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艾滋病患者的知心大姐 我叫王克荣,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的一名护士长. 1997年,我从传染病房被调到艾滋病房.当时,我特别紧张. 我护理的第一个艾滋病患者是山西的老李.第一次进病房,看到其妻忙前忙后地侍候着.她看到我有点紧张,便说:"放心吧,我都伺候他好几年了,啥事都没有."后来我了解到,老李所在车间发生了爆炸,为救同事,他冲进火场,关闭阀门,他自己被严重烧伤,抢救时输血感染了艾滋病.老李的事迹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朋友到福州工作,每天开车经过横跨乌龙江的橘园洲大桥。一天清晨,刚下过暴雨,她很高兴地打电话告诉我,在桥上看到了海市蜃楼,桥前方和两侧都是青云缭绕、轮廓明晰、山外有山的美景,"太神奇了,第一次感觉福州这么美!"那时她已到福州两个多月。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吃一顿饭花了36万元。没几天我又在报纸上看到,山西省的一个穷乡僻壤里面的中学生考上大学以后没有钱上大学。这个比较使我非常心酸。前些天,我在报纸上又看到一所小学校倒塌了,我心里特难过。过去我在农村搞调研,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学校。我觉得这是不正常的,我以为,对此不管采取什么办法,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光坐而论道不行。我的宗旨就是要解决问题,有老办法用老办法,没办法用新办法。有人说,我的方法不好。我承认我的方法不好,但是我的效果好。用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前几年我在一次基层调研中发现:长治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有870多所学校有危房。  相似文献   

4.
六年多前,当我大学毕业到广州工作时,广东籍的同学反反复复说:你第一个要去看的就是珠江。我不知道看过多少次珠江。当我看到从江边石壁上伸出的黑黝黝的排污管,我经常把它们想象成一排弹孔,定时发动袭击; 当我看到江面上飘浮无定但越来越多的垃圾,我的眼前则经常出现古代  相似文献   

5.
南岳忠烈祠,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座落在我国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内,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原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的大型烈士陵园。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6.
清早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第一条信息:我属于点赞党……还配了两张图片,一张上写“过去的一年,你送出了8946个赞”,另一张上是“你收获了2852个赞”. 我的朋友圈里就有这么一个人,她是我的前前同事.在每个共同好友的消息里,都能看到她的“赞”.无论那些朋友的消息是一大早发的,还是凌晨发的,都能在评论栏里,看到她的头像.看多了我就有点儿纳闷:“她们没那么熟啊……”  相似文献   

7.
我跟踪经济形势二三十年了,看到这么糟糕的数据还是第一次。如果内需和外需比例、投资和消费比例不进行大的调整,经济要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已经很难很难了。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17)
正出远门采访是门技术活,斗智斗勇,但也其乐无穷。外出这些年,最有意思的一次路上经历,是两年前在四川省通江县的采访。当时,我在采访邯郸系列"杀人骗赔"案时发现:一些凶手来自通江县,我此行是探访凶手的故乡以及村民对他们的印象。通江县靠近陕西,其下辖的很多乡镇"山高、路远、水长、坡陡"。在通江县沙溪镇街上,我找到一个开摩的小伙子载我去目的地。小伙子长得"矮胖又很黑",他让我叫他"黑哥"。当时,从沙溪镇去通江县瓦室镇九龙村5社采访。包括来回  相似文献   

9.
与会者的第二次会晤1968年8月25日17点至18点30分在莫斯科麻雀山的会客室里举行。参加第一次会晤的同志,除勃列(?)涅夫外,都出席了。苏联方面有柯西金、波德戈尔内和卡图谢夫。柯西金:我们想向大家通报一下迄今为止事态发展如何。我们苏共方面准备了一份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可能在上面签字的协议书草案,其中包含了我们昨天谈到的问题。我们没有把它正式转交给代表团。但是,比拉克知道此文。我把它宣读给诸位(记录是听宣读原文时作的)。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10月,我率赞比亚国家发展联合党(以下简称“国发党”)代表团访华,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此之前,我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从电视和书本看到的信息,因此,非常高兴能到中国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通过参观访问,我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有了很好的了解,也加深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元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 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 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4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邮局的柜台上.而我那时取钱,也从不会让同学看到.偶尔他们瞥到,总会故意提高嗓门问:"这是你爸给你寄的生活费,还是打算请我们撮一顿的啊?"  相似文献   

12.
她的个子不高,身材也稍显瘦弱,可却在两年多的工作里,参加了两次高温、高原、高寒的“三高”检测.艰苦的工作,挑战了她的意志,也使她快速的成长起来.用她的话说:“我最北去过漠河,最南就是三亚,最高爬过青海的昆仑山,西边到过敦煌.这两年多的工作,让我从女子变成了女汉子.现在,给家里换个灯泡,通个下水道,对我来说都已经是不值一提的小case.”这上过树、下过水、爬过山、“喝”过沙的“女汉子”,就是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的测试员田姗姗. 提起工作的往事,田姗姗兴致勃勃.  相似文献   

13.
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令不少人啼笑皆非,并说我种经病。但我却要说:也许在下个世纪,又或更长一段时间后,较大片的树林就只能存在于仅有的空地——我们的楼顶上。在我的记忆之中,家乡的亲威到广州来总会带些自家养的鸡鸭、自家种的果蔬之类“手信”给我们。但最近两年他们来,却是两手空空了。后来我才知道,家乡的农田已全变成厂房和商品房了。家乡离自己毕竟是遥远的,虽然也曾为他们的生态环境忧心,但切肤之痛并不强烈,最近一个朋友从东京回国。见到他时,发现他与上几次回国一样感冒发烧。我笑他已被日本同化,在中国反倒水土不服,他却正色道:虽然东京是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陈振声,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是在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登记表上。陈振声,68岁,原为广州市政管理局副局长,现任珠江隧道公司董事长,凡广州有点名气的桥梁道路,他几乎都参与指挥,如:大北立交、西村立交、区庄立交、人民路高架路、海印大桥……第一次见到陈总,是在黄沙的随道工地上,那一天骄阳似火,暑气逼人。陈总正在工地与工人讨论着什么,见我不期而至,他只好抱歉地说:“实在抽不出时间啊。”这以后,约了又约,等了又等,终于抽到一个空,我和陈总坐在了他那个简陋的董事长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15.
我的俄国朋友萨沙,在西伯利亚的十月城开了一家小有规模的东方"古姆"(百货商店),专营中国服装和妇儿用品.他每次到绥芬河来进货,差不多都要向我了解近期的中国市场行情,听了我的介绍后,再到各大商厦去选购最新款式的服装和妇儿用品.我陪他购货的过程中,他与别的俄罗斯客商一样,总是不停地往回打手机,和俄国内的其他客户沟通所选货品的款式、价格和所需定购的数量.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的电话交谈,我这才感觉到:电信无国界,国际长途对于跨国倒爷真是不可或缺.有时,我还同情地对萨沙说:"光电话费,就可能是不小的开支吧?"  相似文献   

16.
李北方 《南风窗》2013,(19):8-8
又到了开学的时节,又有无数的青年第一次走进大学校门,他们心里必定是怀着新奇、激动和希望的。回想我本人独自扛着一个小包袱,跋涉千里到学校报到,已是17年前。看到一个报道,北大2013年招收的新生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为14.2%。就是这个14.2%,已经比上一年高1.7个百分点了。17年前情况如何?我没有那时  相似文献   

17.
卫生间斑驳的破镜子里,她又一次看到了魔鬼的脸,他说:“反正我要死了,这真是最后一次了。”为了钟情的心上人,她又一次选择了退让与躲避…… 第二天一早,丈夫与柯芯吻别,下楼出去了。 柯芯想起昨天,便噤如寒蝉。她打算今天一整天不出家门。这样一边想着一边将换下的衣服、袜子往盆里一扔,便端起去卫生间搓洗。刚放完水,她不经意地抬眼一望,可这一望——又让她魂飞魄散了! 她从那面斑驳的破镜子里看到了魔鬼——马桂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次的春节茶话会,是北安公司劳保科工会小组坚持了十七年的工作惯例。茶话会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感人。你能看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看到公司领导对老职工的热爱,看到广大老职工心中的喜悦。  相似文献   

19.
记者的孤独     
《南风窗》2016,(11)
正前些天,在重庆采访时,我接到了一个采访对象的电话。对方劈头就说:"你的报道,我看到了。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我这么帮你,给你看那么多材料,你还这样写我!"电话那头,我感受到了对方的失落。但我没有失落,因为报道,这些年接到类似电话的,太多了,我已经产生了极强的抗羞辱能力。举例子吧。前几年,我的《×××案件的反思》出刊时,×××  相似文献   

20.
自从穿上军装,担任军事摄影记者以来,工作的关系与任务的需要让记者走遍了祖国大陆的每一个省份。北疆的寒风、南国的鲜花、高原的冰雪、海上的明月,伴随着火炮的轰鸣、战车的驰骋、火焰的升腾、士兵的呼喊,一次一次地让我为自己的职业和肩负的责任而自豪,一次次地让我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和强大而感动。 战役战术导弹部队一直是记者采访的空缺。每当看到同行们拍摄的照片,我的思绪都在思考与幻想中飞翔。那蓄势待发的钢铁长剑,如何被赋予了巨大的能量,吐烈焰、刺苍穹,遨游千万里,精准地命中目标? 2003年秋末冬初,记者带着任务和疑问,走进了某战役战术导弹的营区,跟随拍摄该部组织的实弹射击战术演练。 这是我军第一支陆军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它的组建,标志着陆军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