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自古以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被奉为用人要则,几乎成了一个千古不易的信条。应当说,这种“不用”和“不疑”,对优化用人者与被用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及授权管理具有必然的意义,但若据此认为它是一条不可一时违背的绝对真理,那就不是辩证的态度了。其实,许多时候,疑人要用,用人也要疑。疑人要用——广开招贤纳才之门“疑人不用”的误点在于思想的狭  相似文献   

2.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领导者用人的一种流行观点。按照这种观点,领导者用人时,对被用的人要充分信任,“既用之,则信之,”若对其有怀疑,存有戒心,就干脆不用,以免后患。“疑人”真的不可用吗?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何谓“疑人”?从领导学的角度而言,是指领导者在用人时,对他人完成(或履行)所要承担的任务(或职务)的品德或能力表示怀疑,不可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人”就被称为“疑人”。显然,这里的“疑”只是领导者一种“主观判断”,实际上被疑之人存在着两种情形:一种是有充分的实事材料证明某人“不可…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这一要求,对于推动全党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把这一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已经成为领导工作中日益重要的课题。古人讲“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善于用人的人要心甘情愿地处在被用者下面,这就是“不争之德”。领导干部作为用人主体,必须具备这种传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如果只对事不对人,或者只对人不对事,都不能真正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当坚持用  相似文献   

6.
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选拔领导干部上本应提倡用人不疑。但纵观近年来在用人方面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为了强化干部的跟踪监督力度,确保干部健康成长,笔者认为,用人也要“疑”。其理由有二:一是对他们提任前所做工作的充分信任和肯定是对的,他们之所以能提任,正是他们提任前的政绩是干出来的,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本无可非议。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某人提任前工作能力很强,工作作风踏实,群众反映好,一旦提任后就开始变了,变得自以为了不起,升官了,开始腐化堕落了。以致一些乡镇的书记…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的功能特征,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说得好,“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对事与对人是辩证统一的,如果只对事不对人,或者只对人不对事,都不能真正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全体党员和…  相似文献   

8.
近来,报载少数地方和单位在选拔干部时,把“民意”当“名义”。对此,笔者颇有感慨。眼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用人问题成了焦点。记得有一位老组织干部在退休时深有感触地说:“其他问题再大是‘皮肤病’,用人问题再小是‘心脏病’。”如何把人选准用好,关键要看“民意”,这是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但是,令人遗憾的  相似文献   

9.
用人当疑     
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即使在“入口”关时选好了德才兼备的人,随着时间的推进,如果不加以限制,继续学习提高,也可能会变为一名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的人。过去人们常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不管是有德无才者还是有才无德者,用,当然要用,疑,仍然要疑。这种疑本身就是一种防范,一种监督。通过“疑”,可以促使当官者秉公办事,清正廉洁;通过“疑”,可以形成一种无所不在的威慑力量,不让贪心者有可乘之机,打消其侥幸念头;通过“疑”,可以让有才无德者无法耍花招,做手脚,搞不正之风,从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充分施…  相似文献   

10.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似乎是作为一些领导者的一条成功经验,而事实上,经过时间的推移,有的人思想已经僵化落伍,甚至不适应工作的需要,这个时候再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法则去约束自己,不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人.将会对事业产生影响。为此,在使用人才时,我们不妨在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前提下,采取些“用人有疑”与“求同存异”的方略,采取些“有限授权”和“有限信任”的办法。换句话说,对于下级要有二定程度的授权和有限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个人修养。”修养,也称修己、修身、修省,主要通过内心的反省培养优良的品格和完美的人格。广大干部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头  相似文献   

12.
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前不久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批贪污受贿和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并强调“用人失察失误也要追责”。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在会上说:“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用严明的纪律确保地方各级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对‘跑官要官’制止不力,造成用人严重失察失误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这番话,向人们发出了一个信号,“用人失误”也要被追究责任。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一定要记住,如果你对“跑官要官”制止不力,如果你在用人上出现严重的失察和失…  相似文献   

13.
为强化干部的理论学习,中组部提出了“领导干部述职时要‘述学’,评议干部时要‘评学’,考核干部时要‘考学’,并把干部理论学习的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可以肯定地说,这既是增强干部学习理论积极性,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把理论学习由“虚”变“实”,将“软指标”变成“硬任务”。要做好这一工作,使之更好地发挥促学功能和作用,必须注意“四个防止”:一、要防止形式主义。学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比较“虚”的,它有较强的内在性和隐蔽性。一个干部学得怎么样,学识素质高不高,往往不像干…  相似文献   

14.
红梅  子春  少志 《党课》2009,(4):126-127
时下,不少党政机关在总结工作时往往把“‘一把手’亲自抓”作为最重要的经验,在对下部署工作时也往往反复强调“‘一把手’要亲自抓”。这一现象说明,“‘一把手’亲自抓”,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成为一种“真理性”的定势,似乎无论什么工作,只有“‘一把手’亲自抓”,才叫“领导重视”,才能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市县乡集中换届之年,选什么样的人、怎么选人格外引人瞩目。李源潮同志强调“不让老实人吃亏,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这就是一种鲜明的用人导向。要让踏实肯干、正直无私的“老实人”成为选人用人的风向标、指南针和导航仪。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干部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部门依据党内有关法规,通过一定的方式,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察、督促的活动。当前,提到干部监督工作,部分领导干部就会认为这是对干部“挑刺”、“找茬”、“寻麻炳’,认为干部监督就是“监督干部”,就是为了查人整人,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近来,随着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中国国民党中常委蒋孝严及新党主席郁慕明相继率团来豫参访,“河南”这个省名在岛内引起普遍关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有关河南的情况。一些没来过河南的台湾政界、商界知名人士纷纷表示,希望能到河南来走走看看。这一现象被台湾媒体称为岛内出现“河南热”。省委书记徐光春对这一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批示:“在对台工作的大局中,河南要打‘中原牌’、‘河洛文化牌’、‘根文化牌’,充分利用‘拜祖’、‘寻根’等载体,加强豫台交流合作,以推动对台工作,促进我省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这一论述,科学地揭示了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给我们指明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方向。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  相似文献   

19.
廉棣  王丽华 《奋斗》2001,(3):55-56
“傻子”。是对人的一种贬称。既是贬称,还有人愿意当“傻子”吗?还别说,真有人愿意当“傻子”。雷锋同志就曾说:“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党正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为区县来讲,要掌握组织、指导工作的主动权,必须深入研究如何“新”、往哪“新”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新高潮,切实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根据胡锦涛总书记这“两新”的要求,结合门头沟区的实际,我认为,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工作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