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猪支气管、肺动脉的分支及伴行特点,为诊断和治疗呼吸道、心肺疾病提供形态学基础。通过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铸型技术,对30个猪肺脏进行支气管、肺动脉单独和联合灌注。结果显示,猪支气管树整体呈倒"Y"型,右肺支气管树由右尖叶支气管、心叶支气管、副叶支气管和右隔叶支气管及其分支构成;左肺支气管树由左尖叶支气管和左隔叶支气管及其分支构成。左、右肺动脉分支与支气管各段分支相对应。结果表明,猪支气管分支与肺脏分叶相对应,肺动脉分支与支气管分支紧密伴行,右肺的通气和供血系统强于左肺。  相似文献   

2.
绵羊肺腺瘤病(Sheep pulmonary adenomatosis,SPA)目前认为是由慢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肺脏肿瘤病,亦称绵羊肺癌(Sheep pulmonary carcinoma,SPC)。 为了调查甘南藏系绵羊是否存在此病,我们于1985年10月在甘南肉联厂教学实习期间,对3例疑似SPA的绵羊肺脏进行了病理形态学观察诊断。 (一)材料和方法 对检出的3例病肺,分别从心叶、尖叶、膈叶及副叶的后缘和下缘、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各取组织一块。固定于10%福尔马林液中。石蜡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 (二)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贵阳黔灵公园动物园从成都动物园来贵阳展出的黑豹发生疑似传染性肠炎而死亡(经剖检,未作病原确诊)。接着1只非洲雄狮发病死亡,经症状观察,剖检变化,组织学检查以及WBC计数、HA和HI试验,确诊为泛白细胞减少症。剖检变化 死狮尸僵不全,唇、齿龈、下颌水肿,手触有波动感,牙齿龇咧。①剥离胸部皮肤,皮下有淡黄色渗出液。②肺和气管充血和出血,气管呈红色,肺尖叶、心叶、膈叶等气肿,肺泡明显,肺门淋巴结出血。③脾萎缩,呈紫蓝色。④肾  相似文献   

4.
1983~1986年笔者在参与林麝东移海岛驯养试验中,遇到因卡氏肺尾线虫、心丝虫、舌形虫若虫、细颈囊尾蚴和硬蜱严重侵袭病死林麝1例。该林麝是1984年11月从四川阿坝州理县引进,圈养在舟山市定海区摘箬山岛,1985年2月死于舍外。外观毛色枯燥,瘦弱,鼻嘴干燥,无分泌物。在背、腹体表发现19只硬蜱,含饱食雌虫及雄虫,经鉴定为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剖检变化 ①腹壁皮下已腐败具恶臭。在大网膜上及横膈膜与肝粘连处分别有4个及11个蚕豆大小的细颈囊尾蚴。大小肠因腹膜纤维素渗出性炎症而粘连成团块,并与右侧腹膜粘连而难以剥离,腹膜粗糙。瘤胃内容物较充盈。②胸腔内有少量红色胸水,肺门淋巴结肿大,切面有脓性分泌物,两肺隔叶呈肉样变。左肺膈叶后缘有一个10×5mm的白色钙化块,在左肺尖叶与膈叶交界处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笔者1988年3月在长沙市郊某猪场应诊时,碰到一窝哺乳仔猪中患本病的病例,并利用x线透视法对疑似病猪进行了检查。患猪系湖南白猪Ⅱ系母猪所生的第2胎,3月3日出生,活产9头,外观发育正常。14~16日先后突然死亡5头。临床症状除心跳较快、呼吸困难外,其他未见明显变化。病理剖检变化 对4例不同时间死亡的病猪剖检,其病理所见:除有共同的尸僵完全,皮肤苍白,胃、肠道轻度充血,肠管充满气体,肠系膜淋巴结有不同程度肿大,切片多汁有轻度炎症,肝肿大外,其中有2头病猪肺野内见有多发性支气管气囊肿和肺囊肿。支气管气囊肿主要表现在肺的尖叶、心叶背段和前段,症见为有许多大小不  相似文献   

6.
猪喘气病是猪肺炎枝原体所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咳嗽和喘气,损伤部位常在肺的心叶、尖叶、间叶和膈叶。该病从1957年传入我省后,开始曾硬搬国外的扑杀办法,但未能控制本病,以后又放任自流,让其泛滥,致使本病在全省范围内迅速蔓延。仅以乐山为例,15个县(市)皆有本病流行,给发展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过去由于修正主义科技路线和“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的影响,在较长时期内对本病没有搞出有效的防治办法,广大贫下中农抱怨地说:“喘气病,真难办,无药医死了算”,迫切要求解决此病的防  相似文献   

7.
1986年3月16日,锦州市北湖公园一只因病死亡的黑熊,5岁,体重约120公斤,营养良好。经解剖发现除了心脏以外其内脏的形态与其他动物内脏形态有较大的差异,其特点如下: 肺脏 黑熊的肺无明显的心叶和尖叶,两侧膈叶对称,并分别在两侧  相似文献   

8.
禽类的呼吸系统的解剖构造与兽类大不相同,它们的气管相当大,上喉不是发音器官,位置于气管末端或支气管起点的下喉或鸣管才是发音器官。气囊也是和发音有关系的重要器官。 肺和胸壁紧密连结,且深嵌入手肋骨之间,在呼吸周期中禽肺的气体交换部位并不移动,而由呼吸性肌肉增大体腔的容积时,由于气囊和大气压力差异,在吸气时空气入肺。每一侧肺叶各有一支气管通过,两条支气管最后进入腹部,与相应的腹部气囊相连通。 气囊为禽类呼吸系统所特有的器官,它们居于体腔内其它脏腑所不占据的空间中,主要分布于内脏与胸壁之间,而在气囊与胸壁之间则有透明的薄膜。禽类共有11个气囊,分为一组前部气囊(颈气囊,锁骨气囊及头胸气囊)和一组后部气囊(尾胸气囊及腹气囊),其中颈气囊,锁骨气囊、头胸气囊、尾胸气囊及腹气囊均成对,另有一个大的锁骨间气囊。气囊一方面与支气管相交通,另一方面与具有空气腔的骨骼相交通。  相似文献   

9.
1986年5月,笔者在长沙肉联厂采得猪的恶性肿大变性肺脏1付。经病理组织学观察,鉴定为猪弥漫性肺腺癌。 (一)剖检变化 病肺右叶极度肿大,重达2.25kg,质地坚实,边缘钝圆,形如牛肝。病肺的肋面和膈面光滑,呈黄色,有大小不等的出血和瘀血斑点。切面光滑,有淡黄色的浆液渗出,整个切面不见各级支  相似文献   

10.
青海藏獒尘肺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5例成年藏獒的肺、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5例藏獒肺均有程度不等的尘肺病变,其中3例尘肺病变相对较重.表现为局灶型或弥漫型尘肺病变.局灶型尘灶与尘细胞结节呈星状、散状分布,多位于细支气管周围、肺泡隔和肺胸膜结缔组织中;弥漫型则尘灶与尘细胞弥漫性分布于大范围肺组织中,尘灶周围及尘细胞浸润局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局部肺泡隔因结缔组织增生而显著增宽,肺泡腔萎缩,肺组织结构破坏.细支气管周围常有慢性炎症,其下段管腔常可形成扩张和肺气肿区.同时,5例尘肺病例中均有程度不等的单核巨噬细胞性肺炎.5例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均有严重的尘灶和尘细胞结节.3例出现灶性或较大范围纤维化.电镜观察发现,肺及淋巴结中尘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内质网扩张,细胞中有大量尘粒聚集,尘粒聚集处细胞器破坏.尘细胞周围的肺泡上皮细胞也有程度不等的退行性变化.表明,青海藏獒尘肺为无机尘肺与有机尘肺组成的混合性尘肺,其发生与当地的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对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处的菌群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采集20头自然饲喂猪的小肠集合淋巴结回肠黏膜段,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并通过16SrDNA测序鉴定菌种。结果发现,从猪小肠集合淋巴结中共分离到43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90.00%;枯草芽胞杆菌次之,为35.00%;蜡样芽胞杆菌为15.00%,地衣芽胞杆菌、巴氏杆菌均为10.00%,短小芽胞杆菌等为5.00%。而其他肠黏膜处的菌群则有所不同,回肠黏膜段共分离到8株细菌,分别为大肠杆菌(71.43%)、克雷伯菌(42.85%)、猪链球菌(28.57%)、奇异变形杆菌(14.28%)、嗜水气单胞菌(14.28%)等。此外,地衣芽胞杆菌仅在小肠集合淋巴结中被检出,检出率为14.28%。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是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处的优势菌群,枯草芽胞杆菌在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大量存在,地衣芽胞杆菌仅存在于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中,三者可作为靶向小肠集合淋巴结细菌活载体口服疫苗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定陶县的仔猪多数于 2 0日龄首次免疫注射猪瘟疫苗 ,注射量有 1、2、3和 4头份 ,常有引起过敏反应的现象。注射剂量大的过敏反应比例高 ;同剂量纯种猪较本地猪发生过敏反应的多 ,而长白猪又比杜洛克和大约克夏猪的过敏反应多 ,严重猪可造成死亡。症状表现 仔猪首次注射猪瘟疫苗后 ,快则几分钟、慢则2 0min ,轻的出现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吐白沫或呕吐 ;重的休克、昏睡、瘫痪倒地死亡。死亡快的在注苗后 0 .5h左右 ,死亡慢的约在注苗后 10h左右。剖检变化 肺、肝肿胀 ,喉头、气管粘膜水肿、充满血性泡沫 ;死亡较慢的猪淋巴结充血、出…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未见有关于支气管动脉在肺内亚宏观状态的研究报道。为了弥补这一空缺,研究制作了墨汁明胶铸型剂;采用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树联合铸型的方法制成了猪肺墨汁明胶铸型标本;然后采用多层次整肺切片的方法对包括支气管动脉在内的猪肺亚宏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创建了用墨汁明胶支气管动脉铸型结合多层面整肺切片的研究方法;发现了在亚宏观状态下猪支气管动脉在肺内的分布特征;描述了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肺动脉和肺静脉在亚宏观状态下的形态特征和位置关系。上述研究结果对肺的形态学研究增添了新方法,对支气管动脉的亚宏观研究增加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猪腺病毒3型(PADV3)在自然感染猪体内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定量检测了自然感染PADV3的仔猪、妊娠母猪以及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的仔猪不同器官组织中PADV3病毒的含量。结果,在感染的猪体多种器官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ADV3,但是在各器官组织中病毒的含量有差异,其中肠黏膜、肺组织、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中病毒含量较高,心、肝、脾组织中病毒含量较低;在同时混合感染PCV2的仔猪肺组织、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中PADV3含量显著增加。结果表明,PADV3对猪肠黏膜、肺组织、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有较强的嗜性,对心、肝、脾组织的嗜性相对较弱;PCV2混合感染可促进PADV3在仔猪体内的增殖,能增强PADV3对感染器官组织的亲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甘肃省河西地区102例猪的肺和支气管淋巴结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生前虽难以确定特征症状、但宰后可见一定的大体变化。组织上首次在国内发现了无机尘肺的病理改变。其病变可分为局灶型与弥漫型两型。前者呈星散状分布,多位于细支气管和肺泡隔局部,其特征是在粉尘灶或尘细胞积聚处有明显的结缔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附近的肺结构也有一些形态改变。后者病变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支气管周炎,几乎所有的支气管树都受到侵害。管周结缔组织增生和粉尘沉着。在严重病例,结缔组织可长入肺泡隔和小叶间。弥漫性生肺是局灶性尘肺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发生于浮尘含量很高的河西走廊西端的安西县。  相似文献   

16.
猪鼻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巴马猪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猪鼻支原体(Mhr)对仔猪的致病性,从临床呼吸道疾病的患猪肺分离到1株猪鼻支原体流行菌株(Mhr-DL株)。对该菌株16SrRNA序列进行的分析证实,它与GenBank中的猪鼻支原体(AB680688)、猪肺炎支原体(NR_074745)和猪滑液支原体(KC512403)的同源性分别为99.3%、92.8%和74.0%。电镜下该菌为多形性,大小为500~600nm。取Mhr-DL菌株培养物(1.8×109 CCU/mL)经腹腔和气管途径接种SPF小型巴马猪,被感染猪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沉郁、粪便干燥、食欲不振、结膜炎、体温高达41.6℃;剖检时病理表现为肺、肝、脾等器官纤维渗出,淋巴结充血肿胀、胸膜炎、腹膜炎、肺呈虾肉样病变。菌株核酸检测发现,肺和扁桃体检出率最高;组织病理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增生、坏死、崩解,肾毛细血管淤血,小肠固有层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绒毛结构不完整,心脏小血管淤血,脾白髓内淋巴细胞增生。本研究获得的Mhr-DL菌株对巴马猪具有显著的致病性,为今后深入开展猪鼻支原体致病机理和防控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成年牦牛肺支气管动脉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探索支气管动脉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支气管动脉分布于支气管、胸膜、淋巴结、小叶间隔、肺动脉与肺静脉外膜、迷走神经鞘膜及气管腺周围,其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率MT(%)的均值为(33.30±11.03)%。肺外支气管动脉内皮下层无纵行平滑肌束,但进入支气管壁后其内弹性膜分叉并包绕纵行平滑肌束;中膜平滑肌结构较致密,外膜中含纵向螺旋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小支气管黏膜固有层中含有大量的支气管小动脉,数量可达(120±51)条/mm2。虽然黏膜固有层与外膜中的支气管动脉管径相差较大,但中膜平滑肌的厚度却很相近。可见,成年牦牛肺内支气管动脉管壁中的平滑肌含量非常丰富,是一种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表明低氧对牦牛肺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一例牛支气管哮喘病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 长春市郊区净月乡敬老院饲养的延边黄牛,7岁,该牛于1986年8月30日突然发病,咳喘明显。当地乡兽医站按肺炎治疗4天未见好转。于1986年9月4日来我院就诊。T39℃,P68次/分,R120次/分,营养良好。饮食减少,呼吸疾速,头颈伸直,鼻孔开张,呈胸腹式呼吸,人工发咳阴性,鼻镜湿润,鼻孔附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体表淋巴结不认异常。结膜潮红,口腔湿润,口内有少量粘涎,瘤胃蠕动、排粪、排尿正常。听诊肺泡呼吸音增强,肺后部边缘呼吸音减弱以至消失。肺部叩诊未发现浊音区,后部边缘呈鼓音,肺后界略扩大。心音不认异常,初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9.
从临床病例中分离到1株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HBR,经细胞传代和蚀斑克隆获得了1株增殖性能稳定的传代毒株。为了检测该毒株在Marc-145细胞传代过程中毒力的变化,用PRRSV-HBR株第125代培养物(毒价为107.5 TCID50/mL)经肌肉注射和滴鼻途径接种18头35日龄PRRSV抗体阴性猪,同时设未接种对照组。结果试验猪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用RT-PCR法检测试验猪血清,从第3天开始出现阳性,第7~14天达到高峰,第28天后转为阴性。对同一时间迫杀的试验猪检测各脏器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感染后第7~14天试验猪多数脏器呈阳性反应,第21~42天病毒集中在脾、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第7~14天试验猪淋巴结及肺出现轻度病变。动物感染试验表明,尽管试验猪未显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从病毒血症、病毒体内分布、病理变化等方面看,该毒株仍然具有一定的毒力,用于弱毒疫苗的研制还有待进一步驯化致弱。  相似文献   

20.
1984年第2期《兽医科技杂志》摘登了“猪皮下脂肪内寄生囊尾蚴病一例”一文,该文作者强调:“特别是在皮下脂肪内亦见到有囊尾蚴寄生,这是书刊中没有记载的寄生部位”。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 《兽医卫生检验》一书中介绍:猪囊尾蚴主要寄生于臀肌、股部内侧肌、腰肌、肩胛外侧肌、咬肌、舌肌以及膈肌和心肌,重症的可见于食道、肺、肝、胃大弯、淋巴结和皮下脂肪中,个别的也见于大脑—脑实质或硬脑脑下,甚至蹄部筋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