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当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在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此,高校应加强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便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应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以及人们阅读心理、话语特色等方面研究,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自组织中的"话语传播"的有效性与共时性二者的关系;应正确认识和研究网络自组织的内在发展规律,探索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最佳切入点。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自组织中的传播效果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而主动传播、积极践行的前提是思想上要高度认同。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必须结合新的时代环境,针对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路径。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建构生活化核心价值观教学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微载体,主动抢占微文化传播阵地;学生管理注重"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实现亲情化渗透式价值观引领是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为适应新形势对德育工作的新要求,提高核心价值观培育效度,高校应基于系统论原理,构建与教育交互相适应的新媒体组合体系,实现新媒体的系统协同遵循分工协作原则分类制定新媒体实践策略,促进教育内容与新媒体传播特性有机融合。同时,从基于大学生培育需求挖掘体现核心价值观要义的教育内容、基于大学生时代特征实现教育内容的合理别择两个方面把握新媒体的教育承载内容,精准传递核心价值观的本真要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之初,学界就对其展开探讨。学者们针对其科学内涵、形成发展、传播、践行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今后,应从不同层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研究的力度:如对传统文化的转化研究、国际和国内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益经验的研究、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性互动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身即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具有交互性特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给交往实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有利契机。探究新媒体时代交往实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和路径选择,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青岛文化具有的重工尚商的商业文化氛围、兼容并包的移民文化心态和开放创新的社会环境等特质为多元思潮提供了生存和传播的空间。在多元思潮的影响下,青岛市民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偏移、道德水平下滑、行为方式功利化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宣传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打造教育合力,对青岛市民实施全方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利用新媒体手段,抢占青岛市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身即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具有交互性特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给交往实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有利契机。探究新媒体时代交往实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和路径选择,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理念,是党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契合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但仍需要我们加强传播并提高民众对其的认可度。民众认可以知晓和了解为前提,而知晓和了解又离不开我们地宣传。新媒体地兴起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其具有快捷性、自主参与性、主体多样化、受众细化和定向化、碎片化等特点。同时,新媒体对传播的载体、方式、效果等均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在政治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应该多措并举,净化新媒体传播环境;建立契合不同主体需求的新的传播机制;糅合新旧媒体,宣传、发挥典范化人物的模范作用,形成认可合力。最终为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0.
微信凭借自身优势和独特魅力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不可或缺的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开辟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教育的新途径。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创新方式方法,占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阵地,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产生重要影响。论文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以"三元交互理论"为视角,提出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分析框架,并运用个别访谈、焦点座谈、书面征询及案例研究等方法,重点分析个体特征和新媒体环境及其子维度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效果的影响。依据研究结论思考正确引导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致思理路。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机遇、契机,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趋向多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更加形象,创新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必须创新。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双刃剑"作用,也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大众化、现代化以及话语权等方面的困境重重。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发展传播格局,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化教育的内容资源,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化建设的生态系统,是信息化境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践有效进行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校园仪式构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的场域空间,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过程中的功能机理,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建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要激发内在需要,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认同;二要优化外在环境,形成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公共信息传播功能,正逐渐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以及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和放大器,是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如何利用网络去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进行传播,使其担负起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上的重要责任成为当前研究的新课题,因此,本文立足于网络自身传播优势,提出解决网络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使网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能够有机融合,最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得到普遍认同与广泛的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5,(9)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合力为实现中国梦积蓄力量。当代大学生应以自身实际与高校环境为出发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从抓教育、抓宣传、抓实践三个大方面思考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性措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梁贞 《世纪桥》2016,(10):36-3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是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工程。要在借鉴吸收西方国家价值观传播经验基础上,创新对外传播理念,拓展对外传播路径,形成切实有效的对外传播策略,用潜移默化的文化力量传播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使国际社会逐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建设.在利益多元化背景下促进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正确认识利益多元化因素给社会价值观认同带来的新挑战,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设的性质和特点,在把握和反映利益认同与价值认同正确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9.
尤国珍 《前线》2016,(7):33-35
提升网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是当前宣传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利用网络媒体,营造良好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增加新媒体环境的人文关怀,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时机和节奏,发挥榜样的作用,都可以最大程度提升网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性就是我国人民的类本质特性。本文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立足点,功能,内容与传播四个方面阐述人民主体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尺度和原则。并在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性建设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性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