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风 《求贤》2008,(12):24-24
那个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老师说:“但是10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敌对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这样的结局,是你愿意的吗?  相似文献   

2.
学会称呼     
彭林 《学习导报》2012,(4):46-47
我们与他人打交道,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如何称呼对方。可在很多人眼里,“称呼”不就是直接叫对方的名字或者“你”吗,有什么可讲究的呢?“称呼”虽然简单,但里面却蕴藏着很大的学问和智慧。如果一不小心,很容易闹出笑话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男性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这样的称呼已经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3.
学会称呼     
彭林 《新湘评论》2012,(4):46-47
我们与他人打交道,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如何称呼对方。可在很多人眼里,“称呼”不就是直接叫对方的名字或者“你”吗,有什么可讲究的呢?“称呼”虽然简单,但里面却蕴藏着很大的学问和智慧。如果一不小心,很容易闹出笑话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男性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这样的称呼已经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4.
风青杨 《党课》2012,(8):69-71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因为内心强大,才表明他对这个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已经有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看法。当一个人内心里真正稳固的东西多了,他就强大了。相反,如果一个人信念中内核的东西经常被改变,那么,他对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就会毫无主见。信念内核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你怎样认识人生?  相似文献   

5.
正幸福是个顽皮的孩子,它经常在你没有任何期待的情况下出现,却又在你刻意追求时消失。幸福是一个猜不透的迷,你让一万个人回答,就会有一万种答案。但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幸福的,那你就是幸福的;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不幸的,那你就是不幸的。一个知足的人,会让自己的生命变得轻盈,他会满足自己所拥有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顿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性不喜欢自己的对立面,喜欢他人与自己保持一致。讨厌阻力是人之常情。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强调令行禁止,为此他们要拒斥反对意见。他们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清理那些与自己“对着干”.妨碍他命令的人。他们以团结的名义排挤领导班子内部不与自己合作的成员。只有当听不到不同观点的时候,他们才会感到满意.并以为有了一个“团结的集体”。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6,(3):76-77
同理心是个心理学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真正了解别人,就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心理学家发现,无论在人际交往中发现什么问题,只要你坚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尽量了解并重视他人的想法,就比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在发生冲突和误解时,当事人如果能够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也许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立场和初衷。  相似文献   

8.
阅读如吃饭,阅读很重要,因为阅读事关国民素质。但要读什么书是个问题,人生有限而知识无涯,我们不可能什么书都读。如果要专家推荐一个书单,也是在难为专家,而且,你也未必就喜欢专家推荐的书。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专业,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我喜欢的书,不一定你也喜欢。对我有用的书,对你或许毫无用处。在我看来,现在已进入阅读3.0时代,读什么书事关你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前线》2020,(6)
正微信群里,经常有人抬杠。你说东,他就说西;你说打狗,他说撵鸡;你说某人长得帅,他就说是"丑八怪"。而且,你越解释或还击,对方就越来劲,追着你争,找着你骂,甚至你不吱声了,他们还不善罢甘休。有一个网络流行词叫"杠精",说的就是这种人。"杠精"们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通过抬杠获取快感。也就是说,通过找碴儿,让对方难堪窘迫,然后自己快乐。第二,总是唱反调。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要站出来反对。第三,故意持相反意见。他也知道你说得对,但就是要故意挑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7,(5):110-111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使最亲密的两人之间也是一样。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80人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移到别处坐下,有人甚至明确地问:“你想干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推荐理由旅游卫视总裁韩国辉日前亮相上海书展,畅谈他对旅行的小偏见、小看法,无关对错、好坏,只是给大家分享一个视角。前两天,一个朋友问我:"在旅行中,你最讨厌什么样的态度,或者,有没有什么你不喜欢的想法?"他这一问,我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总结一下,可以概括为下面三句话:"来都来了"这是我们常常会听到的一句旅行口头禅,"来都来  相似文献   

12.
不懂请举手     
韩东东 《当代工人》2011,(19):50-50
《心理月刊》上有篇文章,一位母亲问心理学家:我女儿6岁,说话不拐弯,比如带她去朋友家吃饭,她有时会说:今天的菜一点儿也不好吃!或者对老师说:我不喜欢你、虽然童言无忌。但这确实令对方尴尬。到底是应该保持孩子实话实说不作伪的本色,还是应该教育她说话时要给人留面子显得有情商呢?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箴言     
昨天,你哭哭啼啼地告诉我,说一个同学又和你闹别扭了,你说事情本来不怪你的,是同学做得太过分。爸爸笑了。依爸爸的经验,一个人要赢得另一个人很容易,那就是要学着吃亏。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爱占便宜的人,但所有的人都喜欢爱吃亏的人。你想着吃亏的时候,就会赢得别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18):108-109
现在请你回顾一下,在亲朋好友面前,你是否很有魅力,很招人喜欢惹人爱呢?如果你一时间还无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说法,就请先从下述几个方面衡量衡量自己吧——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躺在地上,如果他不想起来,那么十个人也拉不起他来,即使起来了也马上会趴下。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如果你做不好一件事,无论是搞好关系,还是寻找爱人,还是减肥,都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想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小游戏。女子当了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时,要记得这个游戏。孩子虽然小,也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你要把道理给他讲清楚,而且要让他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人会觉得孩子还小,没必要讲那么多。  相似文献   

16.
笑对人生     
许多时候,生活的各种诱惑就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飘浮不定,却又伸手可及,而当你终于忍不住伸手去触摸它时,它却如流星般转瞬而逝了。生命中的一切就如人的情感一般,当你陷进一段感情的时候,你总是无法让自己比平时更加理智些;总是会头脑发热,连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在做些什么,甚至你不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只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让心里的那个人更加快乐而已。  相似文献   

17.
你以为你是谁?□张书省接触一位省长秘书,我说你的担子不轻啊,他说,我知道你指的是什么,我很小心,我给自己写了一个条幅:“你以为你是谁?”每天看。一瞬间,我发现面前这位年轻人,可亲可敬。因为,人经常会忘了自己姓甚名谁。河南那个张金柱,就忘了自己姓甚名谁...  相似文献   

18.
在人际关系上,我有几条基本准则: 1.不相信那些动辄汇报谁谁谁在骂你的人。 2.不相信那些一见了你就夸奖歌颂个没完没了的人。 3.不讨厌那些曾经公开地与你争论、批评你的人。 4.绝对不布置安排一些人去搜集旁人背后说了你一些什么。 5.绝对不任公开场合,尤其不能在自己的权力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疾病已经威胁到生命,你会做什么?”北京金融法院三级高级法官、审判一庭庭长丁宇翔的回答是,“那就一边配合治疗,一边用有限的时间再多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正是丁宇翔喜欢的事,从2006年成为法官至今,17年来,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20.
廷玉 《党建文汇》2009,(9):53-53
圣人问众门徒:“为什么生气的时候,我们会大喊大叫?”门徒们思考片刻说道:“因为我们失去了理智,我们的喊叫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你不能同对方心平气和地说话吗?虽然你很生气,但是他离你那么近,为什么要大声喊呢?”圣人问。门徒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没有一个令圣人满意。最终,圣人解释说:“当两个人怒目以对时,他们的‘心’离得很远。为了跨越距离的障碍让对方听见,他们不得不呼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