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贵州省强化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并通过建立村规民约、"最美家庭"评选、举办民俗活动等延伸活动,筑牢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良好的家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贵州省强化"家风"建设,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培育提升全民素质,让好家风得以传承宣扬,并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开展"最美家庭"评选、举办民俗活动等延伸活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培育和谐和睦、向上向善的家风文化,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7,(2)
正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2016年,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举办"良好家风党员带  相似文献   

4.
家风抵万金     
正家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家庭有了好的家风,这个家庭就很和睦很团结;千万个家庭有了好的家风,我们这个社会就很和谐,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就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出竹,直似儿孙。这是郑板桥先生倡导的家风。曾国藩的家训里有一句话":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所谓"撑起  相似文献   

5.
家风是什么     
正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称门风。在我国,许多家庭都有立家规家训的传统,许多法律管不了和别人不便管的事,用家规就迎刃而解。好家规带出好家风,好家风培育出好儿女,这种好家风带入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延续家兴业旺,普泽后世;实现和谐、文明、健康、富有的的幸福家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清代学者朱伯庐先生的《治家格言》,许多  相似文献   

6.
<正>秦皇岛市以"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为统领,大力开展家训家风建设,弘扬家庭美德,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一、开展好家风建设的主要做法秦皇岛市以"晒家训、立家风、扬美德"为主题,运用多种载体开展好家风建设活动,形成了"人人传家训、家家有家风、户户立家规"的良好氛围。一是培树典型引领好家风。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将其与道德模范评  相似文献   

7.
正党建读物出版社家风正,则民风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千千万万个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各级领导干部的家风更是影响着党风、政风。每个家庭的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7,(1)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有300户家庭获得"全国文明家庭"殊荣,我区有7户家庭获得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这些文明家庭崇德向善、事迹感人、影响广泛,他们将家风家训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里、体现在举手投足中。他们的故事,充满家风建设正能量,传播传统美德之芬芳,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良好风尚发挥了鲜明的导向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会上,贵州有8户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以优良家风家训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活跃、见效于家庭,贵州采取了许多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2016年12月12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风之兴与国家之盛之间缠绕着一根切不断的精神纽带。家庭是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正镇宁自治县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镇宁"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乡风文明行动,凝心聚力创建美丽乡村。为了培育道德文化,涵养优良家风,传承道德力量,弘扬传统美德,该县积极开展家风家训挖掘、整理、提炼工作,建成6个家风家训教育示范基地,定期组织开展家风家训教育示范活动,并在各乡风文明示范村开展晒家风家训活动。结合"宣传干部上讲堂"活动的拓展延伸,该县采取集中宣讲、聊天座谈、夜间巡讲等形式有机结合,在乡村道德讲堂、在赶场天、在村落院  相似文献   

12.
<正>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反映着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的讲话中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并列举诸多中国古代经典家教故事。今天,让我们通过古人的治家典范故事,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风。朱子家训:对孩子生活的各方面予以规范《朱子家训》又称《治家格言》,作者朱柏庐,朱柏庐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  相似文献   

13.
<正>家训:爱国、睦邻、和家、敬老、护幼、依德、守法、进取、学习、改错近三年来,我因家风建设屡受表奖,先是丹东市"老有所为之星",我的家庭先后荣获"和谐家庭"、辽宁省"十大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等称号。探究获奖原因,我想应该是由我自费出版的《家风路述函》一书引起的。这本16万字的文集,记述  相似文献   

14.
家风的力量     
<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一个家庭或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就是家风。家风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从古代的《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近现代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爱国、仁义、孝老、慈幼、勤俭、立志、诚信,这些传统美德常常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农九师一六八团妇联与纪委联合开展了"倡导廉洁家风、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帮助党员干部及家庭加固廉政堤防,营造了讲廉洁、守纪律的良好社会环境。该团在"倡导廉洁家风、创建文明家庭"活动中,组织召开了副连职以上干部家属廉政座谈会,同时,印发了党员领导干部家属创建"争当廉内助、树立好家风"倡议书,并与168名副连级以上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南昌市经济开发区冠山管理处党委开展干部"廉洁文明家风"家访活动。通过"面对面、膝碰膝、谈谈心"的方式,详细了解干部的生活环境、子女学习及家风建设等情况,向家属介绍干部的工作情况,引导家属当好"贤内助、廉内助"。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为"精神风貌"。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对社会而言,又是  相似文献   

17.
<正>"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是习近平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和忠告。家风好,厚德立家、勤俭持家、廉洁兴家,利于大家、繁荣国家;家风差,亲情利化、家庭腐化、心灵丑化,既害自家又害国家。好家风是涵养好品德、好风尚、好作风的源头活水;坏家风是强烈的毒剂,害个人、害家庭、害社会。"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此,党员干部要把"正家风"作为担当与责任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7,(5)
<正>“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庭建设,多次就加强家庭建设、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和妇联组织在培树良好家风方面的作用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批示。三年来,省妇联立足家庭,以“最美家庭”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用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一、弘扬家庭美德寻找“最美家庭”家庭是文明的根,文明素养的积淀、文化习惯的养成、文明的孕育都源生于家庭中。为此我们利  相似文献   

19.
优良家风对于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具有正向涵养作用。传统家训作为家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优秀的价值理念与齐家育人之道。立足党员干部家庭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客观需要,培育涵养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优良家风应基于以下三个向度:传承传统家训"德教为先"教育理念,培育"以德立家"的优良家风;传承传统家训"上行下效"育人之道,培育"率身垂范"的优良家风;传承传统家训"实践养成"教化原则,培育"知行合一"的优良家风。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6,(2)
正家是国之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许多家训家规、家风故事,影响至今。良好的家风是个人向上向善的开始,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党员干部的家风,是作风的重要体现,是形成良好党风、良好社会风气的关键。党员干部应当在家风建设方面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