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贵州》2008,(6):44-44
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相似文献   

2.
丁桂兴 《廉政瞭望》2011,(17):63-63
宗白华先生曾说:“启蒙与过渡阶段的民国,有着最大的丰富性。”那时候,许多传统陋习都被改变了,许多人冲破包办婚姻的桎梏,追求自由恋爱。不少知名作家成为爱情的主角,诞生了一封封堪称经典的情书。  相似文献   

3.
钱玄同在日据时期保持晚节,是有关钱氏叙述中所着力彰显的重要情节,也在说明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等场合,作为有力证据被时常引用.不过,这一历史细节,却曾遭到过质问和怀疑.本文即以解答质疑入手,关注人物和思想的复杂性和情景性,进而分析质疑和反驳背后的方法和意识.  相似文献   

4.
路卫兵 《廉政瞭望》2012,(22):68-68
辛亥革命爆发后,金岳霖剪去了头上的辫子,还仿照唐诗《黄鹤楼》写了首打油诗: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先生曾说:启蒙与过渡阶段的民国,有着最大的丰富性。那时候,许多传统陋习都被改变了,许多人冲破包办婚姻的桎梏,追求自由恋爱。不少知名作家成为爱情的主角,诞生了一封封堪称经典的情书。写了4年的情书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  相似文献   

6.
民国前期(1912—1928),中央政权和大多数地方政权为军阀所掌握,军阀政治是一种不依靠意识形态统治的强权政治,但这并不意味着军阀本身是没有思想意识的。军阀的思想意识虽然不是当时思想界的主流,也不代表社会的发展趋势,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当时社会思想结构的全貌,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解读政治和意识形态相分离这一军阀政治所特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舒智辉 《学习导报》2013,(20):26-26
据考证,中国早在4000~年前就有了学校。最早的学校就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痒”,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夏朝,学校已有四个等级,分别称作“学”“东序”“西序”“校”。商朝时,这四种学校的名字又演变为“学”“右学”“左学”“序”。此后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西汉时期,学校划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地方上置学官。  相似文献   

8.
高语罕原名高超,号一羽,笔名赤羽、素心,1887年出生于安徽寿县正阳关,早期中共党员,安徽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9.
杨飞  曹月 《党史纵览》2010,(4):50-52
陈独秀在社会活动中笃信“世无朋友更凄凉”,一生轻钱财,重感情,故而知己满天下,留下了一段段关于友谊的传奇佳话。本文所要记述的,就是陈独秀与文字学家钱玄同的历史交往。  相似文献   

10.
民国前期,中央政权和大多数地方政权为军阀所掌握.军阀政治是一种不依靠意识形态统治的强权政治,但这并不意味着军阀本身是没有思想意识的.军阀的思想意识虽然不是当时思想界的主流,也不代表社会的发展趋势,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当时社会思想结构的全貌,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解读政治和意识形态相分离这一军阀政治所特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黄龙旗本是清王朝的国旗。1861年,清廷从英国购进兵舰,按国际惯例,舰只在大洋航行须有本国国旗做标志,咸丰皇帝于是诏令以黄龙旗为大清国旗。旗系黄色三角形(后改长方形),上绘飞龙戏珠,龙为青色,珠为赤色。辛亥革命胜利,清廷覆亡,黄龙旗匿迹。  相似文献   

12.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 1917年(民国六年)军阀张作霖主政东北后,将晚清遗留下来的奉天模范监狱和奉天省城罪犯传艺所这两所监狱合并,成立了奉天第一监狱,隶属于奉天高等检查厅.当时监狱管理人员有140多人,其中看守120名,正副狱长各一名,德国顾问一人.  相似文献   

13.
话题背景 当公布成绩排名成为“违法”后 早在2006年,教育部在《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就曾明确表示:“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但这些年来,公开学生排名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近日,浙江省出台了新版《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其中,  相似文献   

14.
陶杰 《廉政瞭望》2012,(2):70-70
辛亥百年,上海一套民国老课本重印,叶圣陶编、丰子恺绘,只不过是几十年前的课本,却惊现一个陌生的国度。首先是课本直排,写正体字。上学的规矩是先向老师鞠躬请安:“先生,早。”“先生”是对老师的敬称,不分男女,都穿一件长衫。放学的时候,师生道别,叫“明天会”。不讲“再见”,而称“再会”,这是上海话的习惯,课本里嗅得到江南水乡的味道:“柳条长,桃花开,满地菜花黄”,“万年桥边小池塘,红白荷花开满塘”。那时的江南,依旧风景如画,课文里两个杜撰的地名,一条红桃巷、一条白荷巷。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学中的民族话语探讨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人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来赋予五四现代性的意义;有人赋予晚清文学“想象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还有人从民族国家宏大叙事的立场来肯定党派文学“民族主义文学”的现代性价值.这些思路和研究模式虽然都看重民族主义所展示的现代性意义,但是还都忽略了中华民国这一现代国家之于文学的现代性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考察现代文学的民族国家话语应以民国的建立为发端,对于它的阐述也应依托民国的历史文化形态,惟有如此,才可以发现文学的现代性与民国机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进一步理解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这两个概念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王增勤 《廉政瞭望》2009,(12):60-61
传奇爱国志士王亚樵,将暗杀作为抗日和反蒋的主要手段,行刺侵华日军大将、蒋介石等,蒋介石曾悬赏100万大洋的天价缉拿他。但这样一个古今中外无人出其右的“暗杀大王”,最后却不幸死于别人对他的“暗杀”。  相似文献   

17.
1937年2月25日,元宵节。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上午10时许,城南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刑场,4名五花大绑的“特殊”死囚被依法处决。说这些死囚身份“特殊”,是因为他们是当时震惊海内外的“民国第一越狱案”的几位参与者。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有一个曾蒙袁世凯礼遇、得孙中山赏识、遭陈独秀痛斥的人,他就是江亢虎.长期以来,一般人只知道江亢虎是死硬的反共分子和降日的汪伪汉奸,而鲜有人了解他曾是国内"社会主义研究"的第一人和"新民主主义"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19.
赖晨 《党史文汇》2013,(5):39-41
钱三强(1913--1992)是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赴法国留学,从事核物理学的研究工作,1940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从1955年起担任我国原子能研究所的领导工作,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建设、计划和学术领导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享有“中国原子能之父”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教界内部对于政治参与存在分歧,但对于南京国民政府运作的政治事件、由派系之争引发的政治风潮及达赖班禅关系的协调,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佛教界的政治参与,既有利于协调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也有助于促进佛教界自身整顿和佛教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