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一种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随着历史的演进,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有古希腊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中世纪神学目的论人类中心主义、近代盲目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理性反思的人类中心主义.其中,前三种属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范畴.深入理解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和现实困境,不管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评价,还是合理人类中心主义的构建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问题.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是大写的人即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问题。从价值观角度看问题 ,人类中心主义不仅没有过时 ,相反 ,还必须重新肯定 ,即要强调 :一切发展都是人的发展 ,人的一切关于发展的活动 ,都是由人发动并为了人的 ,人永远是以人为中心的活动主体。如果说在价值取向上可以讲不以人为中心 ,那是人对自己的放逐。所以 ,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可能被推翻的。接下来的问题 ,不是人类中心主义是否合理 ,而是如何重新思考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内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讲社会发展 ,其实质是讲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指向是个…  相似文献   

3.
熊玲 《理论导报》2010,(3):31-3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有助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缓解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紧张关系,建立整体有机论和协同论,也有助于弥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人文精神方面的不足。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应该成为完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合理形态,它既是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特别是近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的辩证扬弃,又是对自然中心主义合理因子的吸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是当代生态危机的产物。本文简要介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及其主要形态、实质内涵、遵循的原则,以及作为可持续发展生态价值观基础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类中心主义的再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祥金 《理论学刊》2005,42(4):62-65
坚持还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当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时,学术界和思想文化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诘难之声便不绝于耳。但人类中心主义的存在既是必要的又是合理的,关键是要从人的发展、生成中去把握和理解"人"本身,全面而准确地理解人类中心主义。本文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演进的分析,探讨了问题争论的思想实质,然后对其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人类中心主义的症结在于这一看起来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常识观念在面对现实与历史问题时陷入了种种困境。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一种主体主义的模式去定位人与自然关系,这严重局限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当是确立在共同的生活世界基础之上的主体间性关系。人类中心主义所持的强烈的工具性及功利性态度使得生态价值难以转换为生活世界的内在价值,直接妨碍了人们理解自然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系并形成一种健康成熟的生活态度。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立论前提的实践活动本身就需要作出深刻反省。实践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人类所具有的实践能力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人类的职责。反省人类中心主义其实也是对“现代性”的反省,更是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自觉批判。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必将把人类发展带入困境而难以自救.唯一的出路就是抛弃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界的固有价值,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谐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关于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芒 《新视野》2000,4(4):67-70
以人口、资源、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全球问题的产生,使20世纪的人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它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后的前途与命运,迫使人们重新对以往的行为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层的反思。由于这类问题所具有的宏观、综合性质,使这类反思更具有哲学的意义。 一、如何认识人类中心主义 近年来关于如何认识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这个问题的提出是由全球问题引发的,其中心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所说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指西方近代产业革命以后,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而逐渐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现将国内学者关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讨论综述如下,供参考。 一,国内外学者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 1、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美国值物学家墨迪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论著中展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观念,其要点有以下四个方面:(1)人类评价自身的利益高于其它非人类,这是自然  相似文献   

10.
秦廷国 《学习论坛》2007,23(12):20-2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应把以人为本的"人"理解为具体的、现实的个人。作为一个价值命题,人类中心主义既是必需的,又是必然的。以人为本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视域不同,但在根本价值意义和取向上,二者又是相通的。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关注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环境之时,西方学界也产生了关于“人类”与“生态”何者为第一位的价值争论,造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两种生态观的截然对立。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自然观出发,首先对这两种生态观的价值、思维和限度做出阐释与比较。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内在矛盾也要求我们必须超越两者的对立,充分挖掘并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资源,并借鉴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成果,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和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华 《新视野》2002,(1):59-61
9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曾就环境伦理学的价值主体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环境伦理学的价值主体是生态或自然本身,建构环境伦理学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确立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另一种意见认为,环境伦理学的价值主体只能是人类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建构环境伦理学必须也只能“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笔者赞成第二种意见,然而又感到有关论者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这个核心问题的论述意犹未尽,特别是如何批判继承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成分、确立科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问题,有作进一…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仁平  彭坚 《求实》2004,2(12):43-45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虽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 ,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是不可否定的。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 ,清算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消极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不应抛弃人类中心主义 ,而是应该继续高扬人类主体性的旗帜 ,扬弃传统人类中心主义 ,走向以坚持人的尺度与自然的尺度相统一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标志着人类生态伦理观念的一大进步,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只有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人的利益:生态伦理的中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利益生态伦理的中心康洁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诸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一些人把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解。本文试对生态伦理的中心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理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围绕基因问题的各种争论,引发了关于"人的本质"的重新思考.在当代,要深入理解、认识人的本质,必须将人性与人的本质两个概念作以界分.因此,追溯并梳理本能、社会本能概念及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理论,深化并丰富我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当代环境问题的凸现,要求我们重新理解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实质关系.西方环境伦理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基本上是沿着两个理论方向,即自然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而展开的.自然主义主张面向自然去寻找环境道德的理论根据,而人类中心主义则倾向于回归人自身去确立这种根据,双方都没有解决好这一理论问题.而类哲学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以"双重生命"观点为理论核心,从"人"的角度深刻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性质.类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重新阐发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性质,实现了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的理论超越.  相似文献   

18.
当前,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是当务之急,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传统人类中心主义难以走出旧的发展困境,而自然中心主义面临“反客为主”的非合理性。因此,要想解决人类的“生存困境”,使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就必须确立一种科学合理的主体性原则,即建立“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中心主义问题涉及它的内涵及表现形态,在这两个问题上学界都存在分歧。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是否是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否应该对当代环境问题负责,学者们也看法各异,有必要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危机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实践上也是不可能的。现代生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人的利益,这是应该走入的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发展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导致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与价值相分离,人与自然矛盾加剧,非人类中心主义虽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但实践中却难以找到实现的动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与价值相统一,把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找到了一条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