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中的资产分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设立"资产的追回"一章,强调按照本章返还资产是本公约的一项基本原则,缔约国应当在这方面提供最广泛的合作和协助。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目前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领域一部最重要的国际统一实体法。到目前为止,共有76个国家成为了CISG的缔约国,而且公约缔约国所占的贸易份额也已经超过了世界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二。虽然《公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推崇,但《公约》在适用中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公约》作为国际条约,其管辖的是国际经济法领域内的国际货物销售,而在该领域内各缔约国都有其各自的国内法规定,《公约》的适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各缔约国的国内法产生一定的冲击,使得原先由国内法规定的事项划归公约管辖。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少缔约国的法院会直接适用国内法对国际货物贸易纠纷作出裁判,而不考虑《公约》的适用。此外《公约》第一条(1)(b)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第一条(1)(b)与地九十五条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给《公约》的适用造成了较大障碍。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经过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STCW)公约缔约国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全面审查和修改STCW公约的工作终于较为圆满地按期结束。各缔约国代表在STCW公约附则修正案、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STCW)规则和大会决议三套国际文件上达成协议,并于19  相似文献   

4.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损害赔偿制度──兼与我国损害赔偿制度比较杨琼珍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开始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缔约国生效。这意味着营业地位于我国的当事人与营业地位于其他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国...  相似文献   

5.
尉宁 《法制与社会》2014,(13):156-157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仲裁作为国际民商事活动中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对解决民商事纠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即《纽约公约》)的出现,使仲裁庭的裁决才能在执行地过法院的协助下在全球多数国家得到执行,可以说是"国际仲裁大厦赖以存在的最重要的擎天玉柱",是"整个商法史上最为有效的国际立法"。我国自1986年加入该公约以来,严格遵守《纽约公约》的规定和我国在加入公约时作出的两项保留声明,按照公约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仲裁裁决,但由于我国商事仲裁体制起步晚,司法环境影响等各方面原因,我国在执行《纽约公约》中还是又诸多问题。本文以初学者眼光试看如上所说的问题,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中国涉台海事案件类比涉外案件处理。当中国为国际海事公约缔约国时,公约在涉台海事案件中有直接适用之余地。国际海事公约的直接适用以该公约与国内法存在冲突或者国内法缺失相关规定为前提,当公约与国内法规定相一致时,则适用国内法。同时,应区分私法和公法性质的国际海事公约,私法性质的国际海事公约能够直接适用,而公法性质的国际海事公约其直接适用的范围以技术条款为限。当中国为非公约缔约国之时,因国际海事公约的效力及于非缔约国,因此通过冲突规范的指引,国际海事公约也可以适用于涉台海事案件。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上主要执行的禁毒公约是《麻醉品公约》、《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与精神药物公约》.这些公约对缔约国都有约束力.加入公约,意味着在国内刑法中承认公约有关毒品犯罪的认定、范围、处罚原则等,所以,公约规定实际上是各缔约国禁毒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公约有关刑事方面的规定以国际刑法间接控制模式,制约各缔约国有关毒品犯罪的刑事立法. 总结起来,以上三个公约中有关刑事方面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规定了毒品犯罪的种类及形式.公约规定的毒品犯罪主要包括:(1)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制、提供、兜售、以任何条件交付、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受国际管制的麻醉品和精神药物.或为上述目的而持有或购买这些物品的;(2)为生产麻醉品而种植罂粟、古柯、大麻等毒品原植物;(3)明知对方有上述(1)、(2)二项所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规则的性质与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规定了国家主权有限豁免的内容和标准。《公约》有关有限豁免主义的规则是国际条约法规范,尚不能构成国际习惯法规范。但《公约》的通过与日后的生效,将促使有限豁免主义发展成为国际习惯法。《公约》规则在我国不应得到直接适用。我国应制定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法律,一方面将《公约》规则转化为国内法并在缔约国之间适用,另一方面对非缔约国(也包括对《公约》提出保留的缔约国)继续实行对等原则。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应以《公约》规则来解释国内法,从而使国内法与《公约》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
于1950年通过并于1953年生效的《欧洲人权公约》所建立的人权保护制度是目前国际性和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中最为有效的。随后,公约缔约国又通过一系列议定书进一步扩充了公约所保护的人权内容,并进一步完善了公约所建立的区域性国际人权保护制度。到目前为止议定书已达11个,并且已全部生效。在此,笔者旨在对欧洲人权保护中的个人申诉制度及其对非洲的借鉴作用试作探讨。 一,欧洲人权保护中的个人申诉制度 根据《欧洲人权公约》,欧洲建立了两个人权保护执行机构,即欧洲人权委员会和欧洲人权法院,“以保证各缔约国在本公约中…  相似文献   

10.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实施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晓青 《法学研究》2000,(2):102-113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实施机制的基础是条约义务。从国际层面上讲 ,实施机制的目的是监督《公约》在缔约国的执行 ;从国内层面上讲 ,缔约国应采取立法、司法等措施履行《公约》。这就要求缔约国在“条约必须信守”的原则之下 ,解决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 ,即在宪法中给条约以适当地位 ,以便于条约 (包括《公约》)在国内的适用 ,而不论是直接或是间接适用。这样才能达到国际社会制定《公约》而国家批准或加入《公约》的目的 ,也才可能改变《公约》实施机制软弱乏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高升 《法治研究》2009,(7):35-41
1970年UNESCO公约要求缔约国采取措施禁止进口被盗文化财产并返还非法进口的此类文化财产。针对文化财产非法进出口和所有权转让规定了基本的预防和返还措施.建立起了规范文化财产国际流转的基本原则。文物市场国加入该公约并制定国内实施立法.履行公约义务协助来源国追还流失文物有助于文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加入公约后,积极运用该公约返还机制及有关国家国内立法的规定.在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要从根本上遏制文物的非法流转.除了加强国际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内文物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崔晓静 《法学》2012,(7):83-92
2011年11月3日我国就加入《多边税收行政互助公约》签署了意向书,此举掀开了我国参与国际多边税收合作机制的新篇章。2010年欧洲委员会和经合组织为应对国际逃避税日益严重的现状,促进国际税收合作和保障纳税人利益,对《多边税收行政互助公约》进行了修订。公约修订议定书力求与国际认可的透明度和税收信息交换标准保持一致并开放给世界各国签署。修订后的公约促进了缔约国在信息交换、追缴协助和文书送达上的多边行政合作。批准公约会给我国带来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亟需完善国内法上的相关配套制度,为日后批准公约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3.
洛岩 《法学杂志》2012,(5):163-167
通过对联合国框架下的人权条约、各区域人权条约以及主要缔约国在外国人财产权保障方面的规定和做法进行研究,可知联合国人权条约对一般意义上个人(包括外国人)财产权的保护程度明显偏弱,各区域人权公约对财产权的保护则各有侧重,各缔约国对外国人的财产普遍有一定限制。其中有不少是我国在外国人财产权方面制定和适用法律、规则可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法学杂志》2012,33(5)
通过对联合国框架下的人权条约、各区域人权条约以及主要缔约国在外国人财产权保障方面的规定和做法进行研究,可知联合国人权条约对一般意义上个人(包括外国人)财产权的保护程度明显偏弱,各区域人权公约对财产权的保护则各有侧重,各缔约国对外国人的财产普遍有一定限制。其中有不少是我国在外国人财产权方面制定和适用法律、规则可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赵奕 《人民检察》2013,(2):75-77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1条明确阐述了其宗旨之一是:"促进和加强各项措施,以便更高效而有力地预防和打击腐败"。作为其中一项措施,《公约》第29条规定"各缔约国均应当根据本国法律酌情规定一个较长的时效,以便在此期限内对根据本公约确立的任何犯罪启动诉讼程  相似文献   

16.
黄亚英 《法律科学》2009,27(2):161-168
《纽约公约》第2条关于仲裁协议书面形式的规定构成了统一实体规则,该规则应优先于国内法加以适用。对涉及仲裁协议实质有效性的问题,各缔约国法院在“裁决后诉讼”中应按照《公约》第5条第1款(甲)项的统一冲突规范确定准据法;在“裁决前诉讼”中应类推适用《公约》第5条第1款(甲)项的统一冲突规范。对“双无仲裁协议”,则由缔约国自行确定其实质有效性的准据法。我国法院在涉外仲裁协议法律适用方面应更好地执行《公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商法年刊》1997,(1):320-323
国际海事组织于1997年9月15日至26日在伦敦召开了(7/78防污公约》缔约国大会。59个缔约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16个非缔约国、中国香港和38个国际组织也派观察员列席了会议。会议最终通过了《73/78防污公约》的1997年议定书和8个大会决议以及会议的最后文件。包括我国在内的所  相似文献   

18.
资产追回制度与我国相关法律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反腐败公约》)为资产追回共同条款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新颖的框架,在规定缔约国资产追回国际义务的同时,也赋予了缔约国更多的法律途径选择。我国是《反腐败公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中国国内法的适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意味着中国在国际法上承担接受该公约约束的法律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公约可以立即在中国国内法院直接适用。虽然,履行国际条约是每一缔约国的义务,但一个国家以何种方式适用国际条约,却是由各该国依其主权决定并由其国内法加以规定的。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于我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公约第六条明确规定的各缔约国应当依据本国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确保设有至少一个独立性机构采取措施预防腐败。本文旨在通过公约审视和思考我国预防腐败体系的发展历程,以期为更好的贯彻落实预防腐败政策,促进公共行政的廉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