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机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而行政体制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载体 ,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 ,是政府与市场的连接点。所以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也是一国政府能力大小的显性表现。如何建立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是各个国家追求的目标。文章以美国、日本、英国政府机构改革为切入点 ,探讨政府机构改革的一般规律 ,以益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从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问题。十六届二中全会又从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高度强调指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在本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贯穿了这一思想,进一步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任务,并集中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上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一、突出以体制改革为重点在20多年的改革过程中,我们曾先后提出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问…  相似文献   

3.
<正>问:《方案》将此次改革称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这样的表述较为罕见,是否有什么特殊含义?答:以前中央文件中的表述多为"政治体制改革"。体制主要指机构、职能、权限以及机构之间关系的调整。此次改革是整个监察制度的重新构建,涉及面很广,关系到宪法、法律制度。《方案》的目的就是要设立一个与国务院平行、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的监察机关,也就是国家监察委员  相似文献   

4.
监察制度在新中国走过了七十年的历程,其中经历了确立、调整、重建、深化及改革五个阶段。以近期监察体制改革为分界,根据宪法上的地位标准,可将1949年至2017年的监察制度界定为政府系统内的行政监察范畴,而2017年以后的监察制度属于自成系统的国家监察范畴。行政监察向国家监察的嬗变中呈现出四方面态势:从分散到统一的制度体系,从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的职权转型,从单一到全面的监察对象,从行政管理科学化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功能变革。新时代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一是适应民主政治之下的权力监督模式;二是注重"后监察法时代"的法治建设;三是留意整合式监察在实践中的融洽性。  相似文献   

5.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和与之相配套的体制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议题,对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涉及国家机构的权力配置与组织设置的一系列重大议题,尤其关涉权力如何依法受监督地有效运行,具有高度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需要我们从党的领导、改革方略、法治建设、政治发展等各个角度予以深入研讨。本文重点关注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总体背景下的民主监督问题,探讨民主监督在这场重大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落实和完善民主监督的路径与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一元多体"大监督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总体部署.我们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明确改革的总体目标、遵循改革的基本要求、重视改革的科学方法的前提下,确定今后5年改革的重点任务:(1)着力转变和科学配置政府职能;(2)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人员和行政支出规模;(3)调整优化各级政府的横向组织机构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纵向组织机构;(4)改革创新政府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确保行政权在法治的轨道内运行;(6)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政府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7.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央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这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本文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二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三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借鉴监督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提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历史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仅靠机构和人员增加的扩张式改革,没有运作机制的转变和制度有效性的释放,难以达到反腐败的目标。十八大后的监督体制改革在机构和编制上基本没有大动作,但在运作机制上改革力度很大,效果十分明显。未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合理确定改革目标重点、增加预防腐败的职责、重视并用足监督措施、继续完善机构的内部改革、找到自我监督的平衡点、敦促并力推配套改革、把私营机构纳入监督范围。  相似文献   

9.
改革现有的监察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宪法层面来看监察体制改革尚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亟待澄清,如行政监察上升为国家监察之后的宪法定位,监察委员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地位,监察权在司法权力体系中的作用及定位,对监察权监督制约机制的探索,宪法修改与监察体制改革合宪性的关联等。对以上理论问题的不同解答直接影响监察体制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制度构建,对未来的监察效果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试点期间必须未雨绸缪,在厘清理论难题的基础上合理建构对应的监察制度,如承认监察权的独立属性;完善选任机制和汇报制度;适时赋予监察机关侦查权,提升其在司法体系中的地位;借鉴廉政公署的监督制约模式,构建独立的人民监察员制度;以监察体制改革为修宪契机,审慎确定修宪内容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总体部署。我们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明确改革的总体目标、遵循改革的基本要求、重视改革的科学方法的前提下.确定今后5年改革的重点任务:(1)着力转变和科学配置政府职能;(2)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人员和行政支出规模;(3)调整优化各级政府的横向组织机构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纵向组织机构;(4)改革创新政府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确保行政权在法治的轨道内运行;(6)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政府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能否顺利完成,决定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成败。作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部的行政体制改革,继推行公务员制度和机构改革之后,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省级行政区划的改革方向和实现路径进行了诸多探讨,其中最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导向功能的就是“省管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改革要求 ,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出于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一定发展阶段内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 ,我们首先要立足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目标 ,主要包括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解决政治腐败 ;加强舆论监督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其次要从人民群众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出发 ,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 ,主要包括 :改革选举制度 ;保障个人权利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已经把政治体制改革推举到了突出的位置。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并且已经处在改革的最前沿,成为全国上下极其关注的焦点。政企政事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已成为急待解决的紧迫问题。然而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精简,关键是通过人员分流来实现。因此可以说,人员分流的成效是机构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和试金石。 一、抛弃人员分流的旧观念 建国50年来,我国规模较大的机构改革有7次,即:1951年底的“紧缩编制,调整机构,减少层次,精简人员”;1953年的“精简行政机构,节省行政经费”;1956年底的“精简机构,紧缩  相似文献   

14.
监察委员会留置权作为监察机关高效反腐的重要利器,其性质定位却异常模糊,存在实践困惑与理论争议。明确监察委员会留置权的性质定位,前提是要正确厘清监察委员会留置权与行政留置、刑事强制措施、"两规"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行政权(行政留置)、检察权(刑事强制措施)、纪委权("两规"措施)三种权能的整合,监察委员会具有复合属性,这反映了我国反腐败治理理念与制度设计的根本转变。然而,多重权能的整合势必会带来新的问题,须以法治化路径对监察委员会留置权的运行加以规范,即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以符合法治原则;增设监察委员会留置权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司法衔接,以坚守程序底线;细化留置权在权力运行中的权力设置以制约权力与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决定》对法制政府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也为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深化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职能法定化;要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逐步使政府机构职责法定化;完善政府依法行政运行机制,提高政府效能,促进行政体制功效发挥。  相似文献   

16.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四大报告提出:要”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迫切需要,所作出的战略抉择。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把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突破点。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运行更加协调,行政更加高效,将为经济的发展、为经济与政  相似文献   

17.
<正>1988年海南建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同时它又是我国一块重要的体制改革试验区,这其中就包括行政体制改革的试验.建省前的198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海南省及其筹建工作的通知》中曾明确指出:“海南建省后,其地方行政体制的设置,要从海南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改革的要求”,“各级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确定,要符合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要坚持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机构要小,要多搞经济实体.机构的设置要突破其他省、自治区现在的机构模式,也要比现在经济特区的机构更精简、有效一些,使海南省成为全国省一级机构全面改革的试验单位”.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海南从一办特区开始便着手进行行政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建立了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小政府、大社会”行政管理模式.本文就此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 党的十四大报告在谈到有关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问题时明确指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比建设的重要条件.”只要人们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考察当前面临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问题,就不难发现,这一改革不仅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深化,而且直接关联着政治体制改革能否推进的问题.我们以为,在这过程中,城市政府机构改革是否得以顺利开展又是一个关键.诚然,在当前,要开展城市政府机构改革,所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以我们所见,有以下三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试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这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国家监察制度顶层设计和重大政治改革,而改革的重点,正是将纪、法分开。通过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扩大监察范围,丰富监察手段,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  相似文献   

20.
独立于各级政府的监察委员会在京晋浙三省市试点创设,是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改革举措之一。以合署办公多年的各级党委纪检委、政府监察厅局为基础,将检察机关的反贪防腐机构并入其中,组成与政府、法院、检察院并列的监察委员会,这是1954年制宪以来国家执法体制乃至整个政治体制的重大改变。这一改革,体现了党和政府加强反腐执法权力、提高反腐执法效率的强烈愿望,也体现了将传统中国御史监察制度、苏俄工农监察法制和欧美各国监察法制精华熔于一炉以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之有效机制的宝贵尝试。本文在考察古今中外三大监察制度传统对我国新监察体制影响的基础上,依据民主法治价值原则对新监察体制试做法律文化省察,并就这一体制的完善贡献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