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8年5月,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刘少奇同志兼第一书记,薄一波同志相继任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华北军区政治委员,实际主持华北局的工作。华北局刚成立,薄一波同志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指出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应及时宣布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全面转入大生产运动。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4,(6):F0003-F0003
1948年6月8日,华北局常委举行第四次会议,讨论办“大党报”的问题,再次确认《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后诞生的“大党报”定名为《人民日报》。会议讨论了《人民日报》创刊号社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为:1、为什么要将晋冀鲁豫、晋察冀两大区合并为统一的华北解放区;2、华北解放区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3、两大解放区合并的好处;4、华北解放区任务和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3.
他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1948年5月,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刘少奇同志兼第一书记,薄一波同志相继任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华北军区政治委员,实际主持华北局的工作。华北局刚成立,薄一波同志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指出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应及时宣布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全面转入大生产运动。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时,他当选为第一副主席,任政府党组干事  相似文献   

4.
<正>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成为正式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隶属中共中央。《人民日报》的前身——华北《人民日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抗敌报》等,分别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察冀中央局以及北方局在1949年8月以前的机关报。由此来看,《人民日报》及其报系中的报纸,与中共中央华北局,并上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有着一脉相承的组织隶属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1947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停刊后,中央决定在华北解放区新创办履行中央机关报职能的党报。在新的《人民日报》定名前,毛泽东、刘少奇称这个即将创办的党报为"大党报",以区别于其他解放区的党报。就是这个"大党报"通过刊发社论,引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舆论。从农村编辑部走向国家首都,《人民日报》主要通过刊登新华社社论引导舆论,胡乔木是社论的主要撰写者"大党报"《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5日创办于河北平山县里  相似文献   

6.
正1948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隆隆炮声中,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中共中央移驻晋察冀解放区,西柏坡成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夺取全国政权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结果。面对国民党发动的重点进攻,中央确定中央工委转移到晋冀鲁豫解放区  相似文献   

7.
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召开。会议由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晋察冀、晋冀鲁豫、冀晋、察哈尔、太行、晋绥、山东、陕甘宁、东北等解放区代表100多位。会议历时两个月,讨论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并于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在陕北向全国公布实施。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人都知道,《人民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全国第一大报,也是世界著名的十大报纸之一。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报纸却是在河北省平山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诞生的。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1948年2月16日,刘少奇向中央提议,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完全合并,并成  相似文献   

9.
1947年3月,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朱德同刘少奇、董必武等组成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工委),到华北开展党中央委托的工作,朱德更多地负责军事方面的工作。同年4月下旬,中央工委一行抵达晋察冀军区所在地河北阜平县城南庄。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进入北平之后,在解放区的干部子弟学校,如1947年3月1日在阜平县成立的华北军区八一小学(原名晋察冀军区荣臻小学),1948年7月1日由延安保小、晋察冀光明小学和晋冀鲁豫行知小学在邯郸市合并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正1947年10月,我从老家山西长治入伍,成为晋冀鲁豫军区属下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第2团特务连的一名战士,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同年冬,在解放军解放石家庄市以后,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察冀军区连成一片,成为全国最大的解放区。这时,党中央和毛主席从陕北来到了石家庄附近的西柏坡,建立了新的中央华北局和华北军区。同时以原来两个大军区的军事学校为基础,组建了华北军政大学(以下简称"华北军大"),归中央军委直接  相似文献   

12.
1948年10月,解放战争已进入最后胜利阶段.东北国民党军队即将被我全部歼灭,在华北,清风店围歼战、攻克石家庄二战役的胜利,使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相似文献   

13.
1947年春,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的企图失败之后,便集中兵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出延安。3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为中央前委,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委负责中央日常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等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简称后委),进驻晋北地区,统筹中央的后方工作和参谋工作。  相似文献   

14.
择栖 《党史博览》2011,(7):26-30
解放战争进入1948年后,形势进一步朝着有利于共产党的方向发展。继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部队攻占了石家庄使华北解放区联成一片之后.晋冀鲁豫部队再次占领了洛阳,西北野战军夺回了延安.东北野战军通过冬季攻势把东北国民党军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置个孤立的地区,华东野战军也捷报频传。中共中央也离开陕北。到达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共产党胜、  相似文献   

15.
1947年5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从陕北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在此后的一年中,刘少奇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指挥全国各个战场作战,但他率领中共中央工委创造性地解决了夺取解放战争最终胜利所必需解决的许多关键问题。本文拟对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工委时期的伟大历史功绩,作一论述,以就教于党史界同仁。一、指导建立华北用放区,为战略大决战创造稳固的指挥中心和后方基地1947年初,由于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解放战争进入艰难时期。党中央考虑到华北地区是连接东北、西北、华东、中原等解放区的核心地区,战争形势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是河北省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将晋冀鲁豫、晋察冀两大解放区连成一体,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的进行,而且还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在中国革命政权和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7.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延安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随后,党中央决定,由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委去晋察冀开展工作,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的前委、叶剑英、杨尚昆组成的后委遥相呼应。我当时在中央军  相似文献   

18.
<正>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石家庄创办一份像样的城市党报的条件开始成熟。当时担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的邓拓,对石家庄办报给予了人力上的支持,而且提了很多指导意见。《新石门日报》的诞生在石家庄解放当天,硝烟未尽,枪声零星不断。一路《晋察冀日报》的20余位编辑、记者紧随部队进入石家庄市区,另一路《冀晋日报》的编辑、记者及电务、经营管理人员与前线记者会合,也进入市区。两路办报人员在石家庄市胜利会师,在中共石家庄市委统一领导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我党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第一大报纸,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风向标。谈及其诞生的历史,大都知道是当年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但对其更详尽的演变过程,人们所了解的可能不是很系统。一、《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会师里庄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华北大学,我就油然想到我们敬爱的老校长吴玉章,“忠、信、诚、笃”四字座佑铭也鲜明地呈现在自己面前。 那是1948年6月,由于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各条战线的新发展,党中央决定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边区中央局合并,改称华北局。校长成仿吾参加会议回来报告说,根据革命形势发展与需要,中央决定将住在河北正定的华北联合大学与住在邯郸的北方大学合并,改名为华北大学;并带来由毛主席亲自题写的校名。吴玉章任校长,成仿吾、范文澜任付校长,钱俊瑞任教务长。校址仍在正定,直属华北局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