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都北京的前前后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加快,定都何处,成了中共领导人心中的一件大事。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进北平城,由涿县乘火车到北平清华园车站。火车经过北平城墙时,毛泽东看了看窗外萧条的景象,对身边的同志说:“你们来过北平吗?我来过,整整30年了!那时,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我到处奔波,在路上连裤子都被人偷走了,吃了不少苦,现在31年后还旧国,真是‘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哟!”是的,正是北京的革命传统带来了历史的天翻地覆。这里出现过戊戌变法,曾在黑漆漆的封建旧制度的天空中划过一道亮光。这里发生过反帝反封…  相似文献   

2.
195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第一、二两版发表了毛泽东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政治论文;第三、四两版刊登了杨勇上将《中国人民志愿军八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当时,就有读者反映:"如果看罢毛泽东同志的论文,再看杨勇同志的报告,就会立刻使人感觉到,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天才论断,已经在杨勇同志的报告中得到了彻底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对于美术研究甚少.记得小时候,最不耐烦的是图画,在纸上画一条横线、一条弧线就交了卷.先生问我画的是什么,我说:这是李太白诗意‘半壁见海日'!""一个绘画,一个雕塑,这两样我都不懂."  相似文献   

4.
一 20世纪20年代,在湖南从事地下工作的何长工,原名何坤.为了在白色恐怖中行动方便,毛泽东就为其改名为"长工".当时,毛泽东对他说:"你不是在长辛店学过工吗?就叫‘何长工'吧!‘长工'这个名字不错,要为革命扛长工嘛!"于是,何长工欣然接受,名副其实地为中国革命扛了一辈子"长工".  相似文献   

5.
《湘潮》1991,(2)
“要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北平这座文化都城”我来到毛泽东警卫班以后,深深感到同毛泽东交谈,那怕是一两句话,都可以使你学得很多东西。毛泽东交谈的方法,不同于一般人。他总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在回答的过程中,层层引出深刻的道理来。天津解放以后,毛泽东同我进行过两次交谈。一次是1949年1月14日,淮海战役胜利后的第四天。那一天,已经是晚上6点多了,我刚来到毛泽东住地的前院,突然听到后院里有人从毛泽东的办公室里急匆匆地跑出来。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赶快朝后院跑去,不料,差点和从后院里跑出来的江  相似文献   

6.
1949年3月23日,当中共中央领导的车队就要离开西柏坡迁入北京城的时候,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我们是进京'赶考'嘛!"几个领导听了都笑起来.周恩来说:"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抬头望着眼前崎岖不平的山路,坚定地表示:"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相似文献   

7.
党员干部要过好"赶考"关,是毛泽东在建国前夕提出来的。1949年3月,当时的中央机关离开河北西柏坡向北平进发,面对全党工作重心的转换,为使全党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新形势,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将"进城"比喻成"进京赶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以来,我们林场的变化之大,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6月29日,贵定县国有甘溪林场护林员彭秋荣对记者说。"你看,这是松树,我上回还在这里看到过一只小松鼠;这片树林下面的野生菌很多,很多来玩的人都喜欢来这里采菌子;这里有一排玉兰树,开花的时候,好看得很……"走  相似文献   

9.
在共和国的36位军事家中,在10位开国大将中,许光达都是最年轻的一位.1955年9月,得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的消息时,许光达对家人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多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以及更多叫不出姓名的战友都牺牲了!我的这顶'乌纱帽'就是建立在他们流血牺牲基础之上的.我这个幸存者今天已经得到很高的荣誉了,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相似文献   

10.
"赶考"路漫漫 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问:"怎么打倒了那么多干部?" 1972年12月,风云变幻的北京.清查林彪集团刚刚结束,纠正"文革"初期造成的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南海毛泽东书房,一次关系着千百万人命运的重要谈话正在进行.谈话中,毛泽东听了有关汇报后拍案而起:看来贺龙同志的案子假了.怎么打倒了那么多干部?我也无意把他们都打倒嘛!我主要是想教育他们.  相似文献   

12.
"我这个人干不了什么大事,就会守在峨眉山做文章,当一个尽心尽职的'看山人'!"初次相见,峨眉山风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马元祝就给记者留下了既开朗又低调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与韶山乡亲们临别合影 1959年6月27日上午,毛泽东在“松山一号”寓所继续召开座谈会,接见当地干部群众,听取对韶山生产、生活情况的汇报及群众的意见. 午饭后,毛泽东在寓所前坪里与韶山招待所工作人员合影.合影前,毛泽东看到厨师赵延年穿的汗衫上印有“先进工作者”字样,就微笑着打趣道:“'先进工作者',你有这个,我还没有哩...  相似文献   

14.
"今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奖金1万元已经花去了大半,我的接待任务太重了。"镇宁自治县募役乡斗糯村村支书杨洪,谈起接待"上头来的人"一事,语气里充满了无奈。杨洪带领乡亲建集镇,发动乡亲们利用村里的青山绿水发展乡村旅游,几年时间让斗糯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荣誉接踵而来。今年"五一"他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县里市里甚至省里都算得上一个名人。杨洪出了名,也成了各级各部门参观考察的对象,杨洪的家经常"宾客盈门"。"来的人多了,影响了我的正常工作,更要命的是作为一个农民,我哪来这么多接待开支?如果吃点家常便饭,也还能对付,可部分本地干部带了'上头'的领导来我家,要我无论如何也得'撑面子',强调一定要'把菜搞好点',酒也要喝高档的,这让我很为难,很多时候是硬着头皮接待。几年下来一算账,接待费竟然花去了好几万元。" 不仅是有了声名的杨洪,就是其他的基层干部,其实也面临同样的困扰。说起来只是吃一顿饭,可是,这顿饭怎么吃,吃什么,这顿饭后面的社会习俗、人情习惯、工作制度、干部作风,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晋 《党的文献》2005,(4):116-118
1973年底,有过一次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事情.调动前,12月21日,毛泽东召集军队一些高级将领谈话,讲起了<红楼梦>.从记录稿看,他是对着许世友说的:"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随后,话锋一转:"你就只讲打仗,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指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  相似文献   

16.
"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是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期间,在与毛泽东讨论共产党掌权后如何避免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周期律时,所讲的使毛泽东深为感触的一番话.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第四期发表了我的短文<支部书记要会"冷">后,一些朋友、同事都开玩笑称我"‘冷'书记",也有一些不认识的读者来电话和信函与我探讨"‘冷'(领导)艺术".其实,"冷"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我们党支部开展工作的经验上看,支书不能光会"冷",更要会"热".怎么个热法呢?虽然有些老生常谈,我还是想写出来与支书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18.
正"对不起,叫你受委屈了!我是来向你作检讨的。"1949年3月25日晨,党中央迁入北平,下午将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接见工农商学兵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时近中午,周恩来找察哈尔省社会部部长、进城时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扬帆,想了解西苑机场警卫布置情况,可一连问了数人,都说没见到他。午饭后,周恩来看到了扬帆,批评他说:"你跑到哪里去了?眼下工作这么忙,找都找不到你!"其实扬  相似文献   

19.
从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1972年2月曾突然出现休克,经抢救方脱离险境。此后,毛主席身体状况一直堪忧。 1972年10月的一天,江青忽然来见毛泽东,毛主席对秘书张玉凤说“她要来就让她来吧!” 在江青走后,毛泽东气喘吁吁地对张玉凤说:“她看我身体不行了,为自己准备后路,要分我的遗产稿费了。” 过了两天,主席叫张玉凤到会计室取了三万元,送给江青。三万元,在那个年代,可谓天文数字,但江青看了以后,却说:“小张,3万元对你们来说,不算少了,对我来说是不够开销的。”随后列举了一大堆开销项目。1975年7月,江青给张玉凤写条子说:“请在主席暇  相似文献   

20.
"我去年还是贫困户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各级政府帮助后,我现在年收入已经超过6000元,脱贫'摘帽'了!"2月8日,在阆中市双龙镇连山寺村的农家书屋,61岁的精准贫困户董朝太讲述了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变化.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说起话来既有道理又幽默风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