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钱,一旦与政治挂钩,“腐败”二字就不可避免。腐败之风在日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日本政府的官员们也似乎从来没有和腐败丑闻脱离过干系,不少高官、议员因腐败丑闻而“马失前蹄”。今年年初,农林水产大臣大岛理森和自民党众议员坂井隆宪因丑闻而下台,在日本引起不小的震动。这一次,都是秘书惹的祸。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3日,美国游说业“教父”杰克·阿布拉莫夫承认了通过贿赂和诈骗手段为其客户谋取一己之利的犯罪事实,并答应与司法部合作调查国会议员及工作人员的涉嫌贪污案,从而爆出美国政坛数十年来最大的一桩权钱交易丑闻。据报道,目前已有20位国会议员及其助手卷入此案,虽说涉案者权势重人数多,但美国舆论界普遍认为,此等被揭露出来的腐败大案,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其实,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痼疾,自美国建国伊始便与其社会政治制度并存,尽管和一个世纪前猖獗放肆的腐败相比已有较大收敛,但今天的美国腐败依旧随处可见。对于一个拥有3亿人口和2…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4,(20)
<正>美国的很多制度实际上是在制造和鼓励腐败,使很多外界认为的腐败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合法腐败"。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院外游说、政治献金和"旋转门",这已成了美国政治难以消除的瘤疾。首先,院外游说成为美国政治制度与生俱来的黑洞。在美武民主和选举政治体制下,尽管游说本身是合法的,但金钱借助游说的  相似文献   

4.
在意大利,目前正进行着一场正义与邪恶、廉洁与腐败的大较量。自1992年2月米兰贿赂丑闻曝光以来,“廉政风暴”摇撼着整个意大利。截至2002年3月底,米兰贿赂丑闻已使1356人被捕,1116人被通知接受审查。意大利5大执政党全受牵连。这场廉政风暴是由米兰共和国副检察官安东尼奥·迪  相似文献   

5.
短信平台     
加拿大 总理因执政党腐败 公开道歉 4月21日晚,加拿大总理 保罗·马丁罕见地向全国发表 电视讲话,就自由党政府内部 发生的腐败丑闻向公众道歉, 并称这是“无法辩护的失误”。 这是10年来加拿大领导人首 次发表这种讲话。此前,由法 官约翰·戈梅利领导的独立调 查委员会向媒体公布了“赞助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一国重要的经济命脉,因此世界范围内针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与规制成为共识。2014年,巴西“洗车行动”(Lava Jato)曝出腐败丑闻。随着对这宗腐败案件的调查不断深入,围绕国有企业腐败引发的改革在巴西持续展开。  相似文献   

7.
葡萄牙内政部长米格尔·马塞多11月17日引咎辞职。马塞多在国家电视台宣布辞职时称,司法机关调查的“黄金签证”丑闻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但他坦言内政部已因这一腐败丑闻受到损害。为了维护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他作出了辞职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陆洲  樊夏  纪双城  青木 《党建文汇》2010,(10):14-14
“纽约还是纽约,美国还是美国”? 两年后的今天,华尔街已经重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热闹场面了。坐落在华尔街上的美国金融博物馆正举办名为“丑闻:那些撼动美国的金融犯罪、骗局与腐败事件”主题展。在华尔街,有的外国游客还专程来参观原雷曼兄弟公司办公楼等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建筑。  相似文献   

9.
3月6日晚,被外界视为日本下届首相有力候选人的前原诚司突然宣布辞去日本外相职务,成为营直人改组内阁以来第一个因腐败丑闻而辞职的高级官员。这一切的起因在于,几天前他被“无情”的在野党挖出曾在去年4月接受外国人“政治献金”5万日元(约4000元人民币)的丑闻。前原诚司,这个从有着“政治家摇篮”之称的“松下政经塾”走出的政治明星突然折戟,如日中天的政治生命戛然而止,让人颇感意外,但又有着相对合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韩国病”:行贿受贿沈玉麟1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法制不健全,经常发生腐败的丑闻,这种现象在韩国特别突出,韩国媒体的记者将之戏称为“韩国病”,具体表现为当权者以权谋私,经营者寻找靠山,两者之间大搞政治与经济的勾结、金钱与权力的交易,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有人说 ,如果你想知道腐败有多严重 ,数一数菲律宾前总统夫人鞋柜里有多少双鞋子。现在又有人说 ,如果你想知道人民对腐败有多愤怒 ,想一想科特迪瓦前不久发生的军事政变。这话有点夸张 ,并非所有愤怒都要用军事政变来表达 ;这话也很真实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容忍腐败的肆意蔓延名人权贵在丑闻中苦挣扎世纪之交 ,腐败丑闻层出不穷。第一个坠入丑闻漩涡的是令人尊敬的8旬老人萨马兰奇和他领导下的以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著称于世的国际奥委会。1995年 ,美国盐湖城通过向国际奥委会委员行贿获得200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这…  相似文献   

12.
德国一向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廉洁的国家,它是“透明国际”公布的16个世界上最清廉国家之一。这在西方被归结于民主、法治、制衡、监督、公开、透明和教育的结果。但最近一个时期,德国相继爆出一系列腐败丑闻.有政客“弃政从商”的“旋转门”现象.也有政客或名人逃税事件.德国的清廉形象因此而受损。  相似文献   

13.
“‘清水衙门’水不清,‘社会净土’土不净。”这是人们对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腐败现象所作的直言不讳的“概括”。的确,近年来,一向被称为“清水衙门”、誉为“社会净土”的教育领域,屡曝腐败丑闻,不断地刷新着我们的震惊程度。  相似文献   

14.
在位时大力宣扬廉政的卢武铉,却因为涉嫌腐败而跳崖自杀。一个怪圈由此产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任韩国总统,无人能置身腐败丑闻之外,并受到新总统授  相似文献   

15.
曾晖 《廉政瞭望》2014,(19):36-37
地方政府惮于“丑闻”的负面效应而捂盖子,只能让“丑闻”更丑,让民间对官场的猜测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6.
“‘清水衙门’水不清,‘社会净土’土不净。”这是群众对当前教育界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直言不讳的“概 括”。当然,这个概括不是指教育事业的全局。教育事业 的发展总体是健康的,一些腐败现象虽非主流,但也决 不可忽视。近年来,一向被称为“清水衙门”、誉为“社 会净土”的教育界,屡曝腐败丑闻。仅2001年一年,陕 西省查办的高校腐败案件就有36起61人,其中处级干部 22人。今年,在沈阳市一年一度的行风评议中,教育系 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群众满意度排名倒数第 一。在个别地方,教育已经成为腐败的“重灾区”。现 在,让我们对“教育腐败”进行一次全身透视。  相似文献   

17.
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配套的体制机制制度,既有“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也有“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总之一句话,就是用制度保证“不能”腐败。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规范权力运行,防止腐败行为的根本性措施。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腐败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按照世界银行的一位官员的说法,腐败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世界各地。国际政坛严重地被腐败所困扰。在那些自我标榜是“民主国家”或“法治国家”的西方国家中,政坛的腐败丑闻层出不穷,贪官污吏丑态百出。美国总是说自己是民主与法治的样板国家,但政治在美国公众心目中是最肮脏的职业。美国纽约市交通警察副总指挥托尼·博萨在其所著的《美利坚帝国的衰落──腐败、堕落和美国梦》中写道:“在美国人的心目中还有比政治更堕落的职业吗?”他披露了这样一件事:“在鲍伯·多尔的总统竞选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匆匆地走进酒吧间,急切地说:“快点,在丑闻发生之前,快给我来杯酒!”女侍惊异地递给他一杯酒,他又说:“快!在丑闻发生之前再来一杯!”就这样,他喝了一杯又一杯。女侍  相似文献   

20.
天下     
<正>墨西哥观光巴士免费参观腐败丑闻地2月5日,墨西哥的墨西哥城推出"腐败之旅"免费巴士,这是由民间组织和活动家们发起的项免费旅游项目,游客可搭车参观与腐败丑闻有关的10个地点。目的地包括墨西哥参议院、墨西哥社会保险研究所办公室等。一路上,车上的活动发起者们还会跟路上看热闹的人,或者出租车司机互动,大唱"不再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