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务与法律》2005,(1):26-26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05年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4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部法律共10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制定该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的公布施行,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中国法学会和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对此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一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法律,一部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法律。  相似文献   

4.
★维护国家统一《反分裂国家法》高票通过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的制定与通过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大壮举,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部法虽然只有短短的1000字,但却是国家最重要的大法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有力的法律武器,将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反对分裂、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2005年3月14日.中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以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说明本法的制定.充分反映、完全符合并忠实于人民的意愿,具有广泛、深厚的民意基础。条件具备、正当其时,为世人所瞩目。《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一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第四条完成统…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法律》2005,(1):i001-i001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公布施行)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第三条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学会3月18日举行“学习《反分裂国家法》座谈会”。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代表全国法学界法律界表示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他指出,《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这部法律明确规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这部法律还将发展两岸关系、台海两岸协商和谈判等政策主张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3.
方向 《中国法律》2005,(1):20-21,77-79
长期以来.为了发展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中国政府以极大的诚意,作了不懈的努力。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台湾当局加紧推行‘台独’分裂活动,声称要在‘2006年制宪’,‘2008年实施新宪’,图谋通过所谓‘宪政改造’搞‘法理台独’,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已成为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成为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4.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明目张胆地将两岸关系定位于“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李登辉这一分裂祖国言论是对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彻底否定和严重挑衅,完全违背了所有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盼望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望,严重破坏了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和平统一的基础。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全体会员对李登辉的言论表示无比的愤慨和强烈的谴责。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特严正声明如下:一、我们坚决拥护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国人民阐明的严正立场,坚决拥护中台办、国台办负责人的谈话。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自古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统一祖国即将提到日程上来了。“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和共同心愿。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地宣布:“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是我们的基本政策。”台湾最高当局也曾表示,“台湾和大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所有中国人同为血脉相连的同胞”,“中国的统一和富强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期望”。最近台湾当局所制定的《国家统一纲领》,同样主张“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应当统一”,这是值得欢迎的。然而,只要仔细考察一下就不难看出,台湾当局在和平统一祖国的  相似文献   

16.
《公民与法治》2010,(6):4-4
全国人大常委会26日表决通过了国防动员法,该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出台,对依法加强中国国防动员建设,增强国防潜力,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涉台法律规范体系经历了奠基、发展,现已进入基本形成阶段.它以法律形式反映和规范国家的"一个中国原则"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其特殊地位表现在涉台法律规范体系调整的对象种类繁多、性质特殊;适用的原则特别;目的功用、内容和框架体系上有着鲜明的特点.涉台法律规范体系具有推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对台方针政策的实施;解决两岸交往合作中衍生的具体问题;保护两岸人民尤其是台湾同胞的正当权利;促进两岸交往秩序的形成和两岸关系发展;推动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等五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巍 《中国审判》2014,(11):50-51
这部旨在维护网民合法权益和促进网络法治化的司法解释,不仅对网络侵权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对维护网络表达权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传播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是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保护人民。  相似文献   

20.
1982年12月4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庄严地通过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四部宪法.这部宪法是我国宪法史上的划时代的文献.它总结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建国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经验和新成就.新宪法共一百三十八条.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以及国内外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一部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并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