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探析孔凡岭*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是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的伊始。“这不论是作为近代日本第一次向国外派兵,或向后来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台湾出兵,都是一次重大的事件。”①腐败的清政府对此采取了妥协退让政策,签订了中日近代关系史上第一个不平...  相似文献   

2.
李细珠 《台湾研究》2023,(3):98-110
清朝政府在台湾实行积极的经济开发政策,如推行发展农业生产、减免田园赋税、促进商品贸易,以及兴办洋务事业等措施,不仅大大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促使闽台经贸圈形成,从经济上加速了台湾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使台湾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时期,在严重的边疆危机中,清朝政府加强海防建设,在台湾大力推行洋务运动,使台湾建省之后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全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台湾的近代化进程也得以顺利启动。“台独”论者所谓台湾的近代化起源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是罔顾历史事实的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3.
李振产 《国际政治研究》2001,(4):120-124,136
台湾是一个具有重要地缘战略价值的岛屿。台湾的战略重要性是从无到有,并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经济政治交往的逐渐密切而日益增加的。自近代以来,在中国政府与人民反对外国列强的斗争中,台湾的地缘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被纳入了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成为遏制中国战略防线中的关键一环,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与长远发展。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逐步强大,以及中国对全球政治、安全、经济贸易的重要性的大幅度提高,台湾的地缘战略重要性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1895年乙未割台和1945年台湾光复,是近代台湾史中两个极为关键的时刻,这时涌现的大量文学作品,表达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怒和抵抗,对于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欣喜和欢乐,成为近年来两岸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因光复初期乃一格外复杂曲折的时期,它既是20世纪的百年中台湾与祖国真正融为一体的短暂的四、五年,成为当时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个焦点和缩影,同时又因发生了“二·二八”重大事件和白色恐怖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自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台湾农业便纳入日本殖民主义经济中,其间,虽由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迈出了重要步伐,但台湾农业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丁日昌台湾防务思想与实践之探析季云飞丁日昌(1826—1882),是近代中国海军建设的倡导者、洋务军事工业开创者,同时又是近代中国台湾防务建设的主要奠基者。对于前者,史学界论述颇多,而对于后者,未见有专文论述。鉴于此,本文拟对丁日昌的台湾防务思想与...  相似文献   

7.
吴欢 《台湾研究》2013,(4):53-57
1914年北洋政府《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是中国近代行政诉讼法制确立的标志,也被台湾学者公认为是台湾行政诉讼法制百年变迁的历史起点。但是此前和此后的五十年日据时期是台湾行政诉讼法制发展不可不察、不可回避的背景。随着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南京政府1932年《行政诉讼法》也被带到台湾施行,是为台湾行政诉讼法制史上的“旧法”时期。2000年台湾“行政诉讼法”大规模修正,是为“新法”时期。  相似文献   

8.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郑氏政权投降之后,清政府采纳施琅之建议,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派官治理,但对台湾之开发持消极之态度,如对大陆移民渡台实行限制,并禁止汉人进入“番”地等等。近代以后,随着台湾口岸的开放,外国势力的入侵,清廷消极治台政策的弊端日渐凸现,乃至成为列强窥伺觊觎的借口。同治末年发生了日军侵台的“牡  相似文献   

9.
台湾问题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在台利益,美国不仅长期维持与台湾的所谓“盟友”关系,并将支持和保护台湾的“民主”纳入美国对台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前后,美国敦促台湾当局启动和完成“民主转型”,“民主牌”也成为台湾当局寻求美国支持的重要手段,成为美台“断交”后双方构筑“实质关系”的价值纽带。但是,美国推动台湾实现“政治体制民主化”客观上也为台湾当局以“民主”方式抗衡外部特别是美国压力、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在欧洲航海国家大举向东方殖民扩张的进程中,地处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交叉点的我国领土台湾成为新兴海权代表荷兰觊觎的对象。荷兰凭借强大海上实力趁机侵占台湾并构建起庞大的远东殖民贸易网络,将台湾作为拓展贸易和建立远东霸权的重要据点,自此台湾沦为荷兰殖民地38年,不断卷入西方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殖民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台湾产业集群及其网络特征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岛内各县市已形成诸多发达的产业聚落。在2002年制定的“台湾发展重点计划”中,台湾当局又希望透过产业群聚效果的发挥达到“产业高值化”目的,以推动“两兆双星”(半导体、影像显示器、数位内容和生特技术产业)产业并协助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该重点计划的子计划——“国际创新研发基地计划”也将群聚政策列为重要执行方案;此外,台湾工业用地的开发及管理,也强调相关群聚的理念与效果,显示产业集群策略已成为台湾重要的产业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2.
王兴化 《台湾研究》2006,(6):47-49,64
从台湾经济开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制造业不仅曾经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也将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成为台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全球主要发达经济区的起飞和发展也基本上是以制造业的优先发展和持续发展为特征的。但制造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完成一系列转型,转型期不仅包括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该地区在全球主导产业价值链中的职能、分工与位置。正是因为发达经济区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使得这些地区成为无制造环节的制造中心,制造业的空洞化只是一种表象,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反而在加强,且这种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对标准、研发、营销等环节的强大控制力。为此,我们需要研究和掌握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新趋势,分析台湾实现由制造中心向制造业中心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1912年2月,台湾总督府发布第16号令,规定“本岛人、清朝人或本岛清朝人所设立的团体,不得在商号中使用‘会社’的字眼。”这个规定显然是为了压制台湾本地资本。台湾总督府这一新政策与其早先的“殖产兴业”政策有所不同,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它包含何种意义?此外,总督府所关心的并不是台湾传统意义上的合股组织团体。台湾至少在清初康熙年间的开垦中就出现了合股组织,一直到日据时期,举凡土地开垦、商业、水产养殖以及各种制造业中都有传统的合股组织。这是台湾总督府没办法限制的。而日据初。台湾企业开始出现新情况。1905年5、6月间,台湾协会干事门田正经受曾经任第二任总督的桂太郎之命,视察台湾各地.见到了本地人组织的株式会社。在近代东亚转型的大环境下。台湾传统产业及其企业家能成功转型吗?本文拟就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台湾蔗糖业的发展陈学文明清时期台湾蔗糖业的发展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因为它在台湾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发展和垦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地位尤为重要。深入研究台糖工业发展的历史,对台湾近三四百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是很...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台湾又处于新一波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从产业升级角度看,在90年代的支柱产业——电脑及相关产业加速外移后,如何寻求新兴产业加以替代及建立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就成为台湾避免出现“产业空洞化”和实现制造业脱胎换骨的关键所在。而自上世纪末快速崛起的液晶面板(TFT—LCD,彩色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产业,无疑已成为当今台湾最令人瞩目的新兴产业,近年来该产业投资规模之巨、产值增长之快,已使其成为推动岛内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朱磊 《台湾研究》2010,(2):26-30,36
台湾股票市场创立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并成为亚太地区的重要资本市场。本文尝试对当前台湾股市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族群”这一名词是划分当代台湾社会群体的重要概念,而台湾学术界所谓的“族群”概念的真正义涵应该是指政治社会学中的“社群”概念,本文的“族群”概念所指涉的实际上就是“社群”。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形成了以汉族与原住民、福佬人与客家人、以及本省人与外省人三对矛盾关系为主轴的族群政治,成为影响当代台湾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其中,客家人作为台湾汉人和本省人的一部分,人口大约有400万人,约占台湾人口总数的15%,是仅次于福佬人的第二大族群。在台湾地区政治文化结构中,客家人的政治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亚文化结构。在汉人与原住民这对矛盾关系中,客家人对原住民的态度倾向有别于其他汉族族群,因为客家人和原住民有着同样的“弱势族群”认知。在本省人与外省人的关系中,客家人与外省人的矛盾关系也不如福佬人与外省人的矛盾关系那样尖锐;在客家人与福佬人这对关系里,客家人更是以对抗性的族群面貌存在,在过去几百年中,客家人与福佬人形成了一种难以化解的矛盾情结。根据比较政治学理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是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本文拟从这三个不同层面,结合相关的族群理论,对客家族群政治文化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对台湾政局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有对台湾进行命名的记载。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在对台湾地名的命名时,更是有意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融人台湾地名中,突显了其反清复明的政治理想和儒家王道的治国思想以及军队的军制名称,政治思想十分浓厚。清朝统一台湾后,废除明郑时期的政治性地名,大陆移民在开发台湾的过程中,主要依据中国传统地名的命名原则为台湾地名命名。日本占据台湾后,力图改变台湾地名中的中国意识,除了对原地名大量改动外,还命名了一些日式地名,使台湾地名染上殖民地色彩。台湾光复以后,台湾当局基本上消除日式的地名,并把大中国意识贯穿于台湾地名的命名中,使台湾地名成为中国版图的缩影。  相似文献   

19.
台湾武侠小说的历史流变方忠*在台湾通俗文学众多的门类中,武侠小说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读者面最广的一种小说类型。自1952年郎红浣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古瑟哀弦》,开启台湾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40多年来,武侠小说一直是台湾通俗文学的一支劲旅,成为台湾工...  相似文献   

20.
台湾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模式及时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模式及时间探析李,冯海发在台湾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是工业化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业通过自身的经济活动,辅以政府的宏观政策干预,把大量的剩余资本转移到了工业部门,成为工业化的资本积累。没有农业的这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