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冰 《实事求是》2012,(2):26-29
中央和地方关系一直是中国政治现实和政治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为了反思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改革创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股份制改革的启动来自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地方政府创新精神的动力是地方利益。中央集权的结构意味着股份制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得到中央的默许或支持。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改革要同时获得中央和地方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是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推行,围绕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理性认识了我国近年来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政策建议。一、对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理性认识改革放开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纵观改革的过程和结  相似文献   

3.
边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边疆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发育相对滞后,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为此,边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机构改革,加强社会利益关系调整,提高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政府部门利益、单位利益、个人利益从中作梗,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市县机构改革的操作难度更大,人员分流的任务更重。我们既要正视困难,更要看到当前的有利条件:第一,中央高度重视,大政方针明确,部署全面具体,为市县机构改革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证。第二,“三讲”集中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  相似文献   

5.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奏响了新的机构改革的序曲。从新角度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次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考察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的成败得失,对探讨当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对策不无裨益。 从目前看,不少人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认识模糊,观念错位。第一,认为政府机构改革就是减人、“缩小政府”,追求片面的“小政府,大社会”,对政府扩张作轻率价值判断;第二,认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就是对现行政府机构的内部“修补”或“调整”,搞“圈内”封闭性“修缮”变革,不考虑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前提;第三,认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就是“克隆”中央政府机构改革,搞“上下一般粗”;第四,就是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缺乏实际服务理念,不愿做“服务员”、“守夜人”、“裁判员”,事无巨细,“管制”不误;第五,就是地方各级政府缺乏法制观念,不依法行政。罗干指出:“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不可能没有阻力和风险,但是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没有  相似文献   

6.
博识文萃     
地方机构改革启动 中共中央、国经院近日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下发了指导性文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于1999年可以先进行省一级政府机构的改革,也可以省、市两级同时进行,待2000年再搞县、乡两级政府的机构改革。 文件强调指出,调整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设置,首先是调整省级政府机构设置,建立与国经院机构框架大体对口的省级政府组织结构。省级政府工作部门分为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省级政府组成部门的设置应与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基本对口,地方各级政府一般不设置与国务院办事机构相对应的机构和部门管理的机构。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迫切需要。目前,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全面完成,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即将开始。为了使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走出以往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首先必须明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我们认为,从县乡政府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社会经济管理任务出发,县乡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强政府。  相似文献   

8.
臧乃康 《唯实》2000,(5):17-20
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过渡性,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为此,必须树立有限政府和市场政府的新理念,整体转变政府职能,利用经济杠杆和政策导向来合理分流、转移人员,并正确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政府机构改革与党委机构改革的关系;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报刊文汇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新组建部门工作已经步入正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又提上日程。此番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主要将完成以下任务:一是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没立省、市(地)两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二是要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调整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地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部门,完善社  相似文献   

10.
1999年7月23日,全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标志着在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全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朱镕基总理在会上强调指出:“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机构改革的精神,同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保证政令畅通,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从战略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召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中央编委委员马凯指出,按照中央部署,国务院机构改革已完成阶段性任务,适时跟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十分必要和迫切。这表明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12.
从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实施结果看,这次机构改革遵循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则,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这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将产生指导和示范作用。但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有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客观要求,具有层次多、地方特殊性因素多,难度大等特点。本文拟对我区机构改革中主要障碍性因素进行粗浅的分析。分析之一:认识和观念问题认识和观念问题是在整个机构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中央政府机构改革还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或…  相似文献   

13.
涂晓芳 《求实》2003,1(1):50-52
政府利益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要有效地控制政府利益 ,使之处于良性的水平之上 ,就要对政府利益形成的原因作出分析。在我国 ,政府机构利益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传统文化和制度惯性的影响、利益密度不均衡、传统的“单轨政治”在改革以后发生了断裂以及制衡机制的低效等各种因素为政府机构利益的膨胀提供了条件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4.
机构改革众望所归——对临汾地区497名机关干部的问卷调查□王召转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九届人大会议上,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朱基代表新一届政府郑重声明,用3年时间完成全国政府机构改革,届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将分流一半,从而彻底改变“吃饭财政”的状况。面...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地方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2008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并提出2009年"加快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截至5月20日,除中央批准四川因地震灾情适当推迟上报改革方案外,30个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目前已获中央批准,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有序推进。在这一轮改革中,已经历数次"瘦身"的中国政府机构,正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充分探索大部门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加大推进省管县改革的力度。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不仅要完成"瘦身",还要实现"健身",做到精干、高效、透明而又"以人为本"。这轮改革,中央为地方因地制宜改革预留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对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具体形式、名称、排序等,中央不统一要求上下对口,允许各省(区、市)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政府职能特点来设置机构,不搞"一刀切"。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历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给地方自主权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6.
县乡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对称,代表中央政府对地方实施管理。地方利益的实现有利于整个国家利益的实现。县乡政府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职能转变,有利于地方利益的实现,从而实现整个国家的利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转变我国县乡政府职能对我们的改革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矿产权经历了国家垄断、中央向地方放权和政府向部门分权、向企业赋权、向社会让权的改革历程。在这一改革历程中,中央逐步向地方下放管理权和收益权,地方政府又逐步把权力分散到相关部门、企业和个体,显示中央向地方放权和政府向企业赋权的治理特征。改革进程也引发了地方保护主义、府际间利益分割、部门间利益分化、村干部腐败、官煤勾结等问题,反映了煤矿产权改革中政府治理转变的曲折与艰难。文章采用制度分析方法,通过对煤矿资源开采和利用中经济运行背后的产权结构进行政治分析,考察不同利益主体在煤矿产权改革中的博弈行为选择,揭示煤矿产权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博弈论的增强地方政府行政改革内动力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建 《探索》2012,(1):70-74
地方政府行政改革难、攻坚难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作为改革的实施者缺乏改革内动力。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博弈关系入手,剖析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过程,可以得出,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是影响其改革内动力的两大因素。增强地方政府行政改革内动力的途径是:坚定改革目标,渐进稳妥推行;关注合理利益,减少改革阻力;优化监督监控,改善绩效考评;加强行政伦理,强化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19.
文摘大观     
我国将启动县级机构改革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逐步到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也随之启动,今年省地一级机构改革已经开始,县乡两级机构改革也将在明年开始进行。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的是县级,这不仅因为县级机构是承上启下,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关键层次和中间部位,还因为在全国2000多个县中,财政赤字县占一半以上,县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超编问题严重,占全国各级党政机关超编人数的60%以上。 在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工作比省级和中央都要难。主  相似文献   

20.
继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1999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帷幕将全面拉开。搞好这次机构改革是“事关国家兴衰的大事”。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对即将开始的我省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今儿提出了顺利推进我省政府机构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