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凌 《廉政瞭望》2005,(2):54-55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 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经国共 两党谈判,9月6日中共中央将陕甘宁 革命根据地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获得 蒋介石承认。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十分清楚国 民党腐败旧中国贫穷落后的根子是一党 专政,毛泽东说:“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 国!”实行民主政治,普选陕甘宁边区首 届参议会参议员,建立民主新政体就是 新中国建设民主政府的实验。 民众选官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了不 起的大变化。经过半年多的宣传工作,人 民的民主参政意识普遍得到提高,群众  相似文献   

2.
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时期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从1936年到1947年,中共中央一直驻在陕甘宁边区,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中国革命。“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党中央指挥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全国政治上最进步的区域。”“陕甘宁边区在军事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保障妇女权利方面是各革命根据地的榜样。边区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由于顺应了时代、民主、社会的潮流而得以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彭总选秘书     
1948年春,由彭德怀总司令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全体指战员,集中在陕甘宁边区的清涧、延川一带,进行政治和军事整训,为解放大西北做准备.这时,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土地法大纲》,积极进行土地改革运动,以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支援解放大西北.当时,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教育  相似文献   

4.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进行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八路军三个师横渡黄河,挺进敌后,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随着敌后抗日战争的普遁开展,先后建立起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1937年9月正式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一度是党中央所在地,当时许多革命工作的经验首先是从这里创造出来,然后推广到各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是这样,法制建设也是这样。在法制建设方面,陕甘宁边区通过司法实践,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经验,在根据地这块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土壤上,创造出与新民主主义相适应的人民司法制度,其中…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是我党局部执政的重要体现,为我党今后领导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执政经验。在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实践中,乡村自治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乡村自治与党的建设息息相关。本文基于此着重探讨陕甘宁边区以党建促乡村自治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我国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延安时期,针对共产党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警钟长鸣,建立法规严惩腐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取得了宝贵的反腐倡廉经验。其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廉政建设的根本工程。今天重温这些法律法规,对我们进行警示教育仍然有启示作用。   延安时期,我们党狠抓了廉政建设和教育,并将其作为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法律法规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一、廉政准则。 1939年初,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第一届参议会上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以…  相似文献   

7.
政治民主的发展必然促进政府廉洁,政府廉洁又必然推进政治民主建设。在当代中国廉洁政府建设中,重要的在于不断推进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民主建设的实质是健全和完善民主授权、用权和监权的机制。只有真正解决好政府和官员的权力来源、用权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民主监督权力的问题,才能切实解决有效保持和实现政府廉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抗战期间,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废除各种苛捐杂税并长期、大范围免征工商业税。基于1939年国共关系和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其工商业的明显发展,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当年底决定普遍征收工商业税。为应对陕甘宁边区工商业者和干部群众对普遍征收工商业税的不满和抵制,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推动工商业者纳税和干部群众支持征税,并纠正了应对举措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切实促进了陕甘宁边区工商业税收的民主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9.
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推行民主政治,树立了自身执政的民主形象,促进了边区社会的整体发展,其制度设计成为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历史渊源和萌芽形态。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虽带有历史局限性,但其历史影响却是巨大的,对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鼎铭(1881—1947),陕西米脂人,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著名的开明绅士。早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兼行中医。抗战爆发后,他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毅然走上了与我党合作抗日、共同救国的道路。他从1941年底起,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达6年之久,为陕甘宁边区的建设和中国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期间,李鼎铭与中共领袖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11.
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推行民主政治,树立了自身执政的民主形象,促进了边区社会的整体发展,其制度设计成为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历史渊源和萌芽形态.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虽带有历史局限性,但其历史影响却是巨大的,对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禁烟禁毒。早在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根绝根据地内的烟毒,曾制订和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禁烟毒条例》、《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暂行办法》、《陕甘宁边区查缉毒品办法》等一系列禁烟毒的法令法规,专门成立了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处和查缉毒品委员会,在陕甘宁边区境内雷厉风行地开展了禁烟禁毒运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禁烟禁毒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一、严禁种植鸦片烟苗烟苗为烟毒之源,禁烟毒首先要禁神鸦片烟苗。边区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各专署、县市、区乡政府经常派干部深…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的特点阎丽娟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艰苦的条件下,加强廉政建设,所培养和形成的艰苦奋斗、两袖清风、克己为民、与人民共患难、以无私奉献为荣、“只见公仆不见官”等优良作风,使陕甘宁边区成为民主中国的模型,全国人民所向往的地...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最早提出的时间,学术界长期以来莫衷一是,有的说是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次提出"人民代表大会",有的说是在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的演说中提出的。实际上,1937年11月1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出《陕甘宁特区政府通令——关于统一政府名称问题》和1944年6月李维汉在《陕甘宁边区建设简述》中都提出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中国当下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理念是影响中国当前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梳理中共民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钥匙"。中共民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其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为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的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边区政府给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的贺电(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九日)云泽主席并转内蒙人民代表大会:贵会为实现内蒙古人民的民主要求,实行高度的地方自治而开幕了。我们仅代表陕甘宁边区150万人民,坚持神圣自卫战争,以争取全国人民与民族的解放事业的胜利,向贵...  相似文献   

17.
民主政权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就萌发了一些宝贵的民主政权思想。即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建立民主政权才能使我们党取得真正的政治优势。邓小平在革命和建设中努力践行这些民主政权思想,更是验证了他作为伟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8.
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37年4月6日成立了边区政府。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把边区建成为抗日的、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域,特别要以为人民服务为  相似文献   

19.
林鹏 《党史文苑》2012,(18):8-1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于1937年9月6日,结束于1950年1月19日。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在致力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同时,对文化教育建设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陕甘宁边区的文化事业发展不仅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13,(2):14-15,25
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是享誉中外的"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对其成功的历史经验进行解读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通过将其基本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双重维度下的"人",论证延安时期人的发展是以全体而非个体的发展为目标,以说明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对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