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小成长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这一代年轻人对考试似乎抵触情绪越来越少见,反而展露出一种“熟悉感”。有年轻人最初选择考公考编,只为过上想象中“躺平式”生活。但是在采访过程中,《新民周刊》发现,以“00后”和“95后”为代表的当代年轻人对于考公考编的想象除了“稳定”之外,还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他们有困惑,又敢于寻求变化。更有一部分年轻人,将考公考编视为一种新时代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2.
陈冰 《新民周刊》2023,(26):6-7
<正>考公考编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但这也阻挡不了大学生们夺得编制的心。每年的国考、省考、事业编成为了大学生们扎堆对决的现场,狂奔在考场间的大学生,和狂奔在求职现场的大学生数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小成长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这一代年轻人对考试似乎抵触情绪越来越少见,反而展露出一种“熟悉感”。在就业压力与不确定性中找到一份稳定,成为许多人求稳之后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3.
金姬 《新民周刊》2023,(16):18-21
<正>青少年要有参与意识,树立起“天下事就是我的事,与我有关”,这就是主人翁的精神。时代总是把历史的重任赋予年轻人,但年轻人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新民周刊首届青少年社论大赛,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挥斥方遒、浪遏飞舟的舞台,并请来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思和,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立中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张涛甫等诸位学术大咖担任评委。  相似文献   

4.
德国工商大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新设立的两年制职业培训深受年轻人青睐,2010年共有23000名年轻人接受此类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5.
朴正元 《当代韩国》2011,(3):99-112
本文旨在研究使用叙述策略解释韩国作家殷熙耕和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是讲述任务成长过程的小说,是描写主人公在其所处时代的文化和人文环境中从幼年期迈向青年期的自我发现和精神方面不断成长的过程的小说类型。两位作者的成长小说的区别如下:首先,曹文轩是以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以事件为主进行叙述的,而殷熙耕更重视以成长主体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过程为基础进行的叙述。曹文轩具有以讲述为主的现实主义倾向,而殷熙耕具有以展示为主的现代主义倾向。其次,叙述者的位相是构成成长小说叙述策略的重要部分。掌握成长全过程的叙述者的视线会在运用“叙述性过去”的过程中,在小说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占据绝对位置。再次,《辞格》中所说的“距离”适用于成长小说中的“叙述者一主人公”之间。以心理描写为主进行叙述的殷熙耕成长小说的“距离”较近,借用客观叙述策略的曹文轩小说的“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6.
杨江 《新民周刊》2012,(43):26-29
"92派"是时代的弄潮儿,见证并亲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其中的理论精髓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20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年,有一批因受到南方讲话鼓舞而一头扎进市场经济的年轻人,伴随着中国的伟大复兴之路而成长起来,一手...  相似文献   

7.
“绿卡”能解决德国计算机人才紧缺问题吗? 在今年二月汉诺威的计算机博览会上,德国总理施罗德宣布,政府将建议在引进发展中国家的 计算机人才时采用“绿卡’功、法。施罗德的讲话在德国国内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反对党基民盟和基社盟对社民党政府提出的“绿卡”计划意见不一。北威州基民盟领导人吕特 格尔斯毫不妥协地拒绝这一计划,并在本州议会竞选中组织了一次“明信片行动”,反对从印度招聘 计算机人才,主张把机遇留给本国的年轻人。吕特格尔斯因此被印度的报纸批评为”莱茵河畔的海 德尔”。将成为基民盟主席的默克尔则认为,德国…  相似文献   

8.
金姬 《新民周刊》2023,(26):18-21
<正>人人都以为“上岸”后,就是康庄大道。然而“上岸”背后,其实是一条条崎岖不平的小路,各有各的不易。和走出体制“下海”经商相对应,“上岸”也成了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专有名词,虽然这个词后来又可以适用于年轻人的所有重要节点——考研上岸,相亲上岸……考公上岸,似乎是所有“上岸”方式中最令人艳羡的一种,尤其在就业压力较大、外企和大厂纷纷裁员的当下。但辛辛苦苦地过了独木桥后,年轻人又过上了怎样的体制内生活呢?  相似文献   

9.
鞠玉华 《东南亚研究》2013,(1):54-58,72
本文以实地访谈和其他形式的调查为根据,考察海外新华侨华人子女在"异文化摩擦"中的成长过程;探讨他们在父辈文化和主流社会文化交叠环境中,接受语言学习、文化传承的状况;分析家庭教育的代际关系与跨文化碰撞对海外新华侨华人子女成长的影响;从文化认同、价值观形成等层面,阐述在文化传承中,新华侨华人子女如何努力接受多种文化,使中华文化与异文化兼容,逐步形成更多元、更开阔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10.
中韩两国文化在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孙乃民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是经济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过程,是新的经济成长、新的经济形式与新的文化共同发育、互相影响的过程。经济固然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对经济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现代文化的推动及维护,...  相似文献   

11.
王战 《法国研究》2009,(1):66-70
与法国的中小型企业不同,中国许多中小型企业在转型时期是由经营不善的国营或集体企业经过改制才实行民营化的。在改制过程中,由于体制和遗留问题,使得改制过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困惑。久安医药正是在困难和迷惑中成功地实现了民营化经营并在市场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亚洲“四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为世人所公认,它们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也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借鉴。在这一发展战略中,国际市场状况成为其经济成长中的关键因素。而美国和日本又是它们头等重要的贸易伙伴,本文拟就“四小”与美、日贸易关系的演进过程与变化特点作一些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渗透,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指示下,心理战略委员会特别成立了一个东南亚计划小组来负责制定编号为PSB D-23号的东南亚心理战略计划。但是,在PSB D-23号文件筹划过程中,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等部门对如何扩大在东南亚的心理战略计划有不同的看法,使得该文件的制定过程颇多磨难。虽然经过妥协,该计划最终得到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但其实施效果却不应过分夸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越南《年轻人报》2010年和2011年所有涉华报道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考察《年轻人报》中的中国形象。定量分析表明,《年轻人报》赋予中国全方位的关注,对与中国政治、经济相关的重大问题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报道。定性分析表明,《年轻人报》中的中国形象是矛盾的,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共存。一方面,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得到《年轻人报》的充分肯定,并且中越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体育领域的交流频繁,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中国与多国关系紧张,中国国内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商品质量等问题受到关注,中国被认为对越南的主权构成威胁,中国产品挤压越南产品的市场空间,中国出口的假冒伪劣产品威胁越南民众的安全。基于《年轻人报》上大规模语料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在越南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治理现代化研究》2012,(10):F0003-F0003
27年前,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本刊在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中诞生。27年来,本刊已经由一株稚嫩的幼苗,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的大树。本刊的成长,离不开上级领导的精心培植与呵护,离不开本刊同仁心血和汗水的浇灌,更离不开广大读者、作者持之以恒的关注和支持。在此,我们谨向各界朋友致以由衷的谢意!  相似文献   

16.
马锐 《法国研究》2013,(3):69-72
2012年法国失业率又创新高。弗朗索瓦·奥朗德面对经济周期性衰退与劳动市场刚性因素造成的失业顽疾,推出了“未来就业合同”与“代际合同”,一方面通过降低劳动成本来鼓励企业雇佣更多劳动者,另一方面帮助年轻人与无资历劳动者获得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7.
卢梭教育学思想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林 《法国研究》2000,(1):112-118
如果我们把卢梭的宗教叫做自然宗教,把他的哲学叫做自然哲学,那么我们同样可以把卢梭的教育学思想称之为“自然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点就是师法大自然,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废除教育过程中的一切繁文缛节和沉重枷锁,使受教育者能够全面地、健康地和欢愉活泼地发育成长。自然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自然人,即绝对自由、平等和善良的人,这就是卢梭心中的“新人”理想。教育的过程则以顺应自然法则和人的天性为唯一准则,用师法自然来代替师法人,从而使受教育者成为自然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在教育方法上卢梭反对当…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使用怎样的语言,习惯使用怎样的语体和表达方式可以反映使用人的心理态度和文化.日本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青年文化"作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由于日本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的巨大影响,国内学者也开始研究日本青年文化以及对我国青年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对日本年轻人语言使用倾向(包括使用语体和是否使用"年轻人用语"两方面)的调查结果人手,试图发现在语言使用上年轻一代发生的变化,初步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角度和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社会转型成为发展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城市化就是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本文以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为背景,着重分析了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城市化进程,并总结出其城市化的三个特征:速度快;工农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同步;大城市特别是首都超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洁 《新民周刊》2023,(31):68-71
<正>因为一部剧,爱上一座城,《爱乐之都·青春季》从来都是一个有野心的节目。“破圈很难,但我们作为一档文化推广节目,应该承担起这一使命,创新音乐剧打开方式,促进音乐剧文化的年轻态传播与市场繁荣,带给音乐剧行业一些新的思考。”周末去哪儿?当下很多年轻人的选择是:走进剧场,看一台音乐剧的演出。的确,走在上海环人广带,到处可见“剧圈元素”——背着《灯塔》帆布袋的观众,拉着行李箱在各个剧场之间赶场的游客,带着剧目场刊在演员出口等着SD的音乐剧女孩.......经过二十多年的观众培养、人才培育和产业发展,音乐剧已然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