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民政工作的需求与民政部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加重的民政工作任务与滞后的民政队伍素质和工作条件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形成这一矛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矛盾的根源或其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民政还没有处于强势地位。因此.顺应形势发展要求,打造强势民政,已成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理念、新追求、新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民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日渐凸现,主要体现在: 民政经费明显不足与实际需要日益增加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 民政业务逐年增加与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偏少的矛盾日益明显; 民政政策法规相对滞后,使依法行政工作难度增加、力度减小; 国家的有关政策不配套,阻碍了民政事业的发展;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使部分民政业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农村税费改革,给基层民政工作带来了冲击。针对上述新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予以解决,以不断提升民政工作的地位,切实履行…  相似文献   

3.
<正>一、民政新定位对民政法治工作提出新要求今年3月,在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对新时期民政工作的职责、定位、目标、要求作出了最完善、全方位的权威诠释。习近平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  相似文献   

4.
王然 《中国民政》2011,(4):32-35
把民政基础打牢,把民政工作做优,把民政事业做大,一直是深化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的主导语。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提出"大民政"概念,到2009年推广北京"大民政"经验;从新世纪初江苏提出打造强势民政,到新的发展起点研究构建现代民政,民政工作的话语权不断延伸,不断强化,形成推进民政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要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民政工作理念。"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宗旨,是民政工作的核心职能和神圣使命,是党对民政工作的根本要求;"爱民"是做好民政工作最重要的情怀,是对民政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是从事民政工作必备的素养和操守。——摘自2017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主报告  相似文献   

6.
学举部长《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印发后,我局党组及时组织专题学习、召开专题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李学举部长的讲话内涵丰富、思想精深、高瞻远瞩,深化了民政事业新认识、定位了民政工作新职能、提出了民政业务新要求、明晰了科学推进新方法,是指导今后民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提出的“如何定位民政工作”,是摆在民政人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回答了武汉等基层民政部门深感困惑的大问题。在此,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基层民政工作是整个民政工作的根基,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关怀需要基层落实,各项民政政策法规需要基层实施,繁重的民政业务需要基层完成。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工作的加强,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基层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层民政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需要我们改革创新,构建基层民政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9,(5):29-29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9]13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全区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民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推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民政事业经费投入力度,充实基层民政干部,  相似文献   

9.
文旭 《中国民政》2013,(8):45-45
民政工作的根基在基层,重心也在基层,但民政工作最薄弱的环节恰恰也在基层,这是长期困扰基层民政工作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近年来,民政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乡镇民政服务对象与日俱增,基层民政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艰巨,工作压力日益加大,基层民政繁重的工作任务与现行的机构、人员结构、规范化水平不相适应,矛盾十分突出,影响了各项民政政策在基层进一步的落实,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05次,并对民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江苏省南京市民政系统要把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第一要务,严格对标对表、深耕职能任务、夯实基层基础,守正创新推动全市民政工作提档升级,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民政领域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基层民政系统的队伍建设现状与新时期民政工作的目标及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民政系统编制偏少,工作捉襟见肘,疲于应付:二是民政工作办公设施缺乏,工作手段落后,效率低下;三是民政工作经费紧缺,各种办公支出没有经费保障,使民政措施落实上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制约;四是民政系统人员编制偏少,机构设置滞后,民政工作人员管理体制不顺,已经远不能满足当前民政工作的需要;五是民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没有独立性,使用程序手续复杂,影响了上级拨付民政专项资金发挥作用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乡镇做好民政工作,湖南省石门县民政局局长李钢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确立乡镇民政工作地位。十七大确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央对困难群体的高度重视和民政职能的增加,乡镇的民政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这就需要乡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给乡镇民政工作以应有的地  相似文献   

13.
纯光  丁朋 《中国民政》2014,(9):44-46
<正>近年来,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河南,提出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总目标。河南省民政工作紧紧围绕大局,夯实工作基础,致力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全省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本刊记者专访了河南省民政厅冯昕厅长。记者:民政工作点多面广,您是如何考虑河南民政工作总体布局的?冯昕:民政工作头绪多,内容杂,各项工作之间关联度不高。这样的特点决定了谋划和部署民政工作时,需要在内容上统筹考虑,也要在抓法上有所侧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部署了新任务,涉及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方面,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民政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民政部门既感到使命光荣,又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工作中要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把为人民群众特别是民政服务对象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实办好。  相似文献   

15.
问题倒逼,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哲学思想和智慧。提升民政事业整体水平,重在认识问题,难在解决问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运用问题倒逼,对照民政工作任务要求全面审视民政事业建设的短板弱项,才能在问题归零中提升民政工作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明了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所在。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民政工作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承担什么任务、都有什么要求,需要每个民政人认真思考,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内在要求。下面,就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定位,更加有效发挥民政职能作用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一是精准定位。当前,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关于民生民政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服务大局中不断实现民政事业创新发展。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提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民政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提出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为民政工作提供了方法路径指引。在此背景下开启了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民政职能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是民政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新时期民政工作实践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会议分析了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提出了许多新认识、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了民政理论体系,进一步总结了民政工作规律,进一步深化了民政自身认识,为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对加快新世纪民政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麟 《中国民政》2006,(5):19-21
多年来,上海民政在民政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抓住机遇、寻求突破、整体推进,深化发展了“大民政”格局。当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要求下,民政工作又到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正确把握发展大势,探究民政发展规律,是推动民政工作新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结合上海民政工作实际,谈一些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