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海燕 《世纪桥》2014,(12):6-8
廖仲恺是黄埔军校的创建者和第一任党代表,为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黄埔军校建校初期,他坚持政治与军事并重的办学方针,创设党代表制度,带领黄埔师生积极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者与封建买办阶级的各项斗争,在革命洪流中确立了黄埔军校不可动摇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促使并积极参加黄埔军校的创办,着力其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其确立爱国革命精神,发展为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从而促成了黄埔军校的辉煌。在参加创办黄埔军校实践中,党开始懂得了军事的重要;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叛变革命后,党领导部分黄埔师生继续革命;在创建人民军队开展革命战争中,极大地发挥了黄埔师生的骨干作用,继承发展了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制度和办校经验,续写了黄埔军校的光荣。在争取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的长期斗争中,党始终不渝地弘扬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3.
浙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浙籍知识分子为中共的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今天的行政区划看,1927年国共分裂前,浙江所有的地级区市都建立了中共地方组织,大约有一半的县市建立了中共地方组织。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浙江地方党组织无论是建党时间,还是党员发展数量,大概居于全国第二行列或中游水平。若从省内分析,浙江地方党组织创建中的特点有:除金华、武义以外,沿海各地党组织的建立明显早于内地各县市;早期党组织是从多方面发展而来的,党组织的上下隶属关系和今天的行政区划完全不等同;从党员人数看,各地党组织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其中杭州、宁波、金华、绍兴等地党组织发展相对较快,衢州、台州、舟山、丽水等地市的党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各地党、团组织创建时间不一,并无固定规律。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展的。共产国际的指导包括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是协助中共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领导机构,为中共培养和训练了大批军事干部,并提出要发展工农武装特别是农民武装的正确方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在大革命时期的军事工作中发展起来的革命武装力量,成为大革命失败后武装起义的基础。消极方面是强调发展工农武装必须在统一战线的框架之内,并要征得国民党方面的同意,从而限制了工农武装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元帅们,在革命斗争的初期,有的是分散在天南地北,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战;有的从革命开始就是师生、同学和战友。徐向前和叶剑英先是黄埔军校中的师生,而后成了并肩战斗的挚友。他俩的友情随着历史进展,越来越深厚。  相似文献   

6.
正晋城市烈士陵园位于晋城市城区南街街道办事处和景小区488号。1926年5月,中共晋城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后,晋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前仆后继,血战前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新中国建立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笑傲沙场、视死如归,在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至今有的长眠于异域他乡。为了告慰先烈的在天之灵,为了那些知名和无名的晋城籍优秀儿女魂归  相似文献   

7.
黄埔军校在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前,是所国共合作的军校。闽西有不少革命青年先后进入该校学习,有的成了工农红军的骨干,如第四期龙岩籍学员林野,在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后在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参谋长等职。现将第一期至第八期闽西籍的学员52人(其他分校和籍贯待查的学员除外)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黎余 《红岩春秋》2014,(6):46-49
正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共"五大",是党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82名代表中,出现了两位重庆籍四川代表的身影——李嘉仲和钟善辅。这也是四川党组织第一次有代表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李嘉仲:搏击在大革命洪流中李嘉仲,1899年出生于重庆北碚蔡家乡一个没落地主家庭。读中学时,他因参加反对封建军  相似文献   

9.
黄埔军校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军事学校。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日后成了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就有四人是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他们分别是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和林彪。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横》1991年第6期介绍了85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中共学员英烈概况。现将前文中没有列入的153位黄埔军校中共学员英烈概况再作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陈赓与蒋介石,一个是共产党的著名军事将领,一个是国民党的党魁;但前者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后者曾是黄埔军校校长,二者曾有着师生之谊。但从1927年起(除却中间的一次狱中相会),两人再没有谋面,有的只是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和政治上的根本敌对。  相似文献   

12.
<正>熊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先驱,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重要负责人,也是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最后一任政治部主任。1927年,熊雄在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35岁。熊雄忠于党、忠于革命、忠于信仰的大无畏精神,如同暗夜中的一束火炬,带来熊熊之光,铸成了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魂,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3.
拙文《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并不存在》(见《广东党史》2008年第3期)己就中共黄埔军校党组织的情况作了初步探索,现根据有关史料和文献,想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以求党史界专家、学者的指教。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4,(17):34-34
正1924年,林彪投考第四期黄埔军校。也许是身体不好造成了林彪性格的内向和淡漠,他对校内剑拔弩张的左右斗争并不积极。聂荣臻当时在黄埔担任政治部秘书,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认识林彪最早是在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他当时是第四期学生,学习上比较平庸,政治上也不活跃。"如此平淡无奇的中等生,校长蒋介石自然不会关心,甚至可能对林彪这个名字根本没印象。蒋介石注意到林彪已经是1933  相似文献   

15.
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校学习;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成为军校的骨干力量。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硕果,前六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其中不少领导骨干都是出自黄埔军校的师生。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授军衔时,被授予的10位元帅就有黄埔军校教师3名,学生2名;10位大将之中有学生3名;57位上将中有学生8名;177位中将中有学生10名;少将中有学生10名,1989年经中央军委确定的我军33名军事家中就有14人出身黄埔军校,其中有教官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陈毅等4人,有学生徐向前、陈赓、许继慎、蔡申熙、左权、段德昌、林彪、曾中生、许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自加入共产国际以后,一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始终关注中国革命,指引着中共的政策走向。中共的基层组织发展也是共产国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体而言,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基层组织发展由弱变强,使中共从一个小团体组织变成一个有着全国政治影响力的群众性政党。与此同时,基层组织建设也逐渐制度化、规范化。然而在大革命后期,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导致了大革命失败,中共基层组织发展也严重受挫,不得不进入另一个革命阶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先后合作创办了上海大学和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上海大学对于黄埔军校的创办也有着大力的支持,一批上大师生南下广州,参与校务管理,担任政治教官,或者入学深造。北伐后,叶挺独立团率先克复武昌,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在北伐军政治部政治训练班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通常所说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武汉分校在全国招生、校务管理、政治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上与上海大学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缩影。经过上海大学和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淬炼的一批进步青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发展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18.
孔德生 《党史文汇》2004,(11):27-29
陈赓与蒋介石,一个是共产党的著名军事将领,一个是国民党的党魁,本无甚干系。但前者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后者曾是黄埔军校校长,二者有着无法否定的师生关系。从1927年起(除却中间的一次狱中相会),二人再没有谋面,有的只是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和政治上的根本敌对。因此,二人之间的交往,便仅集中于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东征等几个特定时期。黄埔师生1924年4月间,蒋介石已被内定为黄埔军校校长。此时,陈赓也早已来到广州投考军校,并通过了笔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接下来口试,蒋介石亲自到场。第二个上场的陈赓响亮地喊了一声“报告”后,便镇定…  相似文献   

19.
商人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从事国民革命而开展的一种民众运动。中共开展商人运动有间接与直接两种方式,一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帮助国民党开展商人运动;二是中共独自主导了部分地区的商人运动。中共主导的商人运动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有的是为了反击国民党右派,以增加国民党左派力量;有的则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力量,以配合日益高涨的工农运动等。国共两党推行商人运动的基本方略大体一致,但两者在商人运动的对象、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方面还有差异。开展中共与商人运动的研究,对于理解20世纪20年代中共的商人政策,理解此后中共对商人政策转向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独立的革命武装。从严格意义上说,党建立军队政治工作是从大革命失败后创建人民军队而开始的。但在此之前,共产党人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通过在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和国民军的实践,已初步摸索开展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思想和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工作的显著成效和有益尝试,为后来的红军乃至人民解放军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1924年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是中国军队中有政治工作和党代表的起点,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活动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开端。首先,建立起政治工作制度和政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