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裘正超  刘文明 《犯罪研究》2003,(4):77-78,80
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是党的政策和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类矛盾学说作为一项刑事政策长期应用于立法和司法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社会矛盾互相交织,有时表现很激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各类矛盾,同样需要运用两类矛盾学说对实际工作的指导。 控告申诉检察是涵盖多项业务的综合性的检察业务工作,涉及到检察工作的首和尾。特别是作为检察机关的窗口,直接面向社会。因而这项工作"事实社会稳定、事关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事关检察工和的全局和大局",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认真把握两类矛盾学说对  相似文献   

2.
适用法律,定罪量刑,要不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如果要,这同“依法办事”又是什么关系,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不是相矛盾?这是一个涉及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问题。在法学界,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统一,而且各执一端,存论很久。我们本期发表王强华这篇文章,意在开展学术讨论,欢迎大家各抒己见,以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说,在我们的社会,群众闹事是坏事,是我们所不赞成的。但是这种事件发生后,如果我们正确地予以处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又说,在处理闹事的过程中,我们要进行细致的工作,不要“草率收兵”。对于带头的闹事人物,除了那些违犯刑法的分子和现行反革命分子应当法办以外,不应当轻易开除。我们对红旗农业社闹  相似文献   

4.
我们阅读和座谈了人民司法第9期发表的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三篇文章后,一致认为这几篇文章对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分析是比较全面的,论点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审判工作的指导意义很大,但是其中有个别地方阐述的不够明确,特提出不成熟意见与作者商榷,如有错误,请作者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区分两类矛盾的意见”一文中,作者杨达群、沈关生二同志对判定案件性质和量刑的关系问题上,提出:“判定案件性质是分清敌我界限的问题,量刑  相似文献   

5.
<正> 定罪量刑要不要区分两类矛盾?这是当前法学界正在讨论的一个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有的同志坚持定罪量刑必须区分两类矛盾的观点;有的同志已对这种提法作出了否定的结论,但理由不尽相同:或者认为刑法公布前定罪量刑区分两类矛盾是正确的,刑法公布后就没有必要再区分了,或者仅仅否定“人民内部矛盾犯罪”的提法,而在实  相似文献   

6.
<正> 辩护制度,是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制民主原则在刑事诉讼中制度化、法律化的体现。自从我国辩护制度和律师制度恢复以来,刑事辩护工作一直是法律赋予律师的主要业务之一。律师作为国家法律专业人员担任刑事被告人的辩护人参与诉讼,运用法律赋予律师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政法干部必須学会区分两类不同性質的矛盾呢?因为政法部門是直接掌管无产阶級孶幕?而政法干部就是在这些机关中执行这个工作任务的人。政法工作干部每天每时都接触到社会上发生的許許多多和形形色色的案件和問題。那些案件和問題,从它們发生的过程,表現的形式和所包含的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极其丰富的内涵,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理性提升,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与未来发展方向的迫切要求。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最重大的政治主题之一,它反映了人民的共同愿望,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法工作的一条总政策。但是,长期以来,法学界对两类不同矛盾性质的犯罪问题众说纷纭,分歧甚大。在实际工作中,公安司法人员也不是对所有犯罪的矛盾性质都分辨得很清楚。既然还没有完全  相似文献   

10.
在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中,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关于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正确区分刑事犯罪中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无论对于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还是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加强人民民主专政,都具有重要意义。王强华同志的《两类矛盾学说与社会主义法律适用原则》一文(《法学杂志》八四年第五期,以下简称王文)中,对此提  相似文献   

11.
司法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处理,目前仍有争论。我们的意见认为,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大致可以从下列四个方面来考虑: (一)以犯罪的性质来区分,如反革命、地富分子的破坏活动,杀人放火犯、强奸犯以及流氓集团等严重的犯罪行为,很明显的是敌我矛盾。因为  相似文献   

12.
刑事侦查人员在指挥使用刑事特情开展贴靠探查活动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指挥刑事特情促使侦查对象暴露犯罪证据,又不构成诱人犯罪;二是如何指挥刑事特情在犯罪现场既能发挥临场监视的作用,又不构成共同犯罪。这就要求侦查人员自己要明确并教育刑事特情诱人犯罪和促使侦查对象暴露犯罪的界限、共同犯罪和临场监视策略的界限。诱人犯罪与促使侦查对象暴露的界限《刑事特情工作规定》明确指出,刑事特情在贴靠探查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不准诱人犯罪”的工作纪律。所谓诱人犯罪,是指侦查对象没有犯罪意图,或者已有犯罪意图,刑事特情为了立功奖励或出于其他个人目的,引诱侦查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或者实施性质、危害程度比其原犯罪意图更为严重的犯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审判案件中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从所处理的刑民事案件检查来看,绝大部份是正确的,使审判工作既充分发挥了对敌斗争的作用,又处理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了积极因素。但也有些案件,对两类矛盾的区分也发生过混淆。现就如何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一点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仅有敌我之间的矛盾,而且有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在根本利益相对立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因此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能相同。对于敌我矛盾一般地说要用专政的方法去解决,专政的方法可以根据时间、地点、条件及案件的具体情况,根据党的政策、策略和国  相似文献   

15.
本刊创刊以来,陆续收到不少探讨法学理论的稿件。这些稿件,针对法学领域的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或不同的看法,值得深入研究。为此,我们特开辟《法学争鸣》专栏,开展学术讨论,热烈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先进的、正确的东西总是同落后的、错误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不同学派的自由争鸣,就没有任何科学的繁荣与进步,法学也不例外。我国法学过去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缺乏自由讨论的气氛,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为了繁荣法学园地,健全我国法制,促进四化建设,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双百方针,打破禁区,解放思想,对我国当前立法、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以及法学领域的各种学术问题,开展自由讨论,以便通过不同学派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得到比较正确的认识,以利于我国法学和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本栏刊载的均系学术争鸣性文章。文内的某些不同观点仅是一家之言,可以提出不同观点展开讨论。司法实践中有争议的问题的解决,应以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为依据。争鸣文章中的观点系学理上的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摆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一类是敌我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本的矛盾,它是以敌对阶级之间的利害冲突为基础的;一类是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非根本的矛盾,它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由于正确意见与不正确意见,或者由于局部性质的利害而产生的矛盾。在我们的各项革命事业中,严密地注意分清敌我的问题,是革命的一个战略性质的问  相似文献   

17.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是制定任何法律都必须遵守的。  相似文献   

18.
一、相隔三年的两个案件西安市阿房区人民法院先后在1956年和1959年处理了两个反革命案件,一件的被告叫董迺仁,另一件的被告叫赵西清。案情简况如下:董迺仁,男,河北新河县人,1956年21岁。1951年当学徒;1952年到西安制药厂做包装工人,直到被捕。其父董耀亭在被告三岁时就出外轻商,解放后其家庭被订为地主成份,土改时被斗争过。1954年元月被告曾回家结婚,知其父在51年以反革命罪被判处死刑,认为其父  相似文献   

19.
各地有关这一问题的来稿,都引用了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所提出的划分敌我的标准,即:“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对于那些盗窃犯、诈骗犯、杀人放火犯、流氓集团和各种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坏分子,也必须实行专政。”但是在联系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时,大家领会这两段话的精神,各不相同,因而结论也不一致.这里发表了杜盛元同志个人的意见,也希望读者就这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审判工作中如何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在执行审判政策上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许多同志在审判实践中都有一些体验和集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了一些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界限的情况。监于这一问题和我们审判工作者正确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提高办案质量有着重要关系,本刊从本期起特辟专栏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这儿发表的三篇文章仅是作为对问题的提出,望广大的读者根据自己工作中的体会,通过案例来阐明自已的观点和意见,踊跃的参加讨论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