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好总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自幼年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他光辉的人生历程中,周恩来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奋斗不息,鞠躬尽瘁,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起光辉的典范,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为了中华之崛起幼年的周恩来由于家道的衰落,早早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对此,周恩来曾回忆说:"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10岁、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总理当年在对外活动中高度重视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建立和发展真挚友谊.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也同样非常敬重周恩来总理,把他誉为“属于世界性的中国伟人”(尼雷尔),“载入史册的第一流政治家”(萨达特),“以献身精神和杰出才智为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服务”(布迈丁),“忠于民族独立与和平理想的典范”(桑戈尔)。他们深情地说,伟人周恩来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永远是后辈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3.
翁树杰 《党史文苑》2005,(12):46-47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中国政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来,周恩来遗留下的总理位子将由谁来替补."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对此位虎视眈眈已非一日;二来,周恩来的影响和人格魅力,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和环绕在邓小平周围的一大批老干部身上,对"四人帮"的篡党夺权是个巨大的障碍.但是"反击右倾翻案风",给邓小平接任总理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三来,"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将近十年,"四人帮"及其一伙的倒行逆施,越来越不得人心,毛泽东对他们一再提出警告,他们已到了狗急跳墙、孤注一掷的时候.因此,总理的位子由谁替补,对中国政局的走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每一想起周恩来总理的知遇之恩,心里总是久久不能平静。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一个重大法宝。1996年新年伊始,正是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20周年的日子。荣毅仁在他的办公室满怀深情地说:"总理是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典范。他亲自做统战工作,诚挚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运用裕如,功勋卓著。  相似文献   

5.
正周恩来认为政府总理也就是人民的"总服务员",他要求各级政府管理者,都要服务好老百姓,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这与周恩来的才能分不开,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这也与他的勤劳分不开,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工作,精力充沛,不知道疲劳;这更与他的忠诚分不开,他对人民、对国家、对领袖始终忠心耿耿,正如郭沫若所形容的,"忠诚与日同辉耀,天不能死地难埋";这还与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分不开,他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说起周恩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名字、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他的人格魅力,被历史学家所褒奖,被人民所景仰,被文学家所称颂。被他的人格所吸引、所感动的人,有党内的,有党外的,有中国的,有世界的。"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这是人民表达的对周恩来的衷心爱戴,是发自内心的,是人民真情实感的流露。我们常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件小事可以映照出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正"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春日偶成》,周恩来)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病逝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〇五医院,享年78岁。"十里长街送总理",正是人民群众对这位共和国总理沉痛地悼念和深切地缅怀。周恩来作为卓越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也是一位有情怀的"诗人"。周恩来为刘志丹陵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  相似文献   

8.
梦菲 《党史文汇》2014,(2):13-19
正周恩来总理可谓世人公认的严于律己、一心为公的楷模,他"为人民服务"做到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把毕生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始终同人民保持着血肉联系,深受人民的衷心爱戴。正像那首诗所言:"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总理和人民在一起,人民和总理心连心。"坦荡无私的他总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廉明到能够及时主动诚恳地进行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9.
正"红墙"专职摄影师侯波、杜修贤和新华社等在京单位摄影记者张赫嵩、邹健东等为周恩来总理拍照的报道及幕后故事,近些年来多有披露,他们的名字几乎众所周知。相对于这些"名记",同样用镜头记录下周恩来总理难忘瞬间的民间摄影师就鲜有人知了。周总理关注民生、体察百姓,他视察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地。他每到一处,地方摄影记者都用相机定格了人民总理的温暖形象。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3,(5):35-35
<正>周恩来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什么能赢得人民这样的称赞?他为什么能管理好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情最为复杂的大国的国务?这与他对党和人民的忠分不开诚,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26年的总理生涯中,他先后5次来唐山视察,每次视察都给唐山人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位尊而不矜,功大而不恃。至今在唐山人民的脑海里仍历历在目。周恩来——人民公仆之典范,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他到启新水泥厂视察只喝了杯  相似文献   

12.
正周恩来对河北人民充满深情,他生前的足迹几乎遍布河北各地。仅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到河北的次数就多达30余次。虽然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40余年,但燕赵儿女永远铭记着他对河北发展建设呕心沥血、对河北人民生活关怀备至的点点滴滴。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特选取周恩来关心河北的二三件事,以飨读者。为兴利除弊走遍各大水库河北历来是水旱灾害多发地区。周恩来非常关心河北的水利建设,从解放初期直至"文革"前,他走遍河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担任国家总理直到1976年1月病逝。他深爱祖国,心系人民,期盼着党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富民强国的道路,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他的这些期盼和理想,都在他的"最后一次"或"最后一个"中有所体现。笔者根据多年搜集来的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对此略作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他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中的一个。从1927年起,他就是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直到去世,长达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担任政府总理,前后26年。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献给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人民公仆勤政典范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就曾经说过:“假如是对人民,我们要如对孺子一样地为他们做牛的。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  相似文献   

15.
正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42年了,但天地间依然回荡着人民深情的呼唤:"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1998年,周恩来百年诞辰时我曾写过一篇《大无大有周恩来》的纪念文章。其中谈到周恩来为什么这样长久地受到人民的缅怀和思念?正是他的大爱大德,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大起大落、大  相似文献   

16.
正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主政26年,鞠躬尽瘁,人民群众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敬仰和爱戴。马寅初说:"周恩来总理是最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得到了全国人民几乎最为广泛、普遍的认同和尊敬。个中缘由,在于他一心为民、劳苦功高,更在于他大公无私、品德高尚。周恩来的大公无私,是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一切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作为全国人民的当家人,他从未为自己、为亲属谋过任何私利。  相似文献   

17.
正周恩来总理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伴随了他的一生。他所立的各种规矩,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也体现了一个人民公仆的伟大风范。种种"约法三章"周总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比如他为自己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约法三章"。一是私人的事不坐公车;二是亲属来机关探亲,就餐自己买票;三是不得以总理的名义接待或收受礼品。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是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方,而林县人民修建的"红旗渠",则更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红旗渠建成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说它是"人工天河",是中国农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中国政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来,周恩来遗留下的总理位子将由谁来替补。“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对此位虎视眈眈已非一日;二来,周恩来的影响和人格魅力,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和环绕在邓小平周围的一大批老干部身上,对“四人帮”的篡党夺权是个巨大的障碍。但是“反击右倾翻案风”,给邓小平接任总理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三来,“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将近十年,“四人帮”及其一伙的倒行逆施,越来越不得人心,毛泽东对他们一再提出警告,他们已到了狗急跳墙、孤注一掷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7,(12)
正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抱定一生不做官宗旨,新中国成立前多次拒绝国民党政府许以高官厚禄的邀请。建国初期,百业待兴,亟待德才兼备知名之士参与人民政府工作。周恩来诚挚地对黄先生说:"这不同于旧社会的官,现在是人民的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周恩来总理用一句话,诠释了共产党人为官真谛。这与千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