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廊桥遗梦》一书中的主人翁弗朗西丝卡与远游客罗伯特·金凯爱得天翻地覆、死去活来,据作者诠释这个缱绻之情,是源于纯粹的真爱。 但是,四天之后呢?被爱火中烧的弗朗西丝卡面对罗伯特·金凯的提问“我们该怎么办”,竟然一时语塞;当她再听了她真爱的人提出“跟我一起走四方”时,却变得怯懦了。她语调颤颤地说:我不  相似文献   

2.
亲情难却     
从小开始,我对桥就有了一份特殊的印象。还有那力大无比的“守桥人”,对我更是一个至今仍然无法见证的神秘人物。这应该是四十年前的事。 父母亲带着我们三兄姐回“唐山”,要把我们那条连自己看不到也摸不着的“尾巴”斩掉。 在乡下住了差不多一个月。一天早上,妈妈告诉我们三兄姐,过一会端姑会带我们去溪南凤姑家里玩。  相似文献   

3.
爱那么重     
引言 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她16岁时毅然辍学去深圳打工,一直供到他考上大学.当她怀有他的骨肉时,他扮演了陈世美的角色,无情地抛弃了她. 她不顾亲朋好友的百般阻挠,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成为孝感农村首例未婚妈妈.在保守的80年代末,这条新闻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方圆十里炸开了.  相似文献   

4.
正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同桌是而今的大作家王安忆。当时她是个小女孩,也没听说有过什么石破天惊的作品。背后有人猜她是因为母亲茹志娟而受到了照顾。她不声不响的样子让我很是同情,自己是从小镇来的,才发了一个短篇小说就觉得写不下去了,很自卑,就有点同病相怜。上课的时候居然老是对她指手画脚:我从小上课就不太用心,看她记起笔记来恨不得连老师的喷嚏都记下来,觉得好笑,就老打岔,说老师的这段  相似文献   

5.
爱的艺术     
有一个12岁的小男孩,生在农村,从小家境贫寒。他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在他家东边盖起了两栋房子,土草的。村上说叫“青年点”。几天后,来了一群城里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男男女女的十多个。其中一个女的还戴着眼睛,孩子们都觉得奇怪,就背地叫她“眼镜”。眼镜是个书迷,她有个书箱,里面有许多书。村里的孩子喜欢在晚上去青年点听眼镜讲故事。因为小男孩喜欢书,每次去听故事都用贪婪的目光看着那个诱人的书箱。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就从书箱里偷了一本“小人书”——《野火春风斗古城》。  相似文献   

6.
澜涛 《新青年》2007,(10):33
她大专毕业时.听说一家劳务输出公司要招60名奶牛保洁工人去法国工作,从小就喜欢史泰龙的她想到自己如果能去偶像生活的国家工作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她便报了名。当年秋天,她来到法国的一家奶牛场工作,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她一边工作一边利用工余时间到巴黎市内的一家中餐馆打工。一天傍晚,她到一间包房送菜.刚进门,她看到了自己的偶像—好莱坞著名功夫明星史泰龙。她迎上前试探着问对方能否为她  相似文献   

7.
肖峰 《新青年》2005,(1):40
我上大学前,在老家的小城,跟政府机关的一个姑娘恋上了,我们的相识、相恋,都像传奇一样美好、真情。我自信她是非我不嫁。可是,正当我将梦做得美滋滋时,她竟和一个局长的儿子订婚了!这事给我当头一棒。那时,我在城里也算是一个有名的人物,经常有文章见诸报端,得了个“才子”的称号。我想不通,就质问她为何弃我而去,她告诉我除了点“小名气”以外,还得有些更“靠得住”的东西。于是我懂得了,要想拥有幸福,单凭原有的资本”绝对不够,必须不断发展,不断增加新资本。一咬牙,我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大学里,我以发疯般的进取态度去求新资本,不仅频…  相似文献   

8.
坐在韶山毛主席故居对面的“毛家饭店”里,抬眼便可看见仅一池荷塘之隔的毛主席故居。店里红烧肉、火焙鱼的特殊香气弥漫飘溢,沁人肺腑,迎客的店歌不时响起:“百花盛开韶山冲,毛家饭店满园春。主席爱的家常菜,热诚招待天下人……”“毛家饭店”的女主人———年过七旬的汤瑞仁老人时而在当年毛主席与她拉家常的堂屋里向游客“致辞”,时而到店前店后跟游客合影,为游客签名。提起汤瑞仁老人和她的“毛家饭店”,在湖南,在中国,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可她当年如何跟毛主席拉家常?如何办起“毛家饭店?致富后又如何打造夕阳…  相似文献   

9.
陈洁 《新青年》2005,(2):12
写下题目时我忽然觉得对别人会有点误导,因为我这里的妹妹文文刚刚读到高二。不过又想她的另一个名字叫“北大”嘛,所以就算是我的北大妹妹了。“我一定要走到未名湖畔!”这是她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我便笑她:“是不是高考失利,去投湖自杀啊!”她眼一瞪,一副要吃人的样子“我不上北大,谁上北大?”从此她文绉绉的名字就被我换成了“北大”,响亮得多了。北大小的时候酷爱唱歌,且颇有天赋,于是一路唱着竟轻轻松松地跨进了县一中的大门。要知道5年前的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那里去的,重点呐,哪能那么好进,北大可好,音乐特招,专业全县第…  相似文献   

10.
婆媳学校我在日本读书时,有一个要好的女同学叫佐藤由美子,大学毕业后没多久就准备与相恋两年的男友结婚了。一天在路上碰见她,她喜滋滋地告诉我,正在进行“花嫁修业”,即为准备出嫁而去上各种花道、茶道之类的家政培训班,包括上大千世界“婆媳学校”。我觉得新鲜,就满怀好奇地与她一道去“婆媳学校”看了个究竟。原来这个“婆媳学校”设在一个社区活动中心,每位准新娘都可以免费参加,但必须与准婆婆同来,为期一个月,共上四次课。负责讲课的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女姓心理咨询专家,大约50多岁,风度颇佳,大家都叫她“小岛老师”。两个小时的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存隋唐时才有“绿荷包子”的记载(《清异录》),到了宋代蔚为大观,如《梦梁录》罗列名称有细馅、水晶、笋肉、虾鱼、蟹肉、鹅鸭、七宝等各种“大包子”、“包儿”。陷心也丰富多彩:有打拌、猪肉、澄沙糖、羊肚、鱼肉、鹅肉、蟹黄、七宝、菜等各种(见《饮食杂俎——中国饮食烹饪研究》,山东画报出版社,P61、63页)。可见包子是中国人喜食的面点。  相似文献   

12.
1930年,湄公河畔;黑色豪车,白色西装,红色皮鞋,富贵公子李云泰,就这样走向芳龄十五的贫家少女玛格丽特·陶拉迪欧(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原名).当时,他刚从法国归来奔丧;她,则从小在印度支那长大,还在寄宿学校上课……传奇女子杜拉斯代表作《情人》中的女人,就是她自己;而其中的男人,则是辽宁抚顺富商之子李云泰.两人在越南邂逅时,越南还是法国殖民地印度支那.1932年,热恋中的二人被迫分手,李回国成亲.十七岁,花儿一般的杜拉斯则去巴黎求学.但她在《情人》里自白:“十八岁的时候,我就衰老了.”  相似文献   

13.
姐姐和妹妹     
刘军 《新青年》2005,(12):10
妹妹总是会得到父母多一点的关注,但往往只能穿姐姐的旧衣服;姐姐有更多的自由和责任,但她还是不喜欢无端多出一个人来和她分享父母的爱。其实姐妹之间的关系还不止于此,扮演姐姐或妹妹的人都会有她自己的故事:25岁的叶霜。每次碰到的熟人都会欣喜地看着妹妹说:“小妹真漂亮,长大了可以去做空姐(一个公认的专为漂亮女孩保留的体面工作)。”然后他们会看看我,说:“这是姐姐吧,挺文静的。”所以从小我就认为“文静”是个贬义词,人们用它来敷衍那些貌不惊人,也没有任何出众之处的女孩。同样的话从外人嘴里听得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从父母眼中也…  相似文献   

14.
提起镭,人们自然会想到居里夫人,是她首先发现了这种具有放射性的神奇物质,找到了降伏恶性肿瘤的克星。1903年,她与柏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正当人们陶醉在因这一奇迹的发现而欢呼的狂热之中时,居里夫人很平淡地把她提炼出的第一克镭献给了科学,献给了人类。当时镭的身价一克高达75万法郎,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她立即就会成为富甲一方的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婆”,而她却坦然地放弃了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对别人觉得难以理解的这件“傻事”,她的解释更是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  相似文献   

15.
肖峰 《新青年》2002,(10):40
我这里讲的是一个十七岁女孩黄的故事。黄现在上高中,她自称打小就没有快乐过。到了初中,庆幸的是她有了一个最要好的同桌贺。贺热情、大度、好学,善于与人相处,与她在一起,黄觉得无比的快乐。但是当同学们在一起时,大家总是拥着贺,谈谈笑笑,撇下在一旁受冷落的黄。黄很希望自己也能加入到众人当中去,但从小就不合群的她,一和人说话就脸红,经常语无伦次。于是课间的时候,黄只能独自呆在教室时,捧着一本书,但心早就飞向教室外那些一起嬉笑玩闹的同学中。  相似文献   

16.
重口味的葡国菜与清而不淡的广东菜,融合成特有的葡式澳门菜。而非常忠诚的澳门人,也忠实地代代流传广东人食补养生观念与细腻烹调手法,不论餐厅大菜与小店点心,都丰富了澳门的饮食文化,也满足游客期待的心与挑剔的嘴。 葡式澳门菜,既不非常“葡”,也不非常“中”,而是糅合葡萄牙菜概念、中国厨艺,再添加非洲、东南亚香料。要吃如此有国际血统的菜,只有到澳门来,以下介绍两道不可不尝的菜:非洲鸡与马介休球。 在澳门吃非洲鸡,听来怪怪,但却是各个葡国餐厅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佳肴。当地人说,非洲鸡是由葡萄牙人从非洲莫桑比克传过来的,当时的非洲奴隶以土法烤鸡,外表焦黑但香味四溢,肉嫩汁多,葡萄牙人非常喜爱。  相似文献   

17.
最好的朋友1999年去了美国,虽然我送给她的明信片上有我喜欢的梁实秋的一句话“你走的时候我不送你,但如果你回来,不管多大的风雨,我会去接你”,我仍然忍不住去送她。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同学,算起来相识了有20年了。她走了以后,这个城市会平白地空旷许多。她的妈妈还是忍不住眼泪,母女俩终于在上火车之前抱头痛哭,我们都笑笑地劝,又不是不回来了。朋友终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我们离开火车站时,她妈妈嘴里还在向我唠叨,去的这么远,轻易是回不来了。我笑着安慰她,你想她了就我叫她回来好了。心里想着要常去探望她,可是敷衍着琐碎…  相似文献   

18.
为小妞妞举办生日宴,她喜欢的菜摆了一桌,大人小孩围了一圈,尤其是孩子面前那只薄瓷花碗,白得发亮,还靓着“梅上鹊”釉画。孩子有些“人来疯”了,扮老虎扮野猫袖口一扫,连碗带饺子一下滚到地上,碎了。这可是她姑姑专门从工艺品商场买来的生日礼物,一对100元,刚刚送来。不知是害  相似文献   

19.
黄凌 《新青年》2013,(2):12-13
这到底是梦还是现实?她慌忙起身,跑去厨房,昨晚的菜还在垃圾筒里。她去敲古先生的门,房东太太说这里一直是杂物间,没人住过……1.当小棠从被子里爬出来时,她感觉自己像是条裹着丝绸的鱼,在浅水池塘里裸着背鳍,这种不安全感和窒息感,让她喘不过气。打开电脑,写些梦呓般的文字,有时会给自己倒一杯果汁或牛奶,维持身体每个细胞的鲜活,她不敢老,因为怕布克回来后会认不出她了,尽管小棠明白,布克也许不会回来了。  相似文献   

20.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2,(11)
一名男子喝得醉醺醺地回家.刚到家门口就被太太发现,她相当不悦,以为他又和什么野女人去鬼混了。“你整夜都死到什么地方去了?”她质问道。“在新开的那家很棒的沙龙。”丈夫说,“金色沙龙,什么都是金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