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一世,天天摆弄钱,但不少人总觉得揭不开它那云遮雾罩的神秘面纱,看不清它那另类的庐山真面目,因而不免发出了一声声哀叹:钱是什么东西?有人说,钱是“先人”,和祖宗一样神圣。因而,人类创造了一种“主义”,叫“拜金主义”。这个“主义”,好像人生的枷锁,使人迷信,使人神往,使人肝脑涂地、虔诚恭顺地拜倒在金钱的脚下,甘心情愿地做金钱的奴隶。有人说,钱是“神”,“钱能通神”,神通广大。正如西晋鲁褒生所著《钱神论》中说的:“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复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而且“岔争非钱不胜,幽…  相似文献   

2.
当前拜金主义颇为流行,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群众议论纷纷。反对者不少,推崇者也不少,很有必要作一哲学剖视。 一、对拜金主义的不同理解 一种意见认为,拜金主义是指导人行动的信仰,是信仰的一种“神教”,这种人信奉“万物非主,唯认金主”,钱就是一切,为了钱,其它一切,诸如理想、道德、文化、法纪都不屑一顾。能赚钱,能有钱就是他们的最大满足与荣耀,所以他们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蒙牛集团之所以创造发展出“蒙牛速度”,和牛根生的“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有极大关系;也有人说,牛根生是“财散人聚”的实践者。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揭开牛根生个人魅力的谜底。  相似文献   

4.
还是要讲点精神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哈经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道出了一些人为了得到更多钱财而不惜一切代价的人生观。改革开放以来猛烈抬头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就是这样的人生观。共产党员显然不能这样。当前,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党员、干部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对“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怎样才有意义”的理解发生扭曲。社会上一大批所谓指点迷津的著作应运而生,什么快乐人生、消闲人生、潇洒人生等,甚至有人鼓吹“何不换个活法,游戏人生。”而我们某些领导干部却放弃了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阵地,导致错误言行蔓延。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孔繁森是做人的一面镜  相似文献   

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西晋文学家傅玄的著名箴言。意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7.
视野     
[短波] 杭州限制“一把手”权力据《南方日报》报道,近日出台的《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监督的规定(试行)》,对党政“一把手”的“人权、财权、事权”都作出了限制。在事权上,明确人财事由党政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七项  相似文献   

8.
“次 道 德 ”是 个 新 词 ,选 自 一 本 新出 版 的 书 中 ,一 些 权 威 的词 典 还 没 来得 及 收 录 。 这 个 词 所 要 表 达 的 意 思是 ,一 些 实 施 不 正 当 行 为 的 人 ,有 时在 实 施 不 正 当 行 为 中 却 遵 循 某 种 道德 规 范 。 如 小 偷 窃 取 他 人 钱 财 以 后 ,把 对 自 己 无 用 而 对 失 主 很 有 用 的 证件 、钥 匙 、手 机 卡 等 “完 璧 归 赵 ”;绑 匪劫 持 人 质 后 只 勒 索 钱 财 , 不 伤 害 性命 ;盗 版 软 件 也 贴 上 防 伪 标 志 ,声 明确 保 质 量 并实 行 “三 包 ”之 类 。这 种近乎 “盗 亦 有 道 …  相似文献   

9.
怎样认识现阶段拜金主义的滋生蔓延赵存生提起拜金主义,人们很容易想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过的一段话:“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这段话是对拜金主义的写照。拜金主义可称之为货币拜...  相似文献   

10.
薛福连 《实践》2009,(1):55-56
善于“捧”人者,古之所谓弄臣,就是官员身边的“趋附小人”,他们“因其喜怒而吮舔之,以财而趋奉之,以色动之,以戏悦之”,一句话,怎么让上司高兴,就怎么来。  相似文献   

11.
家教妙联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重视以联教子,为后人留下了一副副家教妙联。“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这是清代郑板桥曾写过的一副家教对联,教育子女精读一些好书,做像新竹那样蓬勃向上、虚心而耿直的人。“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祠中挂的一副对联,对子女“薄钱财而重德才”的教育思想可谓耀然于世。  相似文献   

12.
一 宝秀因取云南名胜宝山阁、秀山寺各一字而名,又因人文历史渊远流长被誉为“钟灵毓秀”之地。农耕、读书、经商、入仕是历朝历代宝秀人的生活主题。在外地人眼里,宝秀人“有才”又“有财”,当地人说起宝秀名人更是如数家珍,非常自豪。  相似文献   

13.
胡质、胡威父子,是三国、西晋时的重臣要员,在当朝和中国历史上都以清廉而闻名。有一次.晋武帝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我父亲。”武帝又问:“你父亲哪些方面超过你呢?”胡威回答:“我父亲清廉,但唯恐别人知道,我清廉,则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远远不如父亲的地方。”由此,清畏人知,便成为美谈和佳话流传下来,被视为清正廉洁的一个道德高地。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08,(2):58-61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话道出了天下才子的心声.“才”与“财”孰轻孰重?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才”与“财”,如何待之?以“财”养“才”,以“财”滋“才”,以“才”为根,以“才”为本。以“财”助“才”!  相似文献   

15.
李忠 《前线》2004,(11)
十 届 全 国 人 大 二 次 会 议 审 议 通 过 的 宪 法 修 正 案将 原 宪 法 第 十 三 条 “国 家 保 护 公 民 的 合 法 的 收 入 、储蓄 、 房 屋 和 其 他 合 法 财 产 的 所 有 权 ”、“国 家 依 照 法 律规 定 保 护 公 民 的 私 有 财 产 的 继 承 权 ”修 改 为 “公 民 的合 法 的 私 有 财 产 不 受 侵 犯 ”、“国 家 依 照 法 律 规 定 保 护公 民 的 私 有 财 产 权 和 继 承 权 ”、“国 家 为 了 公 共 利 益 的需 要 ,可 以 依 照 法 律 规 定 对 公 民 的 私 有 财 产 实 行 征 收或 者 征用 ,并 给 予 补 偿 。”这 一 修…  相似文献   

16.
我是空军某研究所政治部主任。《镜中缘》曾记载一个典故,叫做“自诛阵”。说的是“此阵不布一兵一卒,而以‘财、色、酒’布之”。有的人缺乏自控力,自己管不住自己,见财则贪,见色则淫,见酒则醉,在尽情的欢乐之中自取灭亡。这个典故对于增强党员“八小时之外”的自律意识,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众所周知,财、色、酒都不是坏东西。但为什么能使人“自诛”呢?根本原因在于贪,在于贪得超过了度。有道是,“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贪得无厌,必然“自诛”。成克杰、胡长清及其追随者慕绥新、丛福奎、李嘉廷、王怀忠等莫不如此,最…  相似文献   

17.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作指导温俊彬在汹涌澎湃的商品大潮面前,一部分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冷落,被认为是“过时了”,没有什么“价值了”。这就向我们提出了问题,即在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  相似文献   

18.
海外世界     
1986年越共六大制订“全面革新开放”的政治路线,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也泛滥起来,再加上制度上存在的一些缺陷,贪污腐败现象比比皆是。这就引起了群众极大的不满,人们痛斥这种腐败现象为“国难”、“祸害”,把暴富者比作“越奸”和“卖国贼”,并认为这是“生死存亡的危.机”。群众的意见逐渐引起了党的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高文财家住洮南市洮福乡福胜村。你听,这人名和地名里有“财”又有“福”,肯定错不了,可实际上,高文财在头些年是村里有名的穷光蛋,人送外号“熊人”。俗话说,穷富不留根,驴粪蛋还有翻烧的时候。近几年来,高文财盯着市场抓信息,科学种田显身手,嘿,你别说,他竟...  相似文献   

20.
《晋书》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官迷梦见自己当了官发了财,可是却同时梦见了棺材和粪便,于是请一位名士圆梦。那名士说:“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官迷被分析吓了个半死,从此不敢因迷官而做坏事了。可惜,这个故事未能制止后世滋生官迷。如明代魏忠贤、清代和糰之流。这两人可是上了“档次”的官迷。魏忠贤为走“上层路线”,居然自阉,将活生生的棒小伙阉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太监;而和糰瞅到机会进入宫廷后,几乎连皇帝的屎也吃过。然而,他们如此这般想当官,并非为了报效国家和人民,而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