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宗族意识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一定规矩下形成社会集团的意识。其实,我国各行各业内部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宗族意识。由宗族意识所形成的社会集团是一种非正式组织,而这种组织往往以追求共同经济利益为目的。因此:纵观我国各行各业,尤以垄断行业中的宗族意识为最甚...  相似文献   

2.
农村宗族势力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众所公认,在中国,宗族虽历尽变迁,但始终在农村社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社会学家冯尔康先生认为,族权曾是国家政权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是仅次于国家政权的一种有系统的权力。无论在中国的南部或是北部,有相当多的乡村是中国宗族制度的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制度、新政策的确立和实施.特别是随着政治运动的展开,宗族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普遍转入一段较长时间的销声匿迹之中。然而,这一切.对于有着悠久的厚重文化积淀的宗族,显然并不足以构成摧毁性的打击。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段时间,少数地方的宗族仍在…  相似文献   

3.
宗族制度和宗族主义在我国历史上拥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而言,宗族主义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其正面影响表现为宗族势力的加入,成为"拜上帝教"实力急剧增长、金田起义得以发动的重要因素;消极影响是太平天国内部宗族矛盾激化,导致领导集团各派宗族势力过早摊牌,从而酿成大规模的血腥残杀,断送了太平天国的前途。宗族斗争的发生率并没有阶级或者阶层差别;权位越高、宗族势力越大,斗争的频率越高,斗争的后果越发严重。斗争手段残酷程度的升级,必然成为利益关系适应新的利益格局的唯一手段。我们当前最需要注意的是,宗族势力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中的复活及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缺乏官民充分沟通的传统乡村社会中,宗族是村民分享政治生活、集体抵御国家权力渗透的公共领域。宗族成长、植根于乡土中国、适应中国乡民的传统习俗,改造乡村必先改造宗族。在当今中国乡村宗族死灰复燃的情况下,研究宗族组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培育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更有效地改善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种以宗族势力、宗族化倾向而结构的集团、企事业和关系网落正迅速蔓延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滋生腐败、邪恶的温床。可以说,宗族化的泛滥与浸润是腐败的前提和重要社会基础,亟须引起有识之士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宗族化─裙带关系:表现与特点宗族,是由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从此定义看,用来概括古代、近代较为合适。宗族也可称之为家族(本文统称宗族)。现代宗族的情况有所变化。同姓的成立宗族、宗亲会的事例很多;同姓间可以有血缘关系。也可能没有血缘关系,原来定义中极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杜靖  李耕 《思想战线》2020,46(1):35
甘肃凉州达氏宗族的祖先是畏兀儿人,明初来自哈密。他们于明代中后期到清代初年在军事领域里取得了成功,并将这种成功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兼象征资本投入到宗族建设中,使得宗族制度及其实践延伸到河西走廊,在那里创造了中心地区汉人移民边疆之外又一类型的"边汉社会”。宗族制度是汉人社会的一套符号表征系统,它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意味着被汉化的可能。达氏世系群通过军功与宗族建设,参与了帝国的边疆变成华夏或中华的历史叙事和过程。客观而言,宗族制度及其实践是军事之外的一个配套工程。宗族制度是汉人社会的核心特征,是判断边汉社会存在与否的关键。但作为一种文化,它又可以超越种族而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社会管理不仅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还包括其他主体和社会自身的管理。社会管理作为政府职能,指的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等等,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8.
张平 《现代领导》2011,(8):27-28
基层党建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社会管理创新的阶级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党。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以区域化党建工作创新为突破口。着力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协调利益关系,牵头完善服务群众体系.不断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权益交响曲     
《辞源》载:利益,指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事物。即俗语所谓的“好处”。利益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基因。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由于不同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且这些利益又常常互有差别、互相矛盾乃至冲突,所以.利益的保护便成了社会管理和社会有序运行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在利益的保护上有着丰富的实践。在不同阶段采取过多种不同的手段.如用道德规范去维系;用经济的、政治的手段去分配:用国家暴力去维护;用阶级斗争乃至武装斗争去争取等。  相似文献   

10.
处置群体性械斗事件之我见山西夏县武警专科学校张勤林群体性械斗事件,是指因民族、宗教、宗族,以及土地、山林、水电或其他经济利益纠纷而引发的大规模聚众武装殴斗。它参与人员多,影响范围广,不仅严重地践踏了法律,而且干扰了政府的正常工作,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强调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地方人大是党领导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宗族势力是宗法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农村里没有农民自己的阶级组织,宗族有时能在同族人中起一点互助作用。但宗族的领导权通常掌握在有钱、有权势的人手里,所以农村宗族势力主要是地主阶级借以维护其统治的社会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组织农民协会,进行土地改革,民主选举村政权,宗.族势力逐步销声匿迹。但是,近年来农村的宗族势力再度抬头,并有继续扩大之势,成为农村基层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性力量。自然村是宗族势力形成的环境基础宗族是由同姓同一祖先的人构成…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07,(6):51-51
当代中国需要重建家庭价值。 家庭.及由家庭扩展而形成的家族、宗族.作为古典中国的基本社会单位,在儒家思想中被置于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在现实中.家庭、家族是一个相当有效的社会保障组织,父母教养子女,子女侍奉高堂,家人、族人相互支持,解决了个人民生基本难题。  相似文献   

14.
对当代农村宗族组织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当代农村宗族组织若干问题的思考高小健·吕丽娜·余汇元宗族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流布最普遍的社会组织之一。受传统宗族文化的影响,当代宗族组织虽不如古代、近代活跃,但仍然浸润在相当一部分民众的头脑中,尤其在农村很有市场,这就向我们提出一系列问题:农...  相似文献   

15.
和谐企业的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发展过程中催生的多元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期望.不同利益主体站在不同的立场.彼此之间进行着激烈的利益最大化博弈。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企业的建设是一个难以绕开的战略性问题。在建设和谐企业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政府在社会服务及管理层面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宗族社会的现代转型尚未完成华南师大林济博士尽管宗族组织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当近代社会在开始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时,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宗族转而成为现代化的巨大障碍,发生不可逆转的社会变迁。宗族是以个体小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族谱是一种记录氏族迁徙、发展的事迹和宗族人物的世系、传记的记录。一部完整的族谱,一般分为: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宗族祠堂、坟茔、族规族训、恩荣录、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从族谱中,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宗族的迁徙、发展过程,了解宗族人物的事迹,掌握整个宗族发展的历史,确定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民族、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沈飞 《淮海论坛》2011,(2):26-27,22
徐州地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交通运输发达,人员密集。流动量大。同时,受历史上“尚武重义”的影响,民风强悍,暴力型犯罪一直较为突出。其中,以黑恶势力犯罪为主的有组织犯罪比较活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受利益驱动,滋生黑恶势力犯罪的土壤和因素不同程度存在.逐渐产生了地域称霸型、农村宗族型、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急剧的社会结构转型.底层社会的利益维护、利益诉求活动便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面对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变化的情况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厘清现状.认清当前存在的问题.逐步建设成为农村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代言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20.
丁海江 《求索》2013,(6):234-236
宪法是一国政治体制之基,规定着一个政治国家在社会中作为一个行动主体的存在方式和行动模式。宪法作为国家创立之依据.决定着整个国家各利益主体的博弈均势格局。就创新我国社会管理而言,应如何在宪法框架下辅以相应的制度支持.整合各方力量协调解决各社会管理领域内存在的诸多社会性问题,乃为一重大社会研究课题。本文研究认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法治框架建设的权威源自于“党委领导”.社会管理创新法治框架基本制度模式是“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秩序化的实现路径。为此,还需强化社会管理权的合理设定,为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有序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