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现代小说作品都对各自的社会现代化进程提供着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持,但西方现代小说在支持的同时也进行着深刻地批判,中国小说则越来越依附于政治化意识形态而丧失了自己的精神主体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既可在不同社会所面临的具体历史情境中去考察,也与中西文化所秉持的终极价值观密切相关。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出于民族集体自救的需要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而忽略了个人价值和人的自由,导致了小说批判功能的弱化和对现实政治需要的服从。  相似文献   

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当时的一切意识形态学家将精神交往神圣化、功利化的理论和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现实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主要表现为对青年黑格尔派肆意放大精神交往社会历史功能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动机功利化的批判。研究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批判思想,对于回应西方交往理论和扬弃异化的精神交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的两种特性——批判性和建设性始终保持着适当的张力,但其受到社会因素的深刻介入,存在着异化的危险;特别当知识世界受到金钱和权力的侵蚀时,知识分子要保持传统批判精神的气质就相当困难。知识分子面临着道德与利益的艰难抉择和激烈的思想斗争,这种抉择和斗争进而在中国引发了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对中国社会文化意识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79年的春天     
社会学提供了一种来自知识分子的声音,它融合了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传统和现代社会学的批判精神,因而能为社会发展和社会改革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5.
胡智锋  潘佳谋 《探索与争鸣》2023,(11):160-168+196
温暖现实主义具有现实主义一以贯之的批判精神。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受西方悲观主义的影响,表现出对现实的否定性态度,这种态度既可外延为“抗争”精神,也可外延为期待与愿景。现实主义自传入中国就与时代需求紧密呼应,批判精神中蕴含着建设精神。温暖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特点体现在克制与隐晦,也体现在时代性与人本性;温暖现实主义的批判不仅能够反映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也能够疏解与引导人民情绪。这种蕴含否定和肯定,批判性与建设性互相平衡的中国原创理念,不仅给予本土创作者更宽广的创作空间,也向世界提供了具有中国智慧的创作方案。  相似文献   

6.
刘梅 《理论月刊》2012,(2):12-15
当前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内在的包含着一个理论上的困境:马克思的哲学或者是“历史的”、“弱弱的”发问,或者是“超历史的”形而上学.这是一个真实的理论难题,也是整个现代西方哲学乃至今天中国的社会现实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这就是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要有超越现实的希望和理想,还要时刻保持现实的和经验的思想维度,切实地找到事物自身否定的现实空间和现实可能性.这正是马克思辩证批判的核心要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包括对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正是在现代性批判中,发现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对于我们深入揭示在现代人和社会的内在困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的科学逻辑和社会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创新需要遵循创新的规律。任何创新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科学精神的配合 ,创新能力只有在整个社会相应的精神氛围、文化土壤的培养中 ,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如果缺少相应的社会精神 ,社会的创新能力将难以提高。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怀疑精神的匮乏和批判精神的缺失 ,而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的必要思想前提。因此 ,不消除社会中制约创造力发挥的精神障碍 ,国家创新系统就缺少必要的精神支持 ,就无法把潜在的创新资源变成现实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从理论逻辑看,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实现了从主要批判资本主义、批判右的机会主义向主要批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批判左的教条主义的嬗变;从现实需要看,继续批判封建主义残余思想、批判资本主义的消极思想,批判大众化中的教条化、庸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批判的逻辑、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宋绪富 《前沿》2012,(15):43-47
批判是哲学的本然特征,马克思哲学是批判哲学的典范,是对西方哲学批判精神的继承和创新.只有彻底厘清批判、观念批判与实践批判、外在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确切内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批判哲学的真正意蕴,凸显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创造力量,并能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非批判性特征及其缺失进行深切体认和可能的反思、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