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2016,(6)
正1965年8月,我离开布达佩斯,回国后被安排到外交部翻译室,给国家领导人做翻译。我给毛泽东当过两次翻译,还给周恩来、邓小平做过翻译。在给伟人们当翻译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伟人们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的技巧和方法。★毛泽东:"凡是搞大国主义的人,我都主张整一整"回到外交部没多久,我就接到  相似文献   

2.
据不完全统计,自1949年10月毛泽东旧居初步修整完毕对外开放时起到2001年底,到这里来追寻伟人足迹、瞻仰伟人故居的人数达3000万.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在"文化大革命"前曾到旧居参观访问,而邓小平只在"文化大革命"中到这里来过一次.他参观过程中的所言所行充分体现了其实事求是、绵里藏针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了表达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敬爱之情,已经有许多画家开始创作毛泽东等伟人的肖像画了,但这时候它还不属于"个人崇拜"运动的产物.毛泽东和其他党的主要领袖在一些著作和谈话中,也都自觉地以"西柏坡会议"所确定的精神,要求全党反对各种形式的"个人崇拜",其中也包括反对竖立毛泽东塑像.  相似文献   

4.
埃德加·斯诺是最早来到延安的外国记者,通过和中共领导人的密切往来,特别是和毛泽东的接触以及亲眼见证的延安红色岁月,他将毛泽东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介绍给西方世界。罗斯·特里尔在斯诺的认识基础上对毛泽东进行了重新审视,成为现代西方世界认识毛泽东和中国革命的一个窗口。通过对比研究,从毛泽东的性格分析和思想形成轨迹上重现一代伟人的风姿。  相似文献   

5.
50年代至60年代,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因为共同的利益曾走到一起,同时也曾为各自的利益针锋相对。这两位伟人之间的较量,无疑对当时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及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深刻影响。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斗争既尖锐复杂又惊心动魂,其中还有许多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张真弼 《学习月刊》2013,(17):14-17
世纪伟人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同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而且是我国出色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宣传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家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开创者。毛泽东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国人对开国领袖的追思更为深切。  相似文献   

7.
她的镜头总是围绕着一个人,记录下那个人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每当人们感叹照片拍摄得多么精美时,却从不知道照片的作者是谁。这使她成了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无名摄影师。直到20世纪末,她才从镜头后面走出来,同她所拍摄的照片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她就著名女摄影家侯波。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用镜头真实记录了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8.
《湘潮》2021,(7)
正一群意气风发的进步学生来到岳麓书院,站在朱熹、王阳明等大儒曾讲学的讲堂前。一名学生感叹道,可惜没有赶上好时候,否则也能一睹圣贤风采。这时一名青年指着讲堂前悬挂的"实事求是"匾额说,老师还在,"实事求是"就是真正的老师,是岳麓书院的精华。这是《恰同学少年》中的一组镜头,镜头中指着匾额的青年就是后来成为一代伟人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报纸作为党的重要喉舌,是宣传和发动群众的舆论工具,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等都先后为许多报纸题写过报头。透过他们风格迥异的报头书法题墨,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而且更重要的是,追寻伟人们题写报头背后的故事,可以为我党留下一份珍贵的党史研究资料。为中国报纸题写报头最多的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孟红 《党史纵横》2007,(12):15-19
侯波,共和国第一代女摄影家,毛泽东第一任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专职摄影师.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开始后,侯波开始到中南海摄影.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她用镜头记录了叱咤风云的共和国伟人们尤其是毛泽东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留下许多永恒而珍贵的历史瞬间.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生前公开发表的700多幅照片中,仅侯波一人拍摄的就达400多幅.这些毛泽东经典照片早已世人皆知,但照片背后的许多细节和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藏家有幸得到一件国家领导人的墨宝,那是一种缘分;如果一个人手里有一件伟人毛泽东给他亲笔题词的墨宝,那是足以让藏家引以为豪的经典收藏。戴镜元的手里就有一件这样的藏品,这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韶山馆珍藏有毛泽东晚年遗物6400余件,这些遗物是毛泽东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蕴含着一代伟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特点等信息,体现了一代伟人的生活情操和人格风范。本文以毛泽东遗物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的廉政观。  相似文献   

13.
半个多世纪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走出中共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战略指挥所———西柏坡村口时,以东方式的政治智慧和独特话语,把共产党在全中国的上台执政定位为“进京赶考”,真是一语中的,入木三分。“赶考”路漫漫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周恩来得知毛泽东睡眠不足,劝他注意休息,毛泽东兴奋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生 10 8周年。这位世纪伟人在 83年的生涯中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 ,建立了时代性的丰功伟绩。在他去世后 ,由他亲手缔造的新中国在第二代和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下 ,进入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飞速发展时期 ,祖国不断繁荣昌盛 ,事业更加兴旺发达。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了正在实践的事业 ,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财富。本文仅就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形成的规律 ,学习知识的方法、目的、态度及学习特点等方面 ,阐述自己的学习所得。在《毛选》五卷一系列文章中毛泽东都谈到学习问题。毛泽东同志所谈的“学习”是一…  相似文献   

15.
梁衡 《学习导报》2011,(20):53-55
从来的纪念都是史实的盘点与灵魂的再现。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了。这是一个欢庆的日子,也是一个缅怀先辈的日子。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毛泽东、邓小平这两位使国家独立富强的伟人;我们不该忘记那些在对敌斗争中英勇牺牲却未能见到胜利的战士和领袖;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那些因为我们自己的错误,在党内斗争中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同志和领导人。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与他的秘书长李六如》因工作关系朝夕相处,频繁接触。李六如非常尊重毛泽东,毛泽东也非常关心李六如。他俩亲密无间,情同手足。一组关于毛泽东的文章,读者会深切感受到伟人仍活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18.
余玮 《党史纵览》2013,(5):4-10
从参加红军时给毛泽东站第一班岗,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光都是在毛泽东身边度过的。他曾长时间负责安排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并有机会近距离见证一代伟人的喜怒哀乐。在他眼里,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常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个情感丰富、可亲可敬的长者。  相似文献   

19.
家教如春雨     
《湘潮》2017,(2)
正新年伊始,来韶山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毛泽东遗物馆的游客倍增。人们怀着虔诚之心,来到伟人故里,寻觅伟人成长足迹,参观伟人遗物,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的成长之路有其特殊性,但他也曾深受家庭熏陶的影响:其母"慈悲为怀、与邻为善"孕育了他"为穷苦人民谋幸福"的远大理想,其父"倔强自立、坚忍不拔"培养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湘潮》1993,(12)
一代伟人毛泽东,武略文韬,不仅创立了不朽功业,而且留下了旷古诗文。毛泽东100周年诞辰之际,韶山人民在韶峰山麓建起了毛泽东诗词碑林,让千古丰碑与青山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