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90后”的成长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正在进入大学校园和社会。"90后"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成长是我们青少年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加强"90后"青少年的人格教育,需要在社会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等方面重点展开,这是"90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浙江省"青少年空间"试点工作现状的分析,总结经验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对"青少年空间"在职业化和专业化方面作深入思考,发挥试点的作用,加快"青少年空间"项目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工作,促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网络暴力"这一概念的探讨,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以对C君的个人访谈,就C君的家庭成长环境、学习教育与大众传播环境对其的影响,以及对"网络暴力"的认识,解读青少年"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瓮安"6.28"事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如何帮教挽救违法青少年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此举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对于建立和完善贵州省对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长效机制,开创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区总体社会治安形势稳定,但还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群体性事件、"三股势力"活动、西方敌对势力涉疆活动、非法宗教活动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使矛盾的不确定风险增大,"维稳"更为艰巨。因此,正确分析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遏制和消除"维稳"的不利因素,建立纠纷排查和"维稳"风险评估、完善法制建设、继续长久地保持"高压态势"、加大社区"维稳"建设、强化"综治"工作等全方位的、立体式的"维稳"应对机制,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格面具是荣格提出的一种原型,它位于精神结构要素的表层,是个体通过对自我人格的伪装向社会展示出来的。人格面具具有双重性,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能够促进社会对青少年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自我认同危机等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因而,引导青少年争取合理运用人格面具理论,建立全局观念,塑造和谐人格,适时采用"自我表露"等方式对促进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中,家庭环境因素不可忽视。家庭结构缺损或变迁,家长综合素质低下,家庭教育方式失当容易导致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产生犯罪问题。从家庭社会角色出发,探索有效的家庭介入方法,与父母一起预防青少年犯罪,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非主流”文化是青少年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以非积极元素为主的“非主流”文化在青少年的推崇与社会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青少年狂热追求“非主流”,有其心理原因。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负起共同的责任,以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慎用强制措施原则的提出背景是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在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应当坚持慎用强制措施特别是慎用逮捕等限制人身自由的羁押措施。结合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先进做法,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应多采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逐步实现从"羁押为主"向"保释为主羁押为辅"的转变。同时,在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应当注意发挥调解、和解的功效,为群众提供一个正常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和社会冲突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