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3,(5):10
微议题黑龙江省巴彦县经济落后,新任法院院长却配置了数十万元超标豪车。而该县今年年初所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数次提及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节约,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等一系列倡廉字眼,引发舆论热议。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其实不止巴彦,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再穷不能穷干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常健 《廉政瞭望》2021,(7):40-41
干部选拔任用要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所谓能者和庸者,是相对于干部的任职能力而言,所谓优者和劣者,是相对于干部任职的工作绩效而言。然而,干部自身之能却不一定总能转化为工作绩效之优。为什么会出现能者不优或优者不能的情况?选能力强绩效平,还是能力平绩效优?  相似文献   

3.
刘庆传 《学习月刊》2011,(21):47-47
"最年轻的市长"、"25岁的镇长"、"29岁的县长"、"70后厅长"……近段时间,因为提拔的干部过于年轻,一些地方不得不轮番出来回应公众的质疑。  相似文献   

4.
干部挂职到基层锻炼,是党组织培养干部的一种有效办法。但在一些地方,干部桂职却被圈定了两种人:一种是即将提拔重用的人;另一种是领导不喜欢的人。干部挂职要不成了提升干部的政治资本,要不就成了对干部变相处罚的手段。其他干部想下去也去不了。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14,(4):51-51
“民主评议”并非新鲜事物,在我国春秋时期就有了雏形,汉魏时期发展为“乡议选士”制度,国家定期派遣官员到各地巡视,听取百姓对各级官员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干部测评工作中,人们往往只注意测评结果的表面现象,认为不称职票就是“差”,而很容易忽略问题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不称职票的实质,研究和挖掘“不称职”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以便对测评中出现不称职票的干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干部的考查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读罢《廉政瞭望》第四期推出的特别策划《干部年龄与个人政治前景的对话》,联想到自己的所见所闻,不免有几分感慨。我认为,应看清“干部年龄”的立体面,才能对其本质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标尺与剪刀“年龄标准就像一把尺子,用它来衡量和评价某个地区、某个单位或某个部门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从事多年组织人事工作的老王一语道破天机。在干部工作者看来,要推进干部队伍的整体年轻化,虽然设定年龄硬杠杠不是合理的路径,但在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科学的方法之前,以年龄划线无疑是不合理中的无奈选择、没办法下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晚成 《学习导报》2013,(13):49-49
现在,有一种说法在县区干部中有一定市场:“各领风骚三五年”。言下之意是,地方官员换得勤,有无政绩,是否升迁,三五年即见分晓。 然而,这话还有更深层的意思。由于只做“三五年”打算,“拍脑门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是常有的事。“各领风骚三五年,哪管身后浪滔天”,成为个别县区干部的思维方式。我们暂且把这类只顾眼前、不营长远的干部称为“三五年干部”。  相似文献   

9.
换届选举之敏感,根源于政治利益分配之敏感。领导分工调整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稀缺政治资源的分配,而政治资源又可以衍生成为其它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0.
近期,一系列年轻干部‘‘火箭”式提升的新闻受到持续关注。从远大于肯定的质疑声可以看出,公众对这些年轻干部的提拔抱有明显的怀疑感。根据已公布的调查结果,一些组织在选拔年轻干部时确实存在违规行为。这当中,既有人为操作因素,也有制度不健全的漏洞。但从认识层面上来说,正是因为部分组织对干部年轻化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了非合理选拔。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干部年轻化”这一概念进行再梳理,切实把握其实质及实现途径,以正确指导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仅看简历,很难想象当今中国官场上竟活跃着一批"提前问政"的先锋官:延安一年轻官员3岁半就上学,16岁就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9岁就当上副县长。如果把简历当成机密而密不可宣的话,我们同样还能从河北邯郸一位不满30岁就提拔为代县长的闫宁身上,看到官场的年轻化生态。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18):52-53
“八项规定”剑指不良作风,教育实践活动旨在解决“四风”问题,想吃喝享乐一点不容易,这让一些干部感叹:“工作又苦又累,如今上头又抓得紧、管得严,干部越来越没当头了,越来越不自在了。”有人说,时代不同了,也要承认干部有自身的权益,用“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理想标准要求干部已不太现实。然而,承认干部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3.
<正>据了解,近年来不少地方特别是县、乡两级,在干部任职年龄上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让一些50岁左右甚至40多岁的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转任非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14.
信访工作是当前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信访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在日常处理“信、访、网、电”的过程中,每个信访干部都必须拥有公仆心、敬畏心、同情心和报恩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密切联系群众,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干部工作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一些地方在领导班子配备中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比如,有的地方在换届中规定,党政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市级不超过45岁,县级不超过40岁。乡镇不超过35岁;有的规定,干部年满40岁不再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年满35岁不再提任乡科级领导职务;有的要求.新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有的选拔县级后备干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干部工作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一些地方在领导班子配备中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比如,有的地方在换届中规定,党政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市级不超过45岁,县级不超过40岁,  相似文献   

17.
《广州日报》报道,河南省固始县在2008年全县选拔正科级干部和县局级干部任用中,最后确定的12名乡长大多是当地官员亲属,难免给人继承之感。对此,固始县委组织部承认情况属实,但却反问:公选符合程序,难道官员之后就无权当选么?民主法治社会里,没有人敢于公开搞官员世袭制,因为  相似文献   

18.
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性环节。考察准确,任用就得当,考察失真,任用必然失误,任用失误,则贻害无穷。最近,平原县委组织部成立调研组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干部考察工作,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朱岩 《求贤》2008,(5):1-1
当前,干部工作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一些地方在领导班子配备中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比如,有的地方在换届中规定,党政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市级不超过45岁,县级不超过40岁,乡镇不超过35岁;有的规定,干部年满40岁不再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年满35岁不再提任乡科级领导职务;有的要求,新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有的选拔县级后备干部,年龄限定在33岁以下;等等。这种做法,使一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因年龄原因得不到合理使用,不仅挫伤了大批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容易助长一些干部的浮躁情绪,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必须切实加以关注和纠正。  相似文献   

20.
35岁的何仁兵是遂宁市蓬溪县农民,他长期在外打工。原本以为自己只能在外当一辈子打工仔,没想到有一天竞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端上“金饭碗”成为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