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发展生产力思想的历史性飞跃李丰才新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可分为两个基本阶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根本标志,在此之前,是曲折发展生产力阶段,也是毛泽东发展生产力思想具体生成时期;在此之后,是大力发展生产力阶段,也是邓小平发展生产力思...  相似文献   

2.
王岳 《理论导刊》2004,(2):34-36
毛泽东思想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其中对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等重要问题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准确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文中侧重论述邓小平同志以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为基点,发展了毛泽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等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4.
梁妙荣 《理论探索》2005,3(4):32-34
运用生产力标准来调整人民利益关系,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试图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利益的统一,但却没有成功。其经验教训为我们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党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最终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开创了科技与教育的兴国之路,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江泽民继承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科技与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全面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6.
苗桂山 《理论探索》2004,3(3):13-14
具体地实现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之间的内在统一 ,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通过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来实现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相统一的愿望没有实现 ;邓小平通过区分社会主义制度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 ,提出改革生产关系来实现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①其后,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这方面的阐述和论断也清楚地表明了只有体现主客体统一的、成功的实践结果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了这一思想,而且把它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中,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1生产力标准是对实践标准的展开与深化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和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基本原则上的统一:制度保证,目标选择,知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四个现代化的艰巨性;毛泽东和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分歧:现代化方向的选择,现代化建设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邓小平综合国力思想的相同点表现为:经济实力是国家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力强大的核心内容,都认为提高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水平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军事和国防力量是综合国力中起直接作用的因素。他们综合国力思想的不同点在于 :毛泽东以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实力的提高,主张以政治挂帅推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中的先导因素,主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才会促进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思想与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闫朦一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思想与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是相互联系的,其相同之处:首先,无论是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思想,还是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都是从其所处的时代条件出发而提出的,都...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社会生产力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具体探讨。本文试就其主要理论和实践作一简要分析。一、毛泽东关于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理论毛泽东的社会生产力理论,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内容,他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且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着重探讨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作用及其发展途径等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着重地表现在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认为要改革开放就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就会被某些条条、框框束缚住。这个错误指导思想的理论形态,就是“庸俗生产力标准论”。这是他篡改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理论基础。曲解生产力标准的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理论,是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对我国国情再认识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列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搞清生产力标准在我国的新发展以及这种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自觉  相似文献   

14.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宝库的一个新的理论贡献。以往,人们都认为,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保护下发展生产力。毛泽东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对这一矛盾在人民内部的种种表现,要正确处理和解决。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论断纠正了所谓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是一个有创见的重要理论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又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要改革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1985年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已提出,改革科技体制  相似文献   

15.
试述毛泽东关于反腐败的思想 高绪林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中,毛泽东的反腐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重温毛泽东的反腐败理论和实践,对于指导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1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的形成由来已久。早在井冈山时期,他作为根据地政权的组织者和领...  相似文献   

16.
丁泽勤 《理论导刊》2007,1(8):60-63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是贯穿于毛泽东发展生产力思想全部内容的重要特征,表现为从唯物辩证法出发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生产力思想,探讨了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多种途径,论述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诸多因素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这就是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此,有人称之为“党的工作标准”;有人称之为“真理的检验标准”;也有人称之为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三个有利于”究竟是什么标准,它与毛泽东的“实践标准”有什么联系,它是用来检验真理还是用来检验实践的,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有什么联系等等,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有必要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邢策 《学理论》2010,(1):112-1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出发,多次提出科学生产力思想,并付诸于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时至今日,科学生产力思想从继承到改进再到发展,依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刻解析毛泽东发展生产力思想,追本溯源,再次深入学习,并提出了一些对于我国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启示,以作交流。  相似文献   

19.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与中国 共产党同时诞生的,伴随着 党在理论上逐渐成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日益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也逐渐完备起来。在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近八十年波澜壮阔的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作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立和不断丰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早在建党前后,毛泽东同志就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等刊物上发表政论文章,从事…  相似文献   

20.
张海燕 《学理论》2011,(30):7-8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毛泽东党建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独创性理论和特色。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的思想建党的理论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