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次革命论是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在形成初期曾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是,陈独秀没有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犯了机械唯物论的错误,这是二次革命论产生的真正根源。陈独秀主张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认为中国不能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与列宁新经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独秀对列宁新经济政策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它的实质是允许私人自由买卖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受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影响,陈独秀提出了"二次革命论",认为民主革命胜利后,要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发展,然后再实行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二次革命论"的实质所在.陈独秀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对列宁新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论述,而且在党内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党史学上,陈独秀是"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代表,而其路线的理论体现则是"二次革命论".但是,正如陈独秀的个人经历与政治道路会发生复杂的变化一样,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也有其演变的三个阶段:即大革命时期、"六大"前后、晚年.在演变的过程中,既有继承又有变化,有同有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陈独秀晚年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一位有重大影响而又历经坎坷的人物.1932年10月,陈独秀因撰文猛烈抨击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被国民党逮捕,判刑13年,投入南京模范监狱.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全国人民要求释放政治犯的压力下,加之日机夜袭南京,监狱中弹,陈独秀等始能获释.陈出狱后,暂住友人家,后移居武汉.1938年7月,他由武汉去重庆,不久又迁居四川江津,度过了他一生的最后岁月.自南京出狱到江津逝世的近5个春秋,陈独秀的思想充满着复杂的矛盾斗争.本文仅就陈独秀这几年的思想倾向,做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如何评价陈独秀的建党思想,不仅是对陈独秀个人的问题,而且是涉及党的历史的若干重要原则问题。笔者不揣简陋,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一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沉重一击,许多革命者由此趋向消沉。然而,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民族危机的驱迫下,仍在紧张地思索着革命失败的原因和中国革命的新方略。在陈独秀看来,辛亥革命的失败,同盟会缺乏领袖人才和专做上层工作是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史学界在陈独秀“二次革命论”问题上的争论,大致分为两个阵营:肯定或否定陈独秀有二次革命论的思想。肯定的一方认为,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思想形成于1923年,主要表现为:1.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特别是对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作了错误分析,认为中国工人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因为“产业幼稚的中国,工人阶级不但在数量上是很幼稚,而且在质量上也很幼稚,……所  相似文献   

7.
王凛然 《世纪桥》2009,(17):21-22
本文探讨了陈独秀平等思想的来源、内容,并对其作出了初步的评价。陈独秀的平等思想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思想和个人成长经历;内容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人格平等等几个方面;研究陈独秀的平等思想在学术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陈独秀的宗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认为孔子之道不适应现代生活,反对将孔教立为国教;民众有信教的自由,应发扬宗教伟大而崇高的人格精神和热烈而深厚的情感;民众有不信教的自由,也有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王凛然 《世纪桥》2009,(18):21-22
本文探讨了陈独秀平等思想的来源、内容,并对其作出了初步的评价。陈独秀的平等思想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思想和个人成长经历;内容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人格平等等几个方面;研究陈独秀的平等思想在学术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二次革命论"和"两步走"是内容相近,又完全不同的两种革命战略.只有弄清楚了"二次革命论"和"两步走"的内涵,弄清楚各自的理论渊源,才能正确判断党史上的理论是非,准确理解新民主主义理论,也才能说清楚新民主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对中国教育近代化有过重大影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近代化中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对我们当代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国民教育,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非常丰富,其教育思想的形成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他对当时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从社会政治革命的角度去反思、探讨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对中国教育近代化有过重大影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近代化中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对我们当代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国民教育,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非常丰富,其教育思想的形成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他对当时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从社会政治革命的角度去反思、探讨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史海泉 《党史文苑》2012,(16):41-42,45
新人教育就是教育的一切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分析人,关注人,发展人。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力主除旧布新,积极为打造新国民而努力。他在救亡图存的思考中提出的新青年教育思想虽历近百年却依然熠熠生辉,对我国当前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仍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国难深重、民智未开的时代背景下,陈独秀着力从教育改良、戏曲改良、树立国家观、传输基本知识等方面提出开通民智的主张。陈独秀早期开通民智的思想,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中国社会的进步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当今社会建设仍然有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国难深重、民智未开的时代背景下,陈独秀着力从教育改良、戏曲改良、树立国家观、传输基本知识等方面提出开通民智的主张。陈独秀早期开通民智的思想,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中国社会的进步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当今社会建设仍然有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对于宇宙人生的终极的意义,备极究心,发为遐想,常见于他一生的文字中.他早期的诗歌,不乏抒写此方面的胸臆工作.他所见的宇宙和人类历史,是一种不息不止的巨流,感其浩瀚而无涯岸,因而常兴个体生命苦短,在滔滔洪流中微不足道之感,而有"星界微尘里,吾生弹指中";"我悲朝露齐翁童".和"撒手刹那于界空"的叹息.但他并不因此遂抱虚空或消极的人生态度,也无意逃避人生的真实.因而虽在困顿不堪中,始终坚持积极的人世精神,要"要黄鹤孤飞千里志,不须悲愤诧秦筝".他由于了悟人生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因而更珍惜生命,求如何在无限的宇宙和社会中发挥其最大的意义.亦由于他对人生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的抗战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作为我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9年被开除出党,1932年遭国民党当局逮捕,直到1937年8月,才在我党的多方营救下获释,于1942年病逝于四川江津。陈独秀的晚年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作为曾经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在抗日烽火燎原的时代、他没有沉默,时刻关注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注视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并阐述了自己的抗战主张。“暂时对国民党政府休战”“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主义”,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给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带来严重的危害,陈独秀对此极力反对。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陈独秀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提出了国民革命的思想,以此区别了中国革命和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苏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他认为国民革命包含对内的民主革命和对外的民族革命两个意义,实际上就是要完成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任务。在此基础上,他强调了国民革命的不可超越性以及国民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大革命史的研究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的“三次大让步”之说。所谓第一次大让步,是指陈独秀在与国民党二大有关问题上的让步,主要包括:(一)陈独秀不同意周恩来等人提出的在国民党二大新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共产党员占到三分之一的建议;(二)陈独秀主动与孙科等人会谈,并订立妥协条件。一般认为,正是由于这些退让,才使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二届中央执委会中未能占到三分之一,才使蒋介石被选进中央执委会,结果造成了右派势大、中派壮胆、左派孤立的形势①。陈独秀为什么不同意多选共产党员进国民党中央执委…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对爱国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的,经历了由浅及深、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他对爱国的探讨和思考始终是围绕救国的主题出发的,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直局限在改良的思维模式之中。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他才真正地认识到爱国并不能解救中国,唯有革命,才能一新中国,挽救中国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