑。其实,华侨、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三者之间,乃存在着深层次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可以说,没有华侨,就不会有暨南大学的诞生;因为暨南大学最早是为南洋(今东南亚)华侨...  相似文献   

9.
暨南大学以其悠久历史和办学特色而享誉国内外。重视南洋 (东南亚 )研究 ,是暨南大学的优良传统和重要办学特色之一。学校始终把开展南洋研究视为义不容辞的职责。暨南大学开展南洋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 2 0世纪初叶。 1918年 ,暨南学堂恢复 ,改名为国立暨南学校。当年即创办了《中国与南洋》刊物。其宗旨是 :“使华侨明了祖国事情 ,及国人明了南洋状况 ,并宣布在祖国之华侨教育状况”。该刊物共出版了 3卷 2 5期 ,每期都专送南侨各机关要人 ,及国内关心南洋状况的人士。这可说是学校开展南洋研究的萌芽阶段。192 7年 6月 ,郑洪年再度出任暨南…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南洋华侨的文化认同与适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本文对1929年6月由国立暨南大学组织召集的第一次南洋华侨教育会议,以文化认同与适应为视角进行初步研究,旨在探讨教育对华侨的文化、社会认同与适应的建构、贡献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发挥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传统优势,突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研究特色,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发展,本刊从2012年起将大力加强"华侨华人研究"栏目建设。具体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按语     
正2019年9月29日,本刊与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合作举办了"东南亚政党政治与对外关系"专题研讨会,聚焦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的政党政治变化,并且试图通过这一堪称一国内政外交的"枢轴"视角,切入和把握诸东南亚国家的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化,这也是本刊志在把握东南亚研究主流话语与叙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发挥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传统优势,突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研究特色,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发展,本刊从2012年起将大力加强"华侨华人研究"栏目建设。具体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发挥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传统优势,突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研究特色,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发展,本刊从2012年起将大力加强"华侨华人研究"栏目建设。具体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更好地发挥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传统优势,突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研究特色,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发展,本刊从2012年起大力加强"华侨华人研究"栏目建设。具体办法如下:一、从2012年起,本刊每期适当增加"华侨华人研究"栏目的载文量,拟每期发稿3-5篇。来稿注释体例请参阅本刊每年第二期《来稿须知》。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从事东南亚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1927年暨南大学就设立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它的一个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开展南洋(东南亚)研究,这在当时国内尚属始创,可谓开风气之先。半个多世纪来,我国对东南亚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从事东南亚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却从来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研究进行过认真而深刻的剖析,这不能不是我国东南亚研究的一大缺陷。经过数十年的历程,尤其经过过去十余年的蓬勃发展,现在该是对我国的东南亚研究进行研究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研究》2012,(1):F0002-F0002
为了更好地发挥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传统优势,突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研究特色,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发展,本刊从2012年起将大力加强“华侨华人研究”栏目建设。具体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的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和学术影响。为了进一步巩固传统和突出特色,发挥教学与研究的相互促进作用,整合我校国际关系和华侨华人及其他相关领域研究力量,根据暨南大学暨通[2011]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更好地发挥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传统优势,突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研究特色,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东南亚研究》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类学术期刊,聚焦东南亚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关注重点包括:东南亚国别与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亚太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华侨华人研究。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倡导运用不同理论和方法,求真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