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故乡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大约是一生都不会被剪断的脐带,爱也罢,恨也罢,它终归连着自己的生命。还是少年的时候,我一直想要挣脱故乡。我熬夜苦读,周末都可以在校不归。我还记得高考前累到病倒,打了吊瓶,被老师树为苦读好学的典型。其实老师们都不知道,相比我对乡村的厌倦,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那一点身体的苦,实在是无足轻重。逃离故乡,也是逃离那时自卑的自己。让父亲从已经十几年没有回去过的乡下老房子里,将我少年时收藏的日记和照片用袋子背回。一点点翻看的时候,我依然只有对高考的感激,感激它像一艘有  相似文献   

2.
活在当下     
<正>生活是一种心态,无论成也罢,败也罢,进也罢,退也罢,我们都要面对,也就是活在当下。曾几何时,我遭受了多次挫折,对未来充满绝望时,想起一句话——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责任。活在当下——存在或不存在,是一个开关的选  相似文献   

3.
拉开门就看见时光在前面等我我不敢看它的眼睛我身后的脚印是一片杂乱无章的语言撒落在零零星星的岁月我能走出四季却走不出时间时光像母亲的手洗不完日子的灰尘时光像孩子的作业被课堂撵着奔跑我站在参差不齐的时光里感受着中年的沉重牵着故乡童年时故乡牵着我从襁褓牵向成年故乡是一双深情的眼温暖的手成年后我牵着故乡故乡颤颤悠悠地蹒跚在我的身边当我一次次凝视故乡的时候故乡站在风雨中呼唤着我的乳名故乡就是我的娘亲时光在前面等我[外一首]@陶岚~~  相似文献   

4.
我原名张有义,故乡在台湾彰化,那里有生我养我的乡井、家山。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魂牵梦萦。人不可能一生都厮守在故乡,人们把人生旅途中最难以忘怀的地方称作第二故乡。闽南山区的安溪县、安南同边区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我战斗的足迹,那里浸染着战友血迹,那里生活着一道出生入死、情比父兄的乡亲——安溪的山山水水都让我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5.
福建是我的故乡,然而我对她却是生疏的。项南同志比我先到任,不过,他和我一样,虽是闽籍,都是几十年在外省工作。  相似文献   

6.
理解     
人生斯世,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是英雄豪杰也好,是凡夫俗子也罢,甚至腰缠万贯或一贫如洗,我们都不能不需要世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村戏     
离开故乡20多年了,故乡的村戏始终让我魂牵梦绕。我的故乡在甘肃南部,祖辈们至今传承着过年唱大戏的习惯,戏种是被人们称为“干吼”的秦腔。进入腊月,忙碌了一年的农民得以清闲,外出打工的民工们也都回到了黄土塬上。  相似文献   

8.
最近老是做一个梦:自己爬着长长的石梯。醒来,就会想起十八梯,淡淡的惆怅就盈满胸腔。周作人说,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十八梯就是我的故乡,在这里住过多年的我,种下了对重庆“母城”的记忆,也种下了我的乡愁。  相似文献   

9.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争执或辨护时大言不惭地说:“我是平民百姓,我什么也不怕。”一个人真的就什么都不怕吗?未必。如果这个人还未完全丧失良心和人性,如果他还未达到丧心病狂的地步,他对自己的名声和性命还在乎,那么,他就一定有所“怕”。事实上,每个人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官也罢,民也罢,他都只是社会中的一员,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存在,必须受到法律、制度的约束,以及道德监督。假如什么都不怕、不在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结局自然是不仅要遭到舆论的强烈遣责,严重者还会因违法违纪,受到处罚和法律制裁。其实,一…  相似文献   

10.
当父亲很容易,这几乎可以说是天性使然。生下孩子就是父亲,这是人人皆知的大实话。还有一句大实话,那就是只要有了孩子,怎么样当都是父亲,好也罢坏也罢,高兴也罢生气也罢,永远都是你自己孩子的父亲。古云:“只愁不养,不愁不长。”  相似文献   

11.
故乡的小屋     
<正>昨晚,我又听了张也的《故乡的小屋》,这首歌已听过许多次,每次都被她清丽的嗓音和甜甜的歌声传送出的故乡情思而陶醉。而昨天,在那个静静的晚上,在《故乡的小屋》悠扬缓慢抒情的旋律中,我忽然思念起故乡和亲人来,随着我的思绪万千,已不完全是音乐和歌声,而是和着思念故土和亲人的密语了。于是,我不得不被牵引着,缠缠绵绵地与家乡的故土和亲人相互浮沉于这歌里了。说起故乡,已是遥远的记忆。至打中学离开故乡后,每年就是节假日  相似文献   

12.
我幼年时,在我的家乡(山东菏泽)有两位教育家,当时在全省都是有名的。一住是山东省第六中学的校监葛象一老师,一位是南华学校校长曹兰亭,香谷老师。两所学校,都在菏泽城里。我高小是在南华读的,中学是在六中读的,两位老师都教过我,都是我的老师。我现在想说说香...  相似文献   

13.
称谓的尴尬     
我的朋友到一个单位联系工作,因为叫了接待人一声“师傅”,使对方怫然不悦。“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叫师傅的吗?哪怕叫一声老师呢?”那位“师傅”愤愤地说。对此我感想颇多。 30年前,师傅们进驻学校之后,当被学生们称为老师时,师傅们就会更正学生:不要叫我老师,要叫师傅。不愿被称为老师不是因为自知没有学问,而是由于当时老师的地位不如师傅。今天,人们则更愿意被称为老师而不是师傅,是因为老师比师傅的社会地位高了。 到朋友、同事家串门,该怎样称呼他(她)的爱人,一直使我很挠头。见面的时候可以用“你好”搪塞过去,但告…  相似文献   

14.
"别跟我讲大道理!"时下,有不少未成年人把思想道德教育说成是"唱高调"、"哄骗人"的脱离实际的空谈。而部分老师、家长在教育时也时常说:"大道理大家都明白,用不着我多讲。"因此,对大道理有的学生不听,有的老师不讲,许多家长不说。思想道德教育的大道理就这么被敬而远之,不敢理直气壮地讲。其结果是未成年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信仰在一步一步被遗  相似文献   

15.
    
娘使眼色要我哭,我不认为是娘对我的疼爱,而是娘对继父耍心眼。我不疼,我为什么要哭?娘叫我哭就是叫我耍心眼,我讨厌耍心眼的人!娘和老师平时都要我们诚实,这时候怎么叫我耍心眼呢?不要!其实,我当时很疼很痛,只是我不愿意哭。我的肩和腿上的伤后来淤积成青紫色,肿了好几天才消失。也许是我心灵受的伤害太深太重了,肉体的伤害才不觉得...  相似文献   

16.
    
娘使眼色要我哭,我不认为是娘对我的疼爱,而是娘对继父耍心眼。我不疼,我为什么要哭?娘叫我哭就是叫我耍心眼,我讨厌耍心眼的人!娘和老师平时都要我们诚实,这时候怎么叫我耍心眼呢?不要!其实,我当时很疼很痛,只是我不愿意哭。我的肩和腿上的伤后来淤积成青紫色,肿了好几天才消失。也许是我心灵受的伤害太深太重了,肉体的伤害才不觉得。  相似文献   

17.
一次跟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谈到了教师这个职业,其中一个朋友对我说:“我最讨厌XX老师了.因为当时背不到书。他竟把我叫到他的寝室门前背书,让来来往往的同学都看到了,真把我羞死了!”另一朋友也问我:“XX老师现在还在教书吗?她可厉害了,我们都很怕她,也不喜欢她!”听着朋友们对教过自己的教师或好或坏的评价,让我陷入了深思:“我现在也是一名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8.
11月1日,每年这个时候不管身在何方或忙于何事,我总要抛开世俗的羁绊,来到故乡江西省红都瑞金塔下寺革命烈士纪念馆瞻仰一位先烈,他就是我的大外公王章烈。而这一天,正是我亲外公王章俊的祭日。这位老红军在弥留之际交代他的外孙:恩恩,有时间的话,每年都要替我去看看我的好大哥,你的大外公!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因敬畏,我不敢碰触这个名字。 还是在读中学的年代.我就曾被老师教训:不要像陶渊明那样消极厌世,有不健康的出世情结。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出世”,也不知道谁是陶渊明。于是,出于好奇,便提早走近了陶渊明。  相似文献   

20.
我是山西人,1958年6月我被分配到沈阳的东北制药总厂实习了两年。两年的实习生活中,我感受到了东北人的直爽、豪放与热情。特别是师傅在工作、学习、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心更是让我永生难忘。当时我就已经把沈阳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