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与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在同影响 20世纪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西方现代化理论”、“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民主社会主义”及“儒家资本主义”这四种主要理论模式进行争论与对话的基础上生成的。邓小平理论辩证地扬弃了以上诸模式的成败得失,指出: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借鉴但决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但又不能固守教条,而要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当然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有中国特色”并不是因循儒家传统,而要从当代国情出发;中国搞现代化当然要消灭贫困,消除现代化的弊端,但这要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基础,而不能靠空谈民主与人道。  相似文献   

2.
周良书 《前线》2016,(Z1):107-1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把党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概括为三个“历史告诉我们”。第一个“历史告诉我们”,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个“历史告诉我们”,强调必须坚持党的事业、道路和战略;第三个“历史告诉我们”,强调永远不能忘记党的历史。这是从历史中抽象出来的三个理性认识。它给广大党史工作者提出了一项艰巨任务,就是要把这种理性的认识具体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故事,说明党史人物和事件的来龙去脉,用历史自信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忘却     
《党课》2010,(3):59-59
有人问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先生,你可曾听说……” “且慢,朋友,”这位哲人立即打断了他的话,“你是否确知你要告诉我的话全部都是真的?”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12,(12):64-64
饶毅在第3期的《民主与科学》上撰文指出:中国近几十年来,虽然总体进步很多,却出现钱学森先生之间:现代中国几十年为什么不能出现杰出的人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文化上有重大缺陷。美国文化希望青年有自信、有特长,提倡“创新”;中国文化希望青年要成熟、要聪明,提倡“识相”。关国的盖茨、乔布斯等大都在年轻的时候,得到环境的允许、社会的鼓励,意气风发,左冲右突,打拼出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王春 《廉政瞭望》2011,(7):30-32
“我又忍不住戴上了首饰” “重庆打黑之后,治安好多了。”这是记者最近在重庆采访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当本刊记者联系重庆市公安局宣传处负责人,试图了解重庆打黑后发生的变化时,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你要了解发生的变化,最好去采访老百姓,他们最有发言权。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打黑还在继续,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6.
家新 《党建文汇》2006,(1):50-50
才女当家:新婚蜜月发现商机 王琼从最初一个月薪一千多元的小员工,到现在身价百万的女老板,她发财的秘诀尤为奇特。你要问她卖什么,她会告诉你:“我的店,经营的是浪漫。”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3,(19):33-33
“2009感动中国”颁奖词这样表述他们:“唐山13位农民……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址邻咀,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笑笑     
仲和 《党建文汇》2008,(7):55-55
“妈妈,你能给我20美元吗?”约翰尼问。“不行。”“如果你给我,我就告诉你我爸爸和咱家保姆说的话。”约翰尼的妈妈忙拿出钱包,给了他20美元。“你爸跟她说什么了?”“他说:‘嗨,玛丽,你明天一定要把我的袜子洗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路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中国的现代化为“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要正确处理本土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现代化道路正确把握“后发型”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处理本土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经验:积极吸收和消化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走特色之路;在全球化视野下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网上有“好事者”洞明当今官场时事,将腐败的“水准”也分了三六九等:“三流”的腐败:你把钱存到我的账户上;办这个事情需要打理各方面的关系,你最好先给一点;你先帮我办个事情,我儿子要出国,但是现在手续不太好办。“二流”的腐败:等我把事情办好后,再给我钱;你给我办张卡,用某某的名字,把钱放进去,然后邮寄给我老婆;我老妈年底要过80大寿,到时过来看看吧。“一流”的腐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现在不缺钱,要不等我退休后你再给吧;这个忙我可以帮你,但你以后要多照顾我亲戚公司的业务,我们资源共享;别给我送钱,听说你们公司很红火,要不我入点股份吧。  相似文献   

11.
《荀子·劝学》篇中有一句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行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治学、办事,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才能成功。我想,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必须要坚持,贵在持之以恒。我和我丈夫也是通过不断坚持学习才得以出国深造,进而学成归国,实现梦想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他把“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融为一体,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他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设计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择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行对外开放;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蕴含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13.
恩来有十条“家规”: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出差顺路时去看看;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无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许请客送礼;六、不许动用公家的车子;七、凡是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能炫耀自己;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刘伯承夫人汪荣华在家里贴了一张“告示”:儿女们,这部电话是党和国家给你爸爸办公用的,你们有私事绝对不许用…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7):71-71
好消息,坏消息 医生:布朗太太,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布朗:好消息?那太好了!但是您应该说“布朗小姐”,不是“布朗太太”。  相似文献   

15.
人在梯子上     
语丁 《奋斗》2007,(12):62-62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首诗《相遇》,很有趣,全文如下:“在楼梯/我低你一级/你高我一级/瞬间/有多少话语/都未说出/我仰头看你/在沉默中/擦身而过/听得见对方的呼吸/突然/有一句话要告诉你/回头一看/我高你一级/你低我一级。”  相似文献   

16.
什么人在上访,为什么要上访?安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宏伟说,面对上访群众,这是领导干部最先要分析、研究和掌握的。“当你西装革履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穿得暖不暖;当你吃喝应酬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吃得饱不饱。”这是李宏伟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也是对自己的要求。李宏伟告诉记者:“没有人生下来就愿意上访。上访者三番五次地跑省城、北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没有过不去的事,谁愿意费钱费时穷折腾?”  相似文献   

17.
舍予即舒     
中国字真有禅意。一个“舒”字由“舍”和“予”组成,仿佛就在告诉你:人要想活得舒服,就得学会“舍”和“予”。
  “舍”就是舍弃、放下。人生中的不快、怨恨、忧虑、恐惧、贪念、失望都要及时放下,只有舍弃了这些心灵的负担,你才会活得舒服、舒坦。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共识”理论范式不能解释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国模式”提法便应运而生。“中国模式”自有中国逻辑,把“中国模式”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中国模式”有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中国模式”还在路上,所以在实践中,我们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这并不妨碍在理论中提升“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层观点     
《世纪桥》2009,(23):F0002-F0002
胡锦涛:“十个结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的目的概括为三句话: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6,(6):55-55
金冲及在5月8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纠正一种误识,即把传统文化和封建文化看作同义词。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好东西。比如,崇尚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自己,“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待周围的事物,“天道有常”,“物极必反”等等。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很多东西不能说成是封建主义的产物,它们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当然,即使是祖先留下的东西里面,也有同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内容,如等级观念、男尊女卑、故步自封等。中国封建社会留下的文化不能说全是当时的统治者根据他们的狭隘需要制造出来的,许多内容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根源。但封建统治者们必定要把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游戏规则”纳入他们的需要,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这就给中国传统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封律丰义烙印.两者紧紧地交织渗诱在一起.难以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