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当代中国,是个积极而又科学的时代主题,只有用积极热诚的态度,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才能完成。我们既不能走"全盘西化"之路,也不能蹈"复古守旧"之途,既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遗产和现代西方文化的有用成果,又要勇于创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现代化走的是"模拟"西方之路,这种观点在学界有相当势力;然而,因其从文化动力角度立论,以传统为本源观来驳斥则乏力。现代化/性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标准,中国"模拟"西方文化也没有前途,传统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不能被简单粗暴地"外在批判",传统内部生成现代性的潜能可以验证、更应挖掘,传统当之无愧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内应。走好中国文化现代化之路,必须立足国情,以自身传统作为内在驱动力,也借力文化外援,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变迁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外交的核心逻辑。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外交的核心逻辑,需要从多维度多层面系统把握。走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理论基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两个大局”现实观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经验系统总结的四重逻辑体系,建构了理论—历史—现实—实践“四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图式,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色,向世界生动诠释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侵略掠夺、殖民扩张型现代化之路的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11,(Z1):107-108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也是全会《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终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基固本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重新梳理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解释中国道路、建构中国自身普遍性的必要性工作。它是后现代的现代性,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研究,也是一种基于整体主义的后西方式现代化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研究需要从历史中发掘思想资源,从近代寻找现代化运动的动力,在当代总结中国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运动能够走出中国独特的道路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既有传统文化的贡献,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又参考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贡献了与欧洲不同的现代性的思想,重新诠释了现代化理论,开拓了新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也是全会《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也是对这条总道路认识的拓展、丰富和深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个结构清晰、要素协同的有机整体,其现代化的逻辑形态是理论价值、历史规律和实践经验相互作用与内在融合的结果,展现出超越其他既有现代化模式的显著优势。从理论层面看,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和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的科学指引;从历史层面看,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在现代化长期探索中开创的一条契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基因同根相连;从实践层面看,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定位生成,中国共产党针对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作出了符合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中国文化不是宗教型文化却能够持续几千年,还在于它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起到了类似于宗教所起的作用。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能走宗教化之路,或者借助中国文化自身的宗教作用而实现,因为这是与现代化的道路截然相反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的基础上,与我们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同步进行,并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步实现。  相似文献   

9.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理论的深刻认识,也是适应社会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为此,就应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建设生态农业文明,培育人力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共同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又具有内在特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经过新时代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新型现代化之路,科学解答了通过何种路径超越资本逻辑现代性危机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困境的“世界之问”,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为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贡献了全新理论形态;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哲学思想的现代性话语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习近平哲学思想包含着四重现代性意蕴:促进社会和谐及世界和谐的现代性;以人民为主体及促进人类发展的现代性;追求现代化生产及总体性生产的现代性;坚持辩证批判及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的现代性。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宣扬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现代性话语不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形成的和谐、主体、生产、辩证批判等现代性话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入理解习近平哲学思想的现代性话语对于加深相关经典理论的认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付文军 《探索》2022,(3):15-2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议题,目前学界主要从四个维度进行阐释。在其特点阐释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和政治经济学考察,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基础。在其内涵阐释方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坚持与贯彻,又是立足中国现实并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因而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在其逻辑阐释方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既是积极回应“时代之问”的科学选择,又是基于世界历史和中国实践的伟大创造。在其价值阐释方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学理赓续与民族化的结合,又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求索之路,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境界。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走出的一条现代化道路,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现代化的统一体,因而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阐释应是整体性的,既需要在“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与“走自己的路”的辩证统一中理解它的特点、内涵、逻辑与价值等,也需要整体性地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王芳 《世纪桥》2013,(9):60-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基于其历史真理性。这种历史真理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保证,它包含三个维度:首先是世界历史的背景支撑;其次是社会主体的自觉生成;再者是社会发展目的真实奠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社会的长远发展和人自身的解放,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自觉建构便体现为中国道路,体现为中国自主自强的社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文化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不仅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化以及后现代文化的多种思潮激荡,而且还面临着实现在西方文化强势扩张情境下保持自身独立性发展的艰巨任务。实践证明,如同后现代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一样,我们也要对自身的文化建设进行反思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和发展。批判与建构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基于批判的建构是重塑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21,(6)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长期稳定的背后,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与理念,并且符合中国社会实际和发展规律,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学习借鉴,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今天中国创造的奇迹也坚定了14亿中国人民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信心和理念。  相似文献   

16.
周国文 《唯实》2007,3(5):8-11
在多元价值观凸显的现代社会,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融合,生动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蕴含着现代性与民族性的文化系统。现代性是面向现代化进程、他国先进文化、全球化世界的文化普适性的体现;民族性是面向中国国情、华夏民族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地域性的体现。这种现代性与民族性的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维度,也是体现其文化先进性的根本来源。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07,(12)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反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光明之路、希望之路、振兴之路、幸福之路。一句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中国—东方”论说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学东渐中的一个典型个案即马克思的“中国-方”论说为中心,具体剖析中国知识分子转化、重构西方理论资源的观念史线索,并以此追踪中国现代性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建构”的历史进程。马克思所书写的“中国形象”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与传播直接参与了现代中国的自我理解与自我形塑。关于马克思“中国-方”论说的诸多歧异与纷争,关系到中国建构现代性的实践道路的选择。“西学东渐”的过程首先是建立在中西双方不平等的基础上的,西方现代性掌握“文化霸权”,强行入侵到中国文化主体性与自我意识的深层。然而,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从未完全屈服于西方的文化霸权,中国文化主体建构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正在不断扭转这种文化不平等的现状。中国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论说的“重构”,集中表现在与马克思的“殖民主义的现代性”截然不同的一种“反殖民主义的现代性”的逐步建构之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路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中国的现代化为“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要正确处理本土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现代化道路正确把握“后发型”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处理本土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经验:积极吸收和消化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走特色之路;在全球化视野下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具体路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确定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时,提出:“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结合我国面l临的国内、国际背景,中国在吸取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时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