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美国经济形势自去年第4季度开始趋于严峻,经济增速大幅下降,股市大跌,消费者信心受重挫;制造业濒临衰退,高新技术产业持续不振;失业率、通胀率有所上升等.但由于美经济实力雄厚,基础条件较好,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不减;新经济仍有生命力;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有利地位;世界石油价格回落;美联储的调控渐起作用;布什政府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策等,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直接原因是美国住房市场降温、货币政策调整、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创新、信用过度膨胀、金融监管放松等因素造成的结果:次贷危机对美国及全球金融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经济出现衰退。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对我们了解和认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经济现状、矛盾及发展变化规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茹璧婷 《理论前沿》2008,(18):38-38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2月份显现,3月份初次爆发,此后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国周边市场和全球经济的波及程度也越来越大。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比较有限,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其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济自2000年开始增长放缓,进而在2001年初步入衰退。现在美国经济已面临严峻形势。对此,布什政府和美联储各自采取了扩张性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本文分析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重点研究布什政府采取的对策及其对我国市场经济政策抉择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资源性经济为主、开放程度低、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的特点,使得云南省的经济运行周期较全国平均水平滞后,金融危机对云南经济的影响也将存在一定的滞后期;但由于全省资源型产品的市场需求启动慢、价格回升需要一个过程,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较为困难,城市化水平低和城乡差距大,将抑制内需有效扩大,加之农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低的基本面状况,使得经济受到外部冲击后的复苏能力和抗衰退能力比全国平均水平弱,金融危机对云南经济的影响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如何在严峻形势下保持云南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将结合云南经济的结构特点来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海湾战争前,伊拉克是美国的盟国。这话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事实。美伊关系嬗变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历史上的盟国关系、两伊战争期间的密友关系、海湾战争前的挑衅与纵容关系、海湾战争后的敌对关系。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消灭了自己曾经的盟友,这也符合美国一向奉行的外交政策标准:“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美国和伊拉克从盟友到仇敌关系的嬗变特征可以看出美国选择盟友的原则是利益需求,而不是道义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从词汇演变的角度分析了美国英语的走势,强调它是英语的一种地域变体,它的独立发展既有与宗主国英语——英国英语的偏离,也有与它的交汇。但该语言要完全从英语独立出来仍是不可能的。今后美国英语还会随着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等的进步而独立发展下去,对其它语言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给东亚的安全形势、中俄的安全利益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美国的强势"重返"使中俄增加了进行地缘安全合作的基础和空间,甚至具有走向"准同盟"的可能,但由于美国采取分化、挑拨政策,中俄安全合作的领域、程度和水平也不是无限的。在战略重心转移、重返东亚的过程中,美国打了一记漂亮的组合拳,它通过自己的优势和"巧实力","激活"和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制造政治互疑、军备竞赛。美国的举措既与东亚地区蓬勃发展且紧密联系的经济发展形势不相称,也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相悖,更与美工作重心从反恐优先转向经济第一不相宜,难以持续。美国在欧亚中心和边缘同时出击,在国力总体衰退的情况下更显得力不从心,其实质是以攻为守。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在持续增长十年后的今天,经济发展出现全面衰退。本文对美国经济发展失速的深层次原因及其走势进行了深刻和系统的分析,认为美国经济的发展走势将是W和L型走势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是指国际经济关系在国际政治的影响下 ,越来越成为实现国际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 ,并同时具有控制与协调各国之间国家利益关系的国际政治功能的现象。这种现象从 2 0世纪 70年初形成至今 ,以冷战结束为界 ,前后分为两个阶段。虽然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随着它的本质特征的消失 ,这一现象必将终结。  相似文献   

1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是1931~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移民跨境交流趋于频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也给主权国家移民制度的制定提出了挑战。美国是移民国家之首,移民制度虽也存在漏洞,但相对比较完善,特别是9·11恐怖主义事件以后,美国的移民制度以维护国家主权为宗旨,吸引境外人才的同时注重打击恐怖主义等做法,对世界各国移民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末已成为主导世界发展的国际体制,对所有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美国的“9·11”事件爆发和最近世界贸易组织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贸易谈判的破裂,在一定的程度上使世界经济融合受阻,但经济全球化的总的趋势不会逆转。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提出了挑战。如何正确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中面临的新问题。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维护国家安全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二十世纪80年代、90年…  相似文献   

14.
<正>商贸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曾说过:"现代经济增长不仅是一场工业革命,还是一场服务业的革命。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中曾指出:"城市是人类及其居住地永续的密集地区,而且位于主要交通道路的中心。"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集聚的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它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但是它又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经济周期的新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两高两低”被称为奇迹,然而经济周期并没有像人们在最乐观时所预期的那样“消失”。但是本次经济周期从衰退到复苏确实表现出了时间短程度轻的新特点。本文对可能发生突出作用的若干新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日益重要的财富效应、本次经济周期特有的技术因素和新的经济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16.
1991年初,历时43天的海湾战争以伊拉克战败和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取得胜利而结束。海湾战争后美国力图巩固和发展其胜利成果,推动中东局势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战略利益方向发展,建立美国式的“中东新秩序”。一年来中东局势发展表明,这里固有的矛盾尚未解决,又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严重的衰退时期,我国要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需要把目光聚焦到扩大内需上来。扩大投资需求要审慎,而扩大消费需求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后 ,有两大因素对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 :一是我国“入世” ,二是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 ,特别是受美国“9 11”事件影响 ,使世界经济环境可能进一步趋于恶化。因此 ,如何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 ,如何保证我国顺利实现 7%的经济增长目标 ,成为经济学界和各级政府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有关观点做一综述。一、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一 )关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对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困难很大 ,甚至有人认为 ,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体几乎同时进入衰退 ,所以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的…  相似文献   

19.
尽管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是太平洋国家间的一项着力于经济事务的议题,但它自然地具有一定的政治向度。美国参加TPP后掌握其主导权,逐渐使之显现出了政治化的趋势,成为配合美国近期战略调整的工具。这对中国在东亚的政治和安全地位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有可能挤压中国在东亚乃至亚太的正当利益和正常战略空间。虽然存在政治化的需求,但在政治向度上的进一步深化使TPP面临着许多困难。尽管中国是否参与尚在未定之天,但中国在现阶段对TPP应积极关注、冷静应对、适当作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世界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增长率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美国、日本和欧盟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体,总体增长情况良好,继续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中国、印度、俄罗斯以及巴西(BR IC,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进力量。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竞合格局有了新的特点。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将有一定程度的放缓,但总体上依然是"谨慎的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