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的成果借鉴,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深化。科学发展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中心的论述逻辑是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词展开的。这从十七大篇章结构的布局可见一斑: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孕育、催生、形成了包括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2020年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3.
沈东生 《学理论》2008,(17):19-21
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了实现这个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杨启国 《学理论》2008,(19):81-81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当前解放思想的中心任务就是把思想从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统一思想、继往开来,在新的高度和广度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实践,在更高层次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更高层次上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科学发展这篇大文章做精做深、做扎实做到位、提高水平拔高层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  相似文献   

6.
马剑  于有君 《学理论》2009,(12):5-6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贡献,它不但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体系,而且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振祥  刘胜志  荆雪 《学理论》2013,(22):17-18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做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即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布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是"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思想来源和重要指导方针,而"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更深刻的解读和把握,催生了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由此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现实基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取向,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中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泉 《学理论》2009,(27):35-36
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从哲学社会科学上看是科学的,而且也是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本文从耗散结核理论视角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摘要: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从哲学社会科学上看是科学的,而且也是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本文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说明它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科学理念和战略,把科学发展观同苏联发展模式、新自由主义发展观作了比较,论证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当今中国面临的四大关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基本国情与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统一,坚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与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就和发展挑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反过来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间包含四重互动关系:"思想源于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以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前提的;"思想解释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反思,是对中国道路的理论自觉;"思想批判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批判;"思想引领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社会发展理想目标的"顶层设计"。这四重关系构成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法视角。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就和发展挑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反过来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间包含四重互动关系:"思想源于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以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前提的;"思想解释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反思,是对中国道路的理论自觉;"思想批判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批判;"思想引领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社会发展理想目标的"顶层设计"。这四重关系构成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法视角。  相似文献   

14.
李洪铭 《学理论》2009,(21):8-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组织工作,必须在思想上有新提高,在观念上有新转变,在工作中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胡献忠  段妍 《理论探索》2006,2(6):47-4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最新成果,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人为本”是基本原则,统筹发展是主要方式,动态和谐则是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与十七大相比,相同之处是坚持了对中国国情和所处时代的判断,坚持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实施我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基本方略.发展之处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基本方略作了新的发展.在坚持与发展中,充分体现出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建立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思想.与以往社会主义相比,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崭新形象: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形象;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形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形象;统筹兼顾,有效化解发展中各种矛盾的形象;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党对"五组问题"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的历史,这"五组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五组问题对应的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主题的提升,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