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66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领导机关在北京宣告成立,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第二炮兵。年轻的共和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战略导弹部队。 从此,一支支神秘的部队走进荒原、走进深山、走进人迹罕至的地方,为共和国铸造和平之剑。 江主席要求二炮在政治上“特别坚定,特别过硬,特别可靠” 进入20世纪90年代,江主席站在世界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战略导弹部队的重要地位:战略导弹部队是我国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地位的重要支柱,在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维护世  相似文献   

2.
热词     
正习近平向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军旗并致训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2015年12月31日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同志们、向全军部队致以热烈祝贺,强调要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  相似文献   

3.
研制和发展自己的核武器,一直是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层便把发展核武器和建立自己的战略导弹部队列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此后,虽然中国在这一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种种困难,但凭首一往无前的顽强拼搏精神,经过短短的十年时间,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但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而且建立起一支正规化的战略导弹部队,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安宁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空中长城。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炮兵部队走过30年辉煌壮阔历史的时刻,徐剑同志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国长剑》(作家出版社出版)面世了。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景式地表观战略导弹部队艰苦卓绝创业史的恢宏力作,是一幅立体式地展示火箭兵风采业绩的雄浑画卷,是一曲弘扬中国军人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壮歌。作为一名在第二炮兵组建之初就与之经常接触并在这支部队长期工作过的老战士,我为此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喜悦。 翻开《大国长剑》,我的思绪被带到了导弹部队昔日艰辛创业的峥嵘岁月:毛主席、周总理在超级大国核威慑的鼓噪声中英明果断地运筹决策;各位老帅十分关心初建的导弹部队的健康成长;技术干部刻苦攻关,“亚洲第一营”官兵用麻绳当电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5年中国宣布成立战略支援部队之后,国外智库与媒体一直密切关注相关方面的动向。随着中国战略支援部队各类情况的逐渐披露,外界对这支神秘部队终于有了初步认识。猜测组织结构和编成国外媒体之所以认为战略支援部队神秘,主要因为其执行的任务涉及侦察与情报。而印度《论坛报》称,拥有导弹武库的火箭军是中国重要战略威慑力  相似文献   

6.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作为我军重要战略力量的第二炮兵,也迎来了组建35周年纪念日。回顾党的辉煌业绩和第二炮兵的成长历程,展望新世纪民族复兴的光辉前景和战略导弹部队肩负的神圣使命,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也是第二炮兵的灵魂和生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永远不变的军魂。 20世纪50年代,为打破西方敌对势力的核垄断,使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华民族不再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党中央决心创建中国的战略核力…  相似文献   

7.
1949年11月,红旗漫卷,铁流西进。部队经过20多天的连续行军,已经穿过湘西,把绵亘千里的武陵山脉远远地抛在我们身后了。二野十二军白马山一战,击溃了宋希濂的防线,势不可挡!前方主力从不同方向迂回穿插,现已逼近西南首府重庆。我军直机关沿着川湘公路日夜兼程,加速前进。当时我们分别在军政治部美术新闻队和文工团。从沙市到重庆的3000华里征途,我们是唱着《解放大西南》的战歌前进的,用打满血泡的双脚走过来的。每天最多时走过120华  相似文献   

8.
前进号响“前进号响!大家准备好!子弹上膛,刺刀出鞘。……冲破重重叠叠的封锁,直捣日寇的窝巢。我们一定胜利!我们一定达到目标!”记得1941年元旦,云岭的山峦覆盖着皑皑的白雪,在晨曦中闪耀着银光,嘹亮的歌声传遍了皖南的群山。新四军部队指战员们,满怀激情,唱着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作词、著名音乐家任光谱曲的《进军  相似文献   

9.
董保存 《党史博览》2018,(8):34-39,43
正有研究者概括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集团军是"组建很晚,历史却很长,善与外敌作战,战果十分辉煌"的部队。而第54集团军的将士们只说自己所在的部队是一支"铁军"——从1924年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叫起,一直到后来的重点建设部队……周恩来拍板:就叫54军1952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原第四野战军第45军和第44军各一部(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第135师;44军第130师)合编为一个军入朝参  相似文献   

10.
正虽然因为整编而被多次改名,从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到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韩先楚领导的"旋风部队"的威名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旋风部队"的称谓始于1946年的东北战场,来自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在调离东北时情不自禁的一句话:"在这里,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出任东北行营主任后也在日记中写道:"韩先楚是很难对付的‘旋风司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的最后一天,习近平主席为新成立的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旗,并致训词。解放军最早组建、规模最大的陆军部队,在军改中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备受外界关注。此后,陆军新上任的11名领导成员也被公开。11人中,陆军司令员李作成原为成都军区司令员,政委刘雷原为兰州军区政委。其余9人中,包括7名军事将领和2名政工将领。他们的来源覆盖总部机关和七大军区,11人全部拥有陆军集团军领导经历,多是从陆军团职、  相似文献   

12.
策反庞庆振     
1948年11月,我华北军区十四纵队在太行四五分区部队的配合下,把安阳、新乡的敌人围困起来。 驻守新乡的国民党四十军原是冯玉祥的部队,庞炳勋曾任该军军长、部队的封建意识浓厚。庞炳勋之子庞庆振,此时就任该军三一六团团长。三一六团是一○六师的王牌团,素有“铁团”之称。该团武器装备好,火力强,担任着守备新乡机场的重任。 11月7日,淮海战役开始,豫北我军积极开展攻势,以牵制新乡、安阳之敌。敌三一六团凭借碉堡工事顽固抵抗,并用大口径火炮猛轰我前沿阵地,阻挡我军前进。我攻击部队由于火力有限,加上后续部队未及时跟上,遭到敌人三面夹击,损失较大。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纵队暂停攻击。  相似文献   

13.
"战旗在阳光下放光辉,我们是无敌的暴风雨部队,诞生在抗日烽火,转战千山万水,攻锦州打海南,铁拳震敌胆,入朝第一仗,战史美名扬,啊!枪杆子听从党指挥,暴风雨部队无坚不摧!"这首雄壮有力的军歌,赞美的就是素有"暴风雨部队"之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一一八师。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2月初,我从红四方面军九军军部调往李先念任政委的三十军军部做译电员。这时,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国民党部队四面围追堵截,三十军处境极为危险。我们只有1台发报机,2名译电员,1名勤务员,日夜跟随军部前进。12月12日下午,部队正在激战。我兴奋地译出陕北党中央发来的关于“西安事变”的急电,电报没有全部译完,我便向在一边看作战地图的李先念政委大喊:“政委,老蒋抓起来了……”话音未落,敌人的一排炮弹落在门口。听到炮弹的呼啸声,我和另一名译电员、勤务员同时扑向电台。那时我们与党中央的一切联系都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府发表的新国防白皮书首次对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简称二炮)和核战略进行披露,并明确表示,二炮已具备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此语一出,国外媒体高度关注。陆基战略导弹是指导弹从陆地发射打向遥远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岁末,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战斗群悄然驶抵地中海,隐藏在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深海的俄战略导弹核潜艇调整航向,突袭"敌国"。随后,美国隐藏在深海的核潜艇第一次装备并试飞无人战斗机。军事大国深海争夺的新号角吹响了。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5,(5)
<正>有研究者概括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是一支"组建很晚,历史却很长,善与外敌作战,战果十分辉煌"的部队。而五十四军的将士们只说自己所在的部队是一支"铁军"——从1924年孙中山大总统府的铁甲车队叫起,一直到今天的重点建设部队。周恩来拍板:"就叫五十四军"朝鲜战争爆发后的1952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原第四野战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5,(1)
<正>"旋风部队"的称谓始于1946年的东北战场,是由国民党军最先叫出来的,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的前身——东北野战军(此前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最早的说法出自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杜聿明"调离"东北,离职时说过一句话:"在这里,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后来,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出任东北行营主任。陈诚到东北后,调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6,(7)
1942年5月5日,根据日本陆军第552号命令,南方军冈字第九四二〇部队在今新加坡设立,这支部队的设立使其与哈尔滨的七三一部队、北京的一八五五部队、南京的一六四四部队、广州的八六〇四部队一样,成为日本细菌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军防疫给水部与七三一部队等细菌战部队彼此配合,开展了大规模鼠疫菌、炭疽菌的研制和实验,是日本准备和实施细菌战期间的重要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20.
贯彻强军目标,学懂弄通是基础,贯彻落实是关键。用强军目标引领部队全面建设,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哲学素养,善于用唯物辩证这个根本方法处理好部队建设中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确保强军目标真正进入官兵思想、进入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