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彩陶文明。中国彩陶艺术从诞生、发展、繁荣、流变到衰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这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先民们渗透了无数的心血,积淀了丰富的人性内容和艺术精神,使其集物质实用性、精神象征性和艺术欣赏性于一体,将彩陶既作为实用器物又作为美的对象,是中国土地上远古人类在艰苦的斗争中创造出的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价值的原始艺术文化。彩陶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的生活和观念,表现了他们的愿望和信仰。彩陶作品充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彩陶经过历代的发展,从民间走向宫廷,逐步技艺完善。当我们珍视这些厚重的文化宝藏时,就会从朴实的彩陶中获得美的感受,启迪我们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1954年,在首都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增添了一件稀世珍品,这就是发掘自我省临夏州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艺术精品——被郭沫若命名为“彩陶王”的彩陶罐.这件距今已有5000年之遥的陶罐,以其精美绝伦的器形、绚丽夺目的色彩和富丽堂皇的图案,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目睹这件国宝,人们对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远古洪荒年代就具有如此之高的审美眼光和制作工艺而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青海东部湟水北岸的柳湾.一次性发掘出史前原始氏族时期的彩陶一万五千余件。后来.以柳湾为中心的周围地区.相继出土了各类彩陶三历余件。  相似文献   

5.
湟水河奔流而下,冲出大峡口,浇灌出一块沃野之地,这就是乐都盆地。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这里坐落着西北地区最早的藏传佛教寺院瞿昙寺,有在中外考古界享有盛誉的柳湾原始社会墓地遗址,馆藏文物近4万件,彩陶就占一半之多。如今,彩陶故里正在绽放着鲜艳夺目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相似文献   

6.
青海被誉为“彩陶王国”,而柳湾则被称作是“彩陶的故乡”,这里是世界上彩陶出土非常集中的地方,也是迄今我国发现和发掘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氏族聚落遗址和墓葬群。柳湾墓地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东面两公里处的柳湾村。村北有一处东西走向的旱台,氏族墓地就在这里。“柳湾”一词的含义,从古文献上无考,但据当地老农讲,柳湾原意为盛产柳树之河湾地。这里本是西部一个平静的小山村,只因出土大量的彩陶而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临夏是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近年来,全州人民紧紧围绕“聚精会神搞建设、同心同德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全省13个市、州和全国29个民族自治州相比,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未位,而且差距还在逐步拉大。如何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  相似文献   

8.
临夏县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总人口42_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482%,耕地面积55万亩,是典型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2013年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6个,贫困人口296万户13.81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2.64%,是甘肃省8个挂牌督战县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五1989年9月,柳湾一社村民赵菊花在自家承包地的旱台上挖出一件辛店文化彩陶靴,后捐献给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这件彩陶靴,通高11.6厘米,壁厚0.3厘米。靴为夹砂陶质,表层是紫红色陶衣、并绘黑彩、器物形象逼真、纹饰简练流畅、器型极为完整。  相似文献   

10.
临夏,是一个颇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有响彻西北的“花儿”,更有让人看了赞不绝口的各种砖雕.无论是民居宅院、官廨公馆、社庙,还是那楼榭亭台上的廊沿里,山墙影壁、甬道门洞上到处都能观赏到精美绝伦的砖雕.这些砖雕,把临夏点缀得古朴而典雅.  相似文献   

11.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是我国彩陶的两个分布中心,仰韶文化出现的时间早,马家窑文化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距今约6000多年,中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拓展到青海东部的黄河流域,是仰韶文化分布的最西端,成为黄河史前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标志着青海开始进入了彩陶高度发达的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12.
“五山池”酒香飘万里──记蓬勃发展的甘肃临夏黄酒厂肖遥,子荔"黄柏树儿长高山,想你不是一点点,一年想你十二月,一月想你三十天。"这本是河州"花儿"中的一支情歌,唱的是年轻人一年三百六十日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如今,有人用它来形容"花儿"的故乡临夏(古称河...  相似文献   

13.
2021年11月27日,中国共产党临夏回族自治州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大会指出:今后五年,全州工作的目标是把临夏打造成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先行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示范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繁荣区,奋力谱写新时代临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临夏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的基本思路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结合临夏实际,立足现有基础,发挥特色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注入先进科技,积极调整结构,改善基础条件,强化支柱产业,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逐步把我州建设成为西部的"温州",把社会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临夏是"花儿"的故乡,也是一片红色热土,在党的领导下,各族儿女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彻底甩掉绝对贫困的帽子,从发展滞后到赶超跨越的历史巨变. 党中央十分关心临夏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临夏给予了特殊关心和厚爱.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临夏州视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提出了殷切期望.汪洋同志5次到临夏、3上积石山,蹲点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杨晓渡、胡春华同志先后到临夏州调研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关爱,极大地提振了全州上下脱贫攻坚、加快发展的信心力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团结带领全州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夺取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和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打开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崭新局面,为"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1974年春天,在青海省东部乐都县高庙镇柳湾村北发现了一处古代文化遗址,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柳湾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墓地处于黄河支流湟水北岸、现代村庄北侧一处东西走向的旱台上.据当地人说,这里曾经是生长着茂密柳树的河湾,柳湾村因此而得名.柳湾墓地清理出不同时期墓葬1700余座,出土遗物3.5万余件,其中各种形制的彩陶器皿达1.5万件之多,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彩陶王国.  相似文献   

17.
李绍斌 《唯实》2014,(2):82-83
<正>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制陶是最早的手工业和最早的科技发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陶器以独特的形式,得以保存千万年,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记录下古代社会的生产状况、生活方式、艺术创造、文明程度和科技成果等诸多信息。其中,位居黄河上游著名的马家窑文化,可以说是彩陶文化集大成的杰出代表,也最能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1995年,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了一件陶埙,这是我省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埙。它与曾轰动全国的宗日舞蹈彩陶盆一样,见证了五千年前青海高原先民拥有的文明高度。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依山傍水,它以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黄河上游的一片富庶之地: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远古文化类型,被考古学家命名为宗日文化。陶埙是宗日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在音乐诞生的人类  相似文献   

19.
<正>1974年春天,柳湾的社员和平常一样在村子北面的旱台地上平整土地。平地的地方,实际上正是湟水沿岸发育良好的第三台地,先民重要的墓地。有一天,被铁锨铲开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处重要的墓葬,墓葬内有陶罐、石器等实物,村子里解放军某部巡回医疗队的两位军医看到后非常惊讶,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于是脱下军装,小心翼翼包了两件陶罐直奔西宁。这两件陶罐立即引起了青海  相似文献   

20.
沈鹏 《求是》1994,(22)
有朋友问:最早的书法是什么样子,比如彩陶上的“划道”能否归入书法?我想,从事物本源的意义上说,彩陶上“划道”若是代表文字的雏形,表现着人的本质的一种外化,也就可以视为书法的“存在”。然而我们分析书法本体的历史发展,不能不从文字的完备的形态谈起。学术界一般认为,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以后历经大小篆、隶、楷、行、草的演变,笔法和结体相应丰富起来,可以说,书法的历史同文字演变是不可分离的。没有文字即无所谓书法;没有文字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