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公共管理"范式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引入企业化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借鉴和吸收新公共管理的合理因素,对于推进我国的行政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依照法定程序加强政府公共支出管理,改善管理的统一性和有效性,增强政府财政财务管理的责任制和透明度,加强财经纪律,是提升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质量和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系统介绍了西方国家公共支出管理的成功经验,进而反思了我国公共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循着“理念—目标—规则—机制—程序—基础—技术”这一思路提出了改善和加强我国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莫寰 《岭南学刊》2001,(3):95-98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服务应该像私人企业一样以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本文认为,政府毕竟不同于私人企业,它面对的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顾客.因此,政府服务不能照搬私营企业的模式."顾客(公众)满意"是政府服务的"应然"要求而不是"必然"要求,是政府服务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政府服务不可能完全以"顾客满意"为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二十年来,西方兴起了一种新的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要点是:以效益为导向,主张建立企业式政府;以服务对象为顾客,把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等等。作为与西方各国政治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管理理论,它是建立在西方各国国情的基础之上的。对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有分析、有鉴别地对待它,吸取其中的精华,为在我国建立一个“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管理的行政文化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进行了成功的行政文化创新 ,核心是将市场文化引入公共部门 ,将市场文化与公共文化相结合 ,形成了新的公共理念与新的市场理念 ,并导致了公共部门行政价值观念、行政组织文化、行政治理观念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6.
郑煜 《新东方》2005,(1):45-47
现代意义的政府绩效评估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绩效预算制度。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弗雷德里克森(H.G.Friderickson)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发展了社会公平理论,认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是社会公平,主张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强调公共行政变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民主行政之模型;强调公共行政的顾客导向,将顾客的需求作为政府公共部门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政府公共部门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新公共管理运动,引起了西方各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变革,导致公共企业民营化运动和管制的放松,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型政府--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徽  杨琳 《前沿》2003,(12):65-67
企业型政府理念主张顾客导向,强调创新和竞争.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府再造均不同程度受企业型政府理念的指导.我国正处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时期,企业型政府理念无疑会对我国政府改革提供新的思维方式.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政府职能转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宋云 《传承》2010,(21):112-113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新公共管理运动,引起了西方各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变革,导致公共企业民营化运动和管制的放松,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公共管理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西方国家行政管理领域的创新,是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挑战,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有启示作用。但由于国情和改革的背景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而应当结合中国的实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批判性借鉴和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陆续进行的政府改革使行政管理模式从以官僚制为基础逐步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取得了极大的成效。通过分析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以及西方国家成功经验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以期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国际公共管理先进水平的约束机制,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政府改革。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分别进行了一场具有"新公共管理"取向的行政改革。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行政改革的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的行政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突破性进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的延续与发展。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我国行政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尤其是其沿袭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路径进行的政策修正与社会改良方法。最后,本文从路径依赖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进行了持续的公共管理改革。本文首先归纳了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实践中的主要做法,并梳理了其改革进程所体现出的主要理念,以期对我国的改革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政府绩效评价中的“顾客导向”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管理创新对传统政府绩效评价方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顾客导向”政府绩效评价是超越传统绩效评价方式的新探索。文章在对“顾客导向”理念渊源进行探究的基础上,结合2004年甘肃省非公有制企业评价政府绩效的具体实践,论述了“顾客导向”政府绩效评价对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然后针对实际评价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对“顾客导向”绩效评价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5.
钟金霞 《湖湘论坛》2007,20(2):86-87
政府绩效评估在评价政府能力、监督政府行为、提高政府部门绩效、改进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府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已开始尝试进行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在借鉴西方国家绩效管理的基础上,推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警务改革:理念转变与价值取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和内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主导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官僚行政模式,遭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僵化、刻板的科层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官僚组织面对政府财政危机、机构日趋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的不利局面,自身己无法解决政府所面对的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在英美两国公共部门中实践,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这种管理主义的方法引起了公共部门巨大的变革,掀起了公共管理领域新的范式转化。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国家为应对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挑战,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效率,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行政改革浪潮。新公共管理主张“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要求把服务对象(公众)的需要放在首位,并对政府与市场、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中的绩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映桃 《桂海论丛》2006,22(5):50-52
西方国家绩效评估实践表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强力催生的结果,反过来它又有助于后者目标的实现;但囿于后者以管理主义为理论指南,从而使前者打上了管理主义的烙印。因此,借鉴新公共管理运动时期绩效评估的经验,克服其现实局限,构建当代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理论框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看第三部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明 《前沿》2007,(3):145-147
新公共管理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西方国家的第三部门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法律空间、群众基础等条件。本首先提出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然后介绍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和第三部门;最后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第三部门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发展的过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20.
公共部门的宽带薪酬:比较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西方的公共部门工资改革和中国的2006年公务员工资改革。就公共部门工资管理最前沿的宽带薪酬而言,目前国内研究缺乏对背后原因的探讨以及横向的比较。本文认为,在受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公共部门宽带薪酬,是当代公共部门人事管理中一项重大创新,但是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前置条件。2006年中国公务员工资改革虽然与宽带薪酬的理念不同,但不失为一项务实、有效的改革。而宽带薪酬的理念可在局部地区和部门试行,为今后进一步工资改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